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20-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
筛选:
    • 昆曲牡丹亭全本(简谱版)——根据纳书楹版《牡丹亭全谱》译谱
    •   ( 845 条评论 )
    • (明)汤显祖 著,关德权 译谱、整理 /2010-10-01/ 中国戏剧出版社
    • 《牡丹亭》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剧情梗概是: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说同他有姻缘之分,从此经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宝之女名丽娘,才貌端妍,从师儒生陈良读书。她由《诗经·关雎》章而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手持一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沉浸在此梦中不能自拔,因为思虑过度,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下。其父杜宝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就是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

    • ¥26.9 ¥56 折扣:4.8折
    • 古典南戏研究
    •   ( 184 条评论 )
    • (日)田仲一成 著 /2012-11-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古典南戏研究(乡村宗族市场之中的剧本变异)》以《琵琶记》与四大南戏(荆刘拜杀)以及南戏化的《西厢记》为对象,分析明清时期各地方剧本的文本流传、变异与社会性质。通过比对各地版本的唱词与宾白,可以发现吴本出现于明代前期,夹带方言,表现素朴,应是江南乡村演剧的古本;与此相反,南京或杭州刊行的京本是适用于宗族家堂演出的雅本;闽本处于从乡村到宗族的过渡阶段;徽本歌词保留了古本原貌,但增补大量通俗宾白,是供下层小民享用的市场俗本;弋阳本属于同类俗本,但稍微雅化,可说是江南普及本。《古典南戏研究(乡村宗族市场之中的剧本变异)》中总的来说,明代前期乡村戏台演出的古本发展到明代中期,以闽本为节点分化为两种,一是宗族家堂享用的高级京本,一是市场戏台演出的下级徽本,这反映出明代嘉靖以后的社会变革

    • ¥25 ¥52 折扣:4.8折
    • 藏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   ( 151 条评论 )
    • 李云 著 /2014-08-01/ 文化艺术出版社
    • 藏戏是现存中国戏曲剧种中为古老的剧种之一。据传广场演出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其他一些大剧种,如京剧、昆曲、川剧等,历史都比藏戏短。藏戏源于西藏各地,流传在雪域高原的各个角落,基本没有受到外界或外民族文化艺术的影响,因此,它们不仅在国内戏曲艺术中非常奇特,而且在世界各国的戏曲艺术中也是十分罕见。李云、王文章主编的《藏戏》力图以翔实的材料、生动的故事和丰富的图片将这一古老神奇的文化形态——藏戏艺术呈现于读者面前。

    • ¥26.9 ¥56 折扣:4.8折
    • 黄梅戏经典唱段100首(金版)
    •   ( 477 条评论 )
    • 徐高生 /2014-10-01/ 安徽文艺出版社
    • 《黄梅戏经典唱段100首(金版)》是作者精心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编写而成的此书。《黄梅戏经典唱段100首(金版)》由黄梅戏权威专家选编,从六十部优秀黄梅戏剧目中精选出100段经典唱段汇辑成册,分为 传统曲目 和 现代曲目 两大版块,是黄梅戏曲爱好者的大全宝典、戏剧票友的收藏珍版,又是专业人士教材,兼有实用性、欣赏性和保留价值。

    • ¥21.6 ¥48 折扣:4.5折
    • 京昆唱腔鼓套子(中国戏曲学院晚霞工程丛书)
    •   ( 30 条评论 )
    • 刘越 编著 /2020-07-01/ 文化艺术出版社
    • 京剧打击乐是京剧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乐队中起着主导作用。京剧打击乐之首是板鼓,板鼓的指挥手段分为两大系统,即单楗指挥系统和双楗指挥系统。每个系统都有其完善的指挥规范和套路,对这种规范和套路一般称为 鼓套子 。 鼓套子 即鼓师为衬托各种唱腔过门,以檀板和鼓楗按上述两种指挥系统的规范和套路,在单皮鼓上演奏的各种鼓板套点。它与唱腔过门相互配合,为旋律支撑节奏。京剧唱腔过门 鼓套子 程式繁多,用法各异,作者凭多年创作经验,对前人演奏法加以分析、提炼,找出规律行的东西,进而上升到理论,为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该稿专业性强,作者旨在总结前人成果,加以改进,形成一套传承后世的研究成果,以方便后人借鉴使用。

    • ¥27.8 ¥58 折扣:4.8折
    • 东北秧歌手绢花技巧教材与教法 附DVD一张
    •   ( 39 条评论 )
    • 李佳金茸 主编 /2015-02-01/ 上海音乐出版社
    • 本教材由基本概念、手绢花基础训练、手绢花技巧基础训练、手绢花技巧表演训练、表演组合范例,五个章节构成。以东北秧歌手绢花为训练核心,由浅入深,从单一元素到综合训练,使学生在把握东北秧歌的审美特征的基础上更深入了解手绢花的做法以及手绢花技巧。

