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时代性、整体性、广泛性、多样性与可听性为考量,从1979-2019年间出版的内地音乐人的专辑中精选出百张佳作,进行音乐鉴赏兼及音乐批评,在依从于个人趣味的同时,尽可能地追求客观公正。
查尔斯·罗森可谓 杰出的音乐评论家之一,丰富的学养、钢琴家的身份、敏捷而批判性的思维在流畅的文字表达中交织在一起,让他的见解格外具有洞察力。《批判性娱乐》正是他这些特点的集中表现成果。这本书涵盖无论新手还是老鸟都必然会去聆听欣赏的音乐家,也把目光投向与音乐有关的一切——从表演时的怯场,到音乐词典,到其他乐评人,罗森时而真挚地分享他对音乐的爱,时而用辛辣乃至尖刻的语句嘲讽力不从心的同行,有时则又诚恳地请求大家给予新时代作曲家应该有的关注与尊重。这本书充满 与对音乐的热爱,因其真诚与智慧而兼具批判性与娱乐效果,用内容本身印证作者所取的书名。
本书著者从中国歌曲种入手,首先明确昆曲是一种“定律·定腔”型的歌曲,这类歌曲与一般的流行歌曲不同,有着特殊的音乐结构、特有的作曲法和独具的音乐功能。然后分别就曲牌与腔的概念、昆曲语音格局、昆曲曲式结构分析,以及套数类型与发展等做了充分探讨。 昆腔是中国戏曲声腔音乐的典范,昆曲格律是南戏诸腔中发展得 完整、 严谨的艺术规律。该著以九万多字的篇幅探讨与曲律相关的基本知识,解析词律与腔格关系,为研究曲牌格律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方法。谙练曲律,是登堂“词曲学”、研究南戏声腔 的条件。由本书可知,马骕的一系列学术成果贯穿着一种独到的研究方法:以宋元南戏、明清传奇剧本和元明词谱等第一手资料为研究对象,考据与论证相结合,在研究了大量的 手资料之后,再印证于文献典籍, 后进行总结。这一研究方法正是
本书精选百余件历代琴器、琴画等,呈现了一部中国古琴的历史。这是一本极富趣味的书,属于有关古琴历史的通俗读物。书中对于古琴的讲述全面而且细致,作者以学者严谨的结构、思辨的笔触、轻松的语言,讲述了琴史长河中的器物与绘画,兼涉琴曲、琴人与琴事。
《中国传统音乐曲式结构分析(附光盘1张)》的基本结构是:按照音乐作品形成的过程,在简要论述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现手段(如音高、节奏、旋律、官调)的特点之后,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即音乐发展手法和乐曲结构形式。音乐发展手法部分按照从相同到相异的顺序,包括重复、叠奏、展衍、对比等,乐曲结构形式基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包括乐段(一句式乐段、二句式乐段、三句式乐段)、双乐段、乐段群、单二段体、单三段体、单多段体、复合曲式、变奏曲式、循环曲式、套曲、复套曲等。在音乐发展手法和乐曲结构形式中,既论述一般表现形态,也探讨某些特殊手法和结构类型,如加垛、衬腔重复句、穗子、赶五句、穿号子、板腔体、数列结构等。最后总结中国传统音乐曲式结构的文化内涵。分析乐曲结构主要从结构方式、构成形态上着手,特别是单曲
作为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之“素养导向”的理想课程,需要切实的路径与机制的保障才能真正落实在课堂中,变成现实的课程,从而实现课程的价值理想。《核心素养导向的音乐教学实践探索》是聚焦课程基本要素而写的。其中所述,均是作者在亲身经历这些课改项目研究过程中的实践、反思和归纳、提炼。这些实践也折射了整个学科教研团队的智慧,汇聚了区域教研、学校探索和教师实践的成果。
该书借助于符号论和解释论的方法,对涉及音乐艺术、尤其是艺术音乐的审美心理与艺术哲学所作的反思。同时为了使对此有兴趣的读者能够参与共同思考,将相关的背景知识亦作简明扼要的介绍。
《汉文化研究丛书:汉代音乐文化研究》主要从音乐学的角度对汉代的音乐品格、音乐种类、乐器类型和社会功能等内容进行全面分析研究。
音乐如今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音乐如何从一个单调的音符发展为多声部的歌剧,似乎仍是一个谜团。什么时候我们从单声部歌唱演进到多声部?什么时候我们把旋律配上和声?摇滚乐在什么时代背景中出现?“流行音乐”何以取代“古典音乐”成为世间主流 ?古多尔在书中对这些问题的解答, 明确而充分地告知读者,为何我们所听到的音乐,会是今天这样的面貌。 在这场从史前乐器到现代流行音乐的奇幻旅程中,古多尔我们走进音乐的历史,身临其境地感受着每一项音乐创新带来的冲击——和声、记谱法、人声剧场、管弦乐、舞蹈音乐、录音技术。他将目光聚焦于声音的变迁,发掘那些带来革命性变化的重要发明,重现音乐家们深具前瞻性的音乐视野——从鲜为人知的佩罗坦到家喻户晓的瓦格纳。音乐的故事,也是人类渴望创新、沟通
