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古琴艺术》是易存国博士的新著。拜读了这部充满理性思辨、研究视野开阔的琴学著作,感到它既承袭了我国传统琴学理论的优良传统,又传达出作者从现代文化视角对琴学进行的深邃思考,令人耳目一新。本书是现代琴学理论的可喜成果。与历代琴论多是由琴家兼事撰写不同的是,这部著作是出自一位涉足古琴音乐圈的美学和艺术学学者是的手笔。《中国古琴艺术》的新,不仅体现在琴论的标新立异上,同时也体现在它的作者身上。tt
《古琴曲集(集)》汇集了全国各地二十四位古琴损奏者的琴曲共六十二首。包括传统琴曲和新发掘的琴曲。其中有些在曲名上相同,但版本、风格或处理上各有其特点,汇编在一起,以供读者比较、研究。这只是古琴界发掘整理的一部分成果,还有不少琴家的琴曲有待于今后继续整理出版。《古琴曲集(集)》虽然是1956年出版的《古琴曲汇编》的继续,但是在整理方法、编辑体例、资料累积以及内容理解上都有了一些新的情况。 n 乐曲中段落的划分,只是依据传统琴谱的分法,不一定完全符合音乐的实际情况,但可供作参考。 n 各曲的次序是尽可能按照时代先后排列的。但是因为断定乐曲的时代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目前只能初步排列出来,供研究者参考。 n 琴曲介绍部分,基本上只是综合了一些已经掌握的资料,提供一些了解的綫索,并没有作什
《铃木大提琴(第3、4册)(修订版)》汇集了一些世界名曲、各国流行的名歌,也有一些传统训练用的材料,这种编排较能激发学习者的兴趣。通过熟悉一些人们喜闻乐见的旋律,从掌握音乐语汇的表达能力入门,可避免由于过于枯燥的纯技术练习而削弱音乐对心灵的震撼。当学习者进入自学、兴趣盎然的学习状态时,努力克服更艰深的技术会成为乐趣而不是苦事了。
《少年儿童琵琶教程(修订版)》是为学习琵琶的少年儿童提供的一本初级至中级程度的实用教材。《少年儿童琵琶教程(修订版)》把学习琵琶各种技巧的要领和方法,都做了简明扼要地介绍。每一种技巧都配有数目的练习曲和乐曲,每条训练曲目,均有练习要点、练习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而且这些训练条目的排列都是依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彼此衔接自然、合理、科学。因此,不但系统性强,而且异常实用。
《中国音乐学院科研与教学系列丛书:巴托克弦乐重奏曲复调研究》将研究范围锁定在巴托克的弦乐重奏类作品,即《44首小提琴二重奏》与6部弦乐四重奏,意在通过研究他复调音乐语言典型而集中的作品,达到全面而深入地剖析其复调音乐创作技法与创作思维的目的。《中国音乐学院科研与教学系列丛书:巴托克弦乐重奏曲复调研究》共分上下两卷。上卷主要论述有关巴托克复调音乐创作技术领域的继承与创新,其中包含个方面:调式调性、节奏节拍、音乐风格、变形技术、织体结构;下卷主要论述巴托克在复调音乐体裁形式方面的继承与发展,同样包含五个方面:非建筑结构中的复调逻辑、复调变奏曲形式、复调回旋曲形式、赋格形式、复调套曲高级结构的逻辑性。通过从微观技术到宏观结构的研究,《中国音乐学院科研与教学系列丛书:巴托克弦乐重奏曲复
随着教育改节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学校先后成立了民族乐队,使愈来愈多的学生对民族乐器产生了浓厚兴趣。通过每年的考级及市、区艺术节器乐比赛活动,我看到了青少年及儿童学习扬琴的人数逐年增多,而且他们非常热爱扬琴演奏艺术,个别学生的演奏还具有相当高的水准。但就整体而言,业余扬琴演奏水平还亟待提商。许多业余扬琴演奏者在扬琴演奏中还存在诸如深曲浅奏、缺乏表现力、表情死板、手腕僵硬、琴弦齿极不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为了给广大的扬琴爱好者及各院校师生提供内容丰富的实用教材,我在总结自己数十年来的演奏实践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这部《扬琴演奏基础教程》,目的在于出浅入深,浅显易懂地讲述扬琴的基本演奏技法,帮助广大的扬琴爱好者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我相信,在教师的正确指
有志于写作管弦乐作品的作者,首先必须深入地研究管弦乐队各类乐器的性能与演奏技术,以为写作前的必要准备。《作曲技术理论丛书:管弦乐队乐器法》就是为了学习管弦乐队各类乐器的基本知识而编写的辅助材料。书中讲述了各类乐器发展的简单历史、乐器的构造、性能以及演奏技术等各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并对每一种乐器在乐队中的运用作了简略的介绍,以便从中初步了解和熟悉它们在乐队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