本书在全面研读沈曾植碑帖题跋、札记文本的基础上,一方面将其中为当代学者乐于引用却频遭误读的部分厘清混淆,正本清源;一方面将尚未受到重视的观点予以揭示、彰显,既帮助读者得识沈氏书论之正解,亦有助于沈氏书法思想高度之确立。全书内容包括五部分:“碑刻题跋”、“帖本题跋”、“真迹题跋”、“综论札丛”以及沈氏就刘熙载《书概》所作论述即“海日碎金”。
本书为“彩色放大本中国 碑帖”系列之一。该系列底本好,印制精,大8开,为 彩色放大本,并延请专家释文,方便读者研究学习,尤其适合书法爱好者对帖临摹。 《张猛龙碑》,北魏正光三年刻立,现在山东曲阜孔庙。碑额为楷书大字“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碑阳楷书二十四行,满行四十六字,碑阴刻立碑官吏名计十二行。此碑结体严谨,笔画斩钉截铁,字法险峻。本书节选《张猛龙碑》,选取曾经孙退谷、伊秉绶等人收藏过的拓本为底本,并从朱翼安藏本、王瓘藏本、崇烈称为“天下 精本”、狄平子批注本等四种拓本中,逐一选字,择优补入,为区别于其他版本,编者谨将本书称之为“选字本”。
周慧珺的突出成就不仅在楷法,而且流溢在她的行草书上。她学行草始终徘徊于魏晋唐宋之间。年轻时学《兰亭》,一临就是数十通,草书则醉心于黄山谷、智永、孙过庭、高闲、旭素、二王,行书则独钟情米芾。她临摹时力求于形似中笔法,每临一帖,几可乱真,但更可贵的是她并不以形似而自诩,而能遗貌取神,化裁增损,并由博返约,融会贯通,而白成一格,如蜂之采花,酿成其蜜,这正是她的聪明之处。她作行草时,解衣盘礴,如郢匠运斤,有一种磅礴万物、挥斥八极的气势和力量,其趣如水之兴澜,其体如珠之走盘,汩乎其来,沛然而不可止遏,既沉着又痛快,笔笔从腕力中析出,毫不凝滞,观其作品,使人于不可言传的意境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在章法布局上,她追求整体的精神团聚和局部的奇正错落、浓淡枯润、疏密虚实的统一,她的行草若流电激
这套欧、颜、柳、赵、苏、黄、唐七体楷书标准习字贴与间架结构习字贴的首编人柳溥庆先生(一九OO 一九七四)是中国二十世纪杰出的印刷印钞专家,*总工程师,一生从事美术印刷印钞工作。他利用十多年业余时间,在中国历代书法家论的基础上,研究又好又快地书写楷书的规律,并将总结出的楷书法理论与历代楷书名家代表作的范字相结合,编印出欧、颜、柳三体标准习字贴及柳体楷体间架结构习字贴出版。『十年动乱』后,其长女柳伦继承柳老遗愿续编其他多体标准字贴。这套字贴自一九六二年公开出版以来,已累积发行数,至今长销不衰,受到书法爱好者与习字者的欢迎。
《書法正傳》清馮武撰。武號简缘,常熟人,馮班之從子。班以書法名一時,武受其學。年八十一時,館于蘇州繆曰芑家,爲述此書,專論正書之法。首陳繹曾《翰林要訣》一卷,次周伯琦所傳《書法三昧》一卷,次李溥光《永字八法》一卷,以三家論書獨得微旨故也。其語意有未顯者,則武爲補注以明之。次明李淳所進《大字結構八十四法》一卷,次《纂言》三卷,則歴代書家之微論。次書家小傅、名迹源流各一卷,而以班所著《鈍吟書要》一卷終焉。每卷之中,武亦各爲附論,時有精語。蓋武于書學,頗有淵源耳。
本书参考了不同版本的拓本,结合颜真卿同时期其他代表作及其墨迹,客观地对字帖缺损部分进行修缮,大程度还原了其原本面貌,并未带入个人的书写理解。这样有助于初学者对该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能 加准确地临习。此书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学习颜体的不二之选。
本套图书共六册,分别是:《楷书教程》《行书教程》《隶书教程》《篆书教程》《草书教程》《篆刻教程》。目前,图书市场上的同类书基本上是纯学术的研究读物,不接地气。本书结合技法教程阐述理论话题,将各种书体讲
“中国书法培训教程”系列图书是来自教学第一线的书法名家精心编写的一套通俗、实用、由浅人深的入门级教科书。它适合各中、小学的教学使用,也是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入门向导。自2004年出版以来,本系列丛书广受好评,已成为学习书法的图书。针对广大书法爱好者的需求,我社决定进行再版,同时将继续巩固和拓展这一系列,打造其成为书法教学的品牌。《中国书法培训教程·楷书教程:褚遂良解析》是学习褚体书法的范本之一,本册图书从实用性出发,注重基础学习,以《雁塔圣教序》为解析对象,选取名家拓本为蓝本,经过筛选、归类及特殊的技术处理,保持碑拓风貌,并配以米字格,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并掌握字形结构及笔画定位。为了配合书法培训教学和初学者自学,在编排结构上,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各章节中的范字用笔特点、结字规律、章法
汉曹全碑历代拓本精选丛书精选从明代出土时的拓本开始,选用清中期拓本、清末拓本,近代拓本等。分为5本,分别是《汉曹全碑历代拓本精选(明拓本)》《汉曹全碑历代拓本精选(清早期拓本)》《汉曹全碑历代拓本精选(清中期拓本)》《汉曹全碑历代拓本精选(民国拓本)》《汉曹全碑历代拓本精选(历代拓对照本)》
本书以常用著名原刻墨迹为选题,采用原碑原帖带译文的方式,方便于书法爱好者临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