    • ¥27.8 ¥58 折扣:4.8折
    • 秦腔与传媒
    •   ( 10 条评论 )
    • 杨立川高字民冀福记 等著 /2011-11-01/ 太白文艺
    • 2006年,秦腔被列入文化部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继承和发展秦腔艺术的历史责任使我们强烈地意识到,出版一套系统完整地介绍中国秦腔艺术形态和中国秦腔艺术发展历史的图书迫在眉睫。为此,我们精心策划编辑出版了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维护本土文化安全,建设文化强省”为宗旨,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于一体,突出思想文化性、民俗艺术性、大众可读性,文图并茂,雅俗共赏的大型典籍《中国秦腔文化丛书》。 《中国秦腔文化丛书:秦腔与传媒》实际上是一项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文化进一步发掘保护的有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文化奠基工程。选题方案提出后,先后经过太白文艺出版社、陕西出版集团、陕西省新闻出版局逐级遴选和论证,上报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省委宣传部经过专家评审,将其列入“2009年陕西省重大文化

    • ¥21.6 ¥48 折扣:4.5折
    • 婺源徽剧剧录(婺源徽剧研究)
    •   ( 23 条评论 )
    • 钟传志, 郭晓莺 /2019-07-01/ 江西人民出版社
    • 本书的主要内容有:殷代故事戏,周代故事戏,秦代故事戏,汉代故事戏,三国故事戏,两晋及南北朝故事戏,隋唐故事戏,五代故事戏,宋代故事戏,元代故事戏,明代故事戏,清代故事戏,朝代不明故事戏,剧目探析《介山记》,剧目探析《浣纱记》,剧目探析《六国封相》,剧目探析《鲁大夫秋胡戏妻》,剧目探析《汉宫秋》,剧目探析《琵琶记》,剧目探析《击鼓骂曹》,剧目探析《义勇辞金》,剧目探析《古城记》,剧目探析《美人计》,剧目探析《草庐记》,剧目探析《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剧目探析《梁山伯与祝英台》,剧目探析《麒麟阁》,剧目探析《沙桥饯别》,剧目探析《粉妆楼》,剧目探析【《太白醉写》,剧目探析《长生殿》,剧目探析一名《满床笏》,剧目探析《牧羊宝卷》,剧目探析《二度梅》,剧目探析《紫钗记》,剧目探析《红

    • ¥23.4 ¥52 折扣:4.5折
    • 20世纪浙江戏剧史
    •   ( 30 条评论 )
    • 聂付生 著 /2014-05-01/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聂付生编著的《20世纪浙江戏剧史》介绍了:自 19世纪末始,曾经闪耀浙江剧坛的传奇退出舞台,成为浙江人永远的记忆,而以摊簧和乱弹为代表的浙江地方戏逐渐走上舞台的中心。其中又以新崛起的越剧为著。相较于以剧本为中心的历史,这时期的浙江地方戏却选择了一条对其发展多少是一种制约的重表演、轻剧本的发展路径。早改变这一发展路径的是扎根上海的越剧人。20世纪40年代初期,姚水娟、袁雪芬有意识地引文人加盟,着手越剧的大胆改革,并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其他如绍剧、婺剧、瓯剧、台州乱弹、甬剧、姚剧、湖剧、睦剧、杭剧等仍旧在坚持演提纲戏之路上蹒跚而行,这一状况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才告一段落。

    • ¥22.1 ¥49 折扣:4.5折
    • 二人转与东北文化传统
    •   ( 75 条评论 )
    • 杨旸杨朴 著 /2015-04-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该书试图回答与其他戏曲或曲艺形式相比,二人转为什么具有巨大的艺术裹卷力和冲击力。因此,该书首先探讨二人转与原始仪式关系问题;接着探讨二人转与萨满的关系,之后探讨二人转与东北神话的传统,*后探讨二人转文化传统争论。得出结论认为,二人转之所以产生巨大的艺术裹卷力和冲击力,首先是来自二人转的意象,是二人转因为连着这部东北文化史,才使二人转连着它的源头。也正因为连着它的源头,二人转才获得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 ¥28.8 ¥60 折扣:4.8折
    • 扬州戏曲史话
    •   ( 53 条评论 )
    • 韦明铧韦艾佳 著 /2014-03-01/ 江苏广陵书社
    • 《扬州戏曲史话》以时间为主线,详细讨论了扬州戏曲的发展。既回顾了扬州评话、木偶、弹词、清曲等艺术形式的发展历程,同时展望其未来。试图通过通俗化、平实性的文字,以宏观的眼光来探讨扬州的戏曲发展史。既有对古代扬州戏曲发展和兴盛的歌颂,更有对近现代扬州戏曲衰落和复兴的思考。通过贯通从上古到现代的扬州戏曲史上的人和作品,来反映整个扬州戏曲史的真实面貌。

    • ¥21.6 ¥48 折扣:4.5折
    • 昆曲史考论
    •   ( 29 条评论 )
    • 吴新雷 著 /2015-09-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昆曲研究专家、南大中文系吴新雷教授,从历史观的角度,对昆曲的发展、兴盛、平淡、再起的过程做出了回顾和探讨。

