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东方地平线上钢琴热的持续发展,中国钢琴教育事业方兴未艾。更为可喜的是,我国自主创编的不同品类的钢琴基础教材相继涌现,层出不穷。《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作为其中一束小花,出版近20年来得到了学界的广泛
本书是一本关于黄河颂的曲谱,书中有钢琴协奏曲、两架钢琴谱以及四首关于黄河的曲谱,一、黄河船夫曲、二、黄河颂、三、黄河愤、四、保卫黄河。
舒曼早期热衷于键盘作品的古典曲式,着重研究奏鸣曲式这一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的主要结构形式,之后他的兴趣又转移到了更古老一些的变奏曲式(在op.1、5、6和op.13中使用)。除了Op. 11、14和Op. 22这三首钢琴奏鸣曲以及《幻想曲》(Fantasie,Op. 17,原标题为“Sonata for Beethoven”——献给贝多芬的奏鸣曲)之外,这首《快板》同样也是由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组成的古典奏鸣曲式作品。这些作品均是舒曼早期钟爱奏鸣曲式并为之作出努力的见证。
肖邦作为一名近乎“家喻户晓”的作曲家和钢琴家,其作品被成千上万的演奏者广泛演奏和研究。这些演奏者和研究者对音乐的诠释亦千差万别,其中也不乏成功的诠释者,如科尔托,而更多的却是肆意的歪曲。19世纪后期曾有一种风潮:演奏者假借“二度创作”之名,随意改动原作者的作品,甚至走向以演释者为中心的、更为“自我”的。肖邦的作品便是这种风潮的头号牺牲品。他的作品经常被一些不负责任的演奏家演释得虚弱哀婉、无病呻吟,甚至过于阴柔,阳刚不足。事实上,肖邦并非一般意义上肤浅的“沙龙明星”,他的作品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力度,其内在张力和逻辑性非泛泛之辈可比。二次大战之后兴起的另一种学院派风格,用过度理性的学术思维判断其作品,并任意对和声、分句、踏板进行修改。例如在的前奏曲(Op.28)第4首中,有的“学院派”编订
适宜的踏板法是一位具有艺术才能和高超理解力的钢琴家的标志。踏板法——为音色,为洪亮度,为延续某些音——是一门艺术,但它必须基于历史的考虑以及对作曲家意图的理解。 在《钢琴踏板法指导》中,约瑟夫·班诺维茨和四位的撰稿者提出了有关此问题的一个全面见解。在概述钢琴踏板的简要历史之后,有几章专用于讲述现代钢琴上三个踏板中每个踏板的结构和操作。接下来的几章涉及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钢琴作品中的踏板用法。作者把他们对于踏板法问题的介绍和建议的解决办法基于作曲家在世时所用乐器的性能和声音质量,以及他们各自独特的记谱法体系。 有关巴赫的情况,虽然他的作品并非为现代钢琴而写,但它们被在现代钢琴上演奏,因而必须注意到某些风格和音响方面的原则。围绕海顿和莫扎特作品中的踏板法存在着某些争论,他们
本书是青年女作曲家龚晓婷的一部钢琴作品集,收录在这部作品集中的乐曲,风格不同,体裁多样。有的细腻抒情,有的情趣盎然,有的色彩炫目,充满了激情与灵性。这个钢琴作品集像一本丰富多彩的画册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选取音乐史上四个主要时期不同风格的钢琴名曲原作,以循序渐进的方式编排,分为4册,每侧均附有完整的示范CD(各一至两张),使学习与欣赏同步进行。 既可作为《巴斯蒂安钢琴教程》和《巴斯蒂安成人钢琴教程》的配套曲集使用,也可作为钢琴经典作品教学和演奏使用,适合初级到中高级的学生学习使用,也适合成人自娱自乐。
《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G大调作品58:两架钢琴谱(原始版)》已在《新版贝多芬全集》中以总谱形式出版,G.亨乐出版社亦出版了研究版。这本两架钢琴演奏版的出版,会引起人们更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谱中乐队伴奏的钢琴缩编谱,依据的是《新版贝多芬全集》之第三部第三卷的“钢琴协奏曲集二”,它经汉斯一维尔纳·库滕编辑,亦由亨乐出版社出版。关于此曲乐谱文本内容、原始资料和作品创作、早期演出及出版历史的更多详细信息,可参见该全集相应卷本的前言和评论部分。
《舒伯特即兴曲音乐瞬间》介绍了:被冠以“的最富诗意的音乐家”的舒伯特,其钢琴音乐充满了青春的美丽、梦幻,忧郁和悲伤;充满了纯粹的理想主义和大自然的庄严。他的钢琴显得松散、冗长,但极富韵味。音乐是一个希望平静却又不羁的灵魂,音乐是一种很好的精神寄托。上海教育出版社斥巨资为我们隆重引进了维也纳原始出版社出版的一批作曲家的钢琴乐谱,让我们一同感受这本舒伯特即兴曲·音乐瞬间。
谢尔盖 拉赫玛尼诺夫1873年出生在俄罗斯诺夫哥罗德的奥涅加,1943年卒子美国洛杉矶。虽然早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音乐学院读书期间他就已经显露出自己天生就是一位杰出的钢琴家 他的钢琴教授包括亚历山大。季洛济和尼古拉 兹韦列夫,但他更喜欢师从阿连斯基和塔涅耶夫学习作曲。 正如他的钢琴小品集(Op.3) 其中第二首便是著名的《升c小调前奏曲》 和他的歌剧《阿连科》所展示的那样,年轻时的拉赫玛尼诺夫就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且他还因歌剧《阿连科》获得了1892年莫斯科音乐学院的金质奖章。在他的交响曲于他24岁那年首演失败之前,他的音乐创作可谓源源不断。 交响曲的首演失败以及报界对这部交响曲的恶评严重摧毁了拉赫玛尼诺夫的信心,他整整三年无法进行创作。在催眠师尼古拉.达尔的治疗下,他不但从极度的压抑和自信心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