高航、高炳点编著的《管乐也疯狂(流行管乐队合奏曲集)》一共收集了二十六首中外乐曲。其中,有耳熟能详的世界名曲,也改编了一些大家喜爱的中外歌曲。为适应我们业余铜管乐队的编制和实际,不管书中曲目原来是否曾有管乐乐谱,本书重新作了改编,并为每首曲子制作了mp3的小样。这些曲子有的是大家听过或奏过的。也有许多是大家过去没有接触过的,或者不大清楚这些乐曲的来龙去脉。讲的是什么,应该怎样去演奏。因此,在此逐个作些简明扼要的介绍或说明,供大家参考。
《单声部视唱基础教程》分为两个部分。 部分内容为节奏训练;第二部分内容为视唱。 部分——节奏训练: 一、主要特点:1.注重节奏训练,节奏先行; 2.采用以节奏型为基础的训练方法; 3.先练单个节奏型,再作多种节奏型的灵活连接; 4.使用简单的节奏型名称,便于记忆和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训练; 5.使用速记符号,尽可能提高记录速度。 二、教学方法:1.使用拍节器,学生本人亦要坚持击拍(或按指挥图式打拍子),以保持速度平稳和建立不同速度的概念; 2.板书多种节奏型,由教员用教鞭随机发出指令作即兴连接,变换节奏型; 3.节奏练习可多条连接,以扩展其长度;亦可按教员指令作多条即兴连接,提高学生的灵敏度; 4.念、打、背、记结合训练。节奏短句的练习和听写,要有质、有量。 第二部分——视唱
书稿系“凤凰·留声机”丛书之一,以古典音乐大家柴可夫斯基为品鉴对象,以世界 古典音乐刊物《留声机》杂志中的相关内容为基本素材,精选数十篇精彩的深度乐评,自成体系。从当代作曲家、演奏者、评论者、听众等不同维度,对其音乐进行 解读,以专业性的解析和分享,为读者提供听懂、享受这些古典乐的路径。“凤凰·留声机”系列丛书是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与英国《留声机》杂志的深度出版合作,着力打造“凤凰·留声机”这一古典音乐 赏鉴读物品牌。 柴可夫斯基在俄罗斯音乐 是个标志性的人物。在他之前,俄罗斯虽地跨欧亚,幅员辽阔,却是音乐上的边陲小国;在他之后,短短百年,涌现了一批 的作曲家,演奏巨匠也是群星闪耀,迅速崛起成为音乐大国。本书收录了近十多年英国《留声机》杂志上柴可夫斯基音乐录音和唱片的评论,有当今世界
《拾音技术》主要介绍了各种方式的拾音技术。《拾音技术》针对不同形式的节目录音,重点从人耳的听觉特性和乐器声学出发,分别介绍了各种立体声拾音方式的基本原理和单件乐器的拾音技术,并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实际录音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予以讨论和分析。全书共分四章: 章 立体声原理:主要分析了耳对声源定位的基本因素以及人耳在两场声器间的定位原理,同时介绍了一些基本的,与人耳声源定位有关的听觉特性和立体声系统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立体声拾音技术:从人耳对声源定位机理的角度,介绍了一些目前经常采用的立体拾音方式,并从实际工作的需要对重要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另外,对目前正在探索的环绕声拾音技术给出了一些应用实际。 第三章 拾音技术基础:介绍了基本的录音方法和拾时方法,并对传声器使用中应注意
博特乐图主编的《当代草原艺术年谱(音乐卷)》收录内容起止时间为1946至2011年,以时序为线索,顺序辑录。收录内容包括艺术事件、艺术活动、艺术作品、艺术人才等方面。 该《当代草原艺术年谱(音乐卷)》分为音乐卷、舞蹈卷、戏剧卷、电影卷、电视卷、绘画卷、设计艺术卷、艺术理论与评论卷等多卷本。 《年谱》由“草原艺术研究书系”总主编负责统一策划、组织并确立编写体例;由分卷主编具体主持编写。依据艺术门类的实际,各卷在编排体例上略有变化,以便读者查阅。