    • ¥27.8 ¥58 折扣:4.8折
    • 粤曲:一种文化的生成与记忆
    •   ( 23 条评论 )
    • 李静 /2014-09-01/ 广东人民出版社
    • 《粤曲:一种文化的生成与记忆》考察近代粤曲的生成、发展与演变,还原并解析以粤曲生产与欣赏为中心形成的粤曲文化景观,从历史的回溯、形态的分析、艺术精神的解读、文化史价值的评述等具体角度对粤曲艺术进行整体观照与深入探究。 粤曲的近代发展与演变历程在班本粤曲、歌坛粤曲与唱片粤曲等三种曲本形态中具有完整而丰富的呈现。茶楼故曲、“私火局”自娱、唱片聆听既是粤人传统生活方式及娱乐形式的延续,也营造出城市化进程中粤曲艺术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生态。时代精神与娱乐趣味兼收并蓄、文人情怀与世俗智慧的和谐融通,使粤曲成为粤人娱乐生活及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岭南文化的重要表征。 《粤曲:一种文化的生成与记忆》冀以粤曲为个案,挖掘历史,追寻记忆,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时空流转与社会迁延,为相关戏

    • ¥25.4 ¥53 折扣:4.8折
    • 婺源徽剧史论(婺源徽剧研究)
    •   ( 31 条评论 )
    • 汪晓万 /2019-07-01/ 江西人民出版社
    • 徽剧是中国戏曲 活化石 之一,它身上有着我国古代戏曲从曲牌体过渡到板腔体的痕迹,同时也保留了许多高腔音乐和目连戏音乐,其舞台表演也表现得很古朴,但是随着清末民初京剧的漫延,安徽等地的徽剧也逐渐京剧化,徽剧在当地基本消亡,但是婺源徽剧由于受京剧回流的影响较少,因此其身上仍保留了许多老徽班的特色,包括它的剧目、唱腔音乐、演出习俗以及表演体系,这些对今天的戏曲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与历史文化价值。 本书追溯了婺源徽剧的产生和发展,繁荣与凋敝以及抢救与挖掘的历史沿革。

    • ¥25.2 ¥56 折扣:4.5折
    • 黄梅戏唱词的韵律语法研究
    •   ( 50 条评论 )
    • 张莹 著 /2020-04-01/ 安徽大学出版社
    • 语言与韵律的关系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问题。本书选择黄梅戏中的代表性剧目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黄梅戏唱词的语言。既有对某一时期黄梅戏唱词的共时描写,又涉及黄梅戏唱词的历时变化;既有对黄梅戏唱词的单独考察,又涉及五大剧种之间的比较,揭示了韵律对黄梅戏唱词语言的影响,并对唱词创作提出了建议。本书既可以给语言学和戏曲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也适合所有对语言学和戏曲语言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26.1 ¥58 折扣:4.5折
    • 沪剧优秀唱腔选-万智卿专辑(CD2)
    •   ( 29 条评论 )
    • 上海沪剧院 编 /2008-06-01/ 上海音乐出版社
    • 《沪剧优秀唱腔选:万智卿专辑》按曲牌篇、簧腔篇、板腔篇、对唱篇、中心唱段篇和创新篇分类,收录了万老师精心设计的80段沪剧唱腔,比较完整地反映了万老师的创作成就、创作风格和创新精神。专业演员和研究者可以从中分析总结沪剧唱腔音乐的创作经验和创作规律,得到有益的启示;业余爱好者也能借此入门,学唱沪剧,使这些沪剧经典名段能够在更为广阔的天地里传播。相信《沪剧优秀唱腔选:万智卿专辑》的出版,对沪剧唱腔音乐的发展与创新,对沪剧事业的繁荣与兴旺,一定会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 ¥28.8 ¥60 折扣:4.8折
    • 东风豫剧音乐研究
    •   ( 32 条评论 )
    • 刘江元 著 /2020-07-01/ 中国戏剧出版社
    • 本书是豫剧流派的关于音乐的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包含大量珍贵的唱段,并对唱段进行论证比较分析。豫剧北派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产生在河北邯郸东风剧团的一支豫剧流派。它是在毛、、郭沫若等党和人的直接关爱鼓舞下,在梅兰芳、荀慧生、尚小云、陈素真等艺坛巨擘的亲切教诲指导下成长起来的。

    • ¥23 ¥48 折扣:4.8折
    • 黄梅戏回娘家
    •   ( 32 条评论 )
    • 章华荣 /2014-12-29/ 湖北人民出版社
    • 《黄梅戏回娘家》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为了在黄冈(黄梅县所在的地级市)这片热土上重振黄梅戏的风采,以时任文化局副局长的章华荣为首的一批文化界人士将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的杨俊和其搭档张辉等黄梅戏人才引进黄冈,并一同振兴、发展、繁荣黄梅戏的艰辛历程。一部黄梅戏回娘家的过程是杨俊、张辉两位黄梅戏艺术家大半生艺术生涯的精彩写照,也是湖北黄梅戏重镇——黄冈地区黄梅戏发展的真实历史记录。全书真实而感人,可读性很强,对黄梅戏的戏迷朋友和杨俊等艺术家的粉丝来说,是一席酣畅的盛宴。

    • ¥22.1 ¥46 折扣:4.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