书接上回,1964年2月,披头士乐队抵达纽约时万众瞩目的场面为摇滚乐波澜壮阔的新一阶段拉开了序幕。这是一个国际化程度更高的造星时代:艺人签约和唱片发行纷纷开展全球布局,销量进入全新的量级,“金唱片”和“格莱美奖”成为众人竞相追逐的目标。这是一个大众文化的时代:音乐的介质发生变化,电声乐器备受喜爱,传统唱片邂逅新兴的磁带和卡带,披头士和滚石的演出以及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一经电视转播,深深塑造了几代观众的音乐品味。这还是一个提出主张的时代:20世纪六七十年代,詹姆斯·布朗等音乐人在反战和平权运动中探索自我,由此诞生的许多作品情感充沛、形式激越,“摇滚”一词也越发和“抗议”及“争议”紧密相联。如果说上一卷是追源溯流,那么《摇滚:一部历史》的第二卷因为年代更晚近,不难看到,很多21世纪依然流行的事
《器乐教学丛书:手风琴演奏与技法分析》是作者经多年高校手风琴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后,针对高校手风琴普修课和选修课的特点以及本硕士生的基础理论研究编写而成。该书将键盘手风琴多种基本演奏技巧进行了较详尽、的说明,其中包含许多规律性、科学性的内容,对基础技法进行了整理归类和规律性的总结,力求使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积累得到较为、规范的化训练;综合练习选编了多种演奏技巧,逐步进行技术技巧的多项学习;按教学目标对乐曲进行了编选,并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从作家、作品到作曲技法,注重演奏技术与音乐的密切结合,将演奏技法运用于具体的情感表达的音乐表演中。 尽管手风琴事业的发展正处于上升趋势,但对于基础理论和文化的研究还较少,这有待于人士的开拓和发展。 《器乐教学丛书:手风琴演奏与技法分析》不仅为本
“语言音乐学基础”这门课,只是音乐界引入语言学方法的初阶,它的开设既有基础理论意义,又有应用理论意义。在此基础上,将来还可分别为声乐系开设“地域性多元语音唱词诵唱”(专门训练用国际音标诵唱多种语言、方言的唱词);为作曲系开设“语言与声腔”(专门介绍各地各族语言对声腔构成的影响);为中国音乐史专业开设“音韵学与音乐史”;还可直接引入“实验语音学”课程。
本书共分为八章,前四章主要阐述了弦乐的发展史,从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20世纪这四个时间段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后四章分别对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的演奏技巧作了简单概述,希望给予正在学习弦乐器或对弦乐器感兴趣的读者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咽音技法与艺术歌唱》由王宝璋所著,是一部通俗化的理论专著,富于实践性是它的主要特色。全书写得平易切实,深入浅出,唯其切实深入,才能平易浅出。一种学说要得到社会承认,需要一批行道者为之艰苦奋斗,宝璋同志就是这样胼手胝足,身体力行的一个例证。阐明一种科学体系是困难的,而将它化为具体实践更是不易。书中某一技巧的说明,某一发声练习的部位、方法的确定,某一训练程序,步骤的安排,看似平常,实际是备尝艰辛,得之不易。成绩见于运用之妙,功夫形诸分寸之间,我们从事过音乐艺术实践的人,深知它的价值和份量。宝璋同志是卓有成就的歌唱艺术家,又是辛勤耕耘的教育工作者。他的歌唱实践,印证咽音学说的科学性、实用性,使之更具有说服力,他的教学活动,又促成他博采众长,总结经验,自觉地使咽音学说在我国应用方
《禅与乐》是国内第一本关于禅与音乐的著作,是著名学者田青先生的十年力作。作者从佛学、美学、音乐学的各个层面,运用深刻独到的思想和汪洋恣肆的文笔,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全面梳理了禅与中国音乐的因缘,发现了中国传统音乐中深蕴的禅意,为中国音乐的未来开出一剂良方。
《历史语境下的西方音乐风格探究》通过整理、研究西方音乐文化的内容,探讨西方音乐文化的形成,分析西方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留下来的经典作品,进而实现音乐文化与现代审美内容的高度结合。本书通过探讨远古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以及二十世纪后的西方音乐风格来展开内容。全书条理清晰,内容丰富,是一本值得学习研究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