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是一个庞大的造型世界,实实在在与广大平民共存了数千年,并自始至终沿着自己的规律去进行创造,发展成一深厚而丰富的艺术体系。正是这些典籍不载、正史不论的民间艺术,在很大范围内支撑着一个民族的元气和凝聚力。 自 1986 年至 1989 年,杨先让作为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的组建者之一,率领考察队 1 4 次深入黄河流域,考察当地的民间艺术种类、艺术风格、民间艺人、节庆习俗等,足迹遍及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 8 省(区)。在走访中,考察队积累了近千张图片资料,并整理出二十多万字的文本,汇集成《黄河十四走》一书。书中不仅详述了诸如安塞腰鼓、汉画像石、木版年画、剪纸、农民画、石刻、泥(面)塑等民间技艺,还分析了其艺术风格、反映的民俗风貌、折射的文化内涵等,并记录下当时优秀的民
中国现代文明年轻的身影,已经几次风吹草动他传统的母亲挥手告别,当远行中受挫折,又折回去向母亲求助。 气喘吁吁跑了多少冤枉路?今天,起步在新世纪,我们又要远行——壮士一去不复还。好好地打点行装,想一想:在我们的旧家当里,有什么值得我们带在将奔赴的前途之中呢?
民间传统文化的博物馆化是一个大的概念,它不是一间房子,也不是一个“民俗村”,是现代社会给传统文化的一个宽敞的位置。我一直觉得,这是传统艺术母亲说在耳边的一声嘱托,这是我的师长递交在手的一把薪火。而今,嘱托的声音越来越响,薪火的燃烧却越来越微弱。我孤独的身心承受着莫大的压力,却不能让它在我的手中熄灭。 “面老虎”这是一个过去很少有人研究的选题,正因为少有人涉及,同学们可以少怀成见和概念,注重去抓住手资料,注重自己的发现。二、课题广涉民俗、工艺技巧及历史文化背景,有难度,也基本涵盖一般民艺采风所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三、方圆百里内,郎庄是专做面老虎的村庄,调查面比较集中,有利于在有限的四周内深入、全面地工作。国、仍有老艺要在从事这项工作,但已是惨淡经营,亟待有人去调查整理。
李允经是一位知名的鲁迅研究家,曾出版过《鲁迅与新兴木刻运动》、《鲁迅与中外美术》等专著。这说明他是继承了鲁迅先生所关心的中国美术和中国新兴版画艺术事业的。而更使我高兴的是他不仅已涉足于美术领域,而竟由一位一般的美术爱好者变成了研究中国现代版画的了不起的“里手”。因此他能成功地写出这本出色的《中国现代版画史》。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版画艺术是起了革命艺术的先锋作用的,是以艺术的形式表现了现代中国的革命和战斗的魂魄的,是最富有时代精神并和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理想追求血肉相连的。因此为中国现代版画写史,就应紧紧把握时代的主旋律,将众多版画家的艺术成果,作为一个个响亮、优美的音符,谱写成一曲动人的交响乐章。李允经的这部版画史是显示了他较好地完成了这一伟大乐章的。作者以中国新
民间剪纸是我国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并在生产、生活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本书收录了许多生动的动物花鸟,例如:“蛇盘兔”、“兔子送福”等并配有文字说明,内容新颖、动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月份牌年画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产于上海,风行全国城乡的一种商业绘画,因画面附有年月历表而得名。中国民间素有过年时张贴年画以祈佑福的习俗,附印二十四节气历表以便利人们生产、生活的木版年画通常会在老百姓家里一年一换。正是这种持久的视觉样式,为商品的推广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宣传机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里,月份牌年画是随商品免费赠送的。 与传统木版年画相比,月份牌年画通常有三个特点:一、配有中西对照历表,这是后者对前者的保留与发展;二、令人愉悦的审美功能,这是后者对前者的,采用新式石印或胶印技术,丰满逼真的彩图总是比单线平涂的版画更为生动感人;三、商品广告,这是后者对前者的补充,也是它生存的动力与依据。随着商品经济在全国范围的渗透,月份牌年画也在大江南北迅速普及,约在20年代以后取得年画
元代蒙古族文化是草原游牧文化、中原农业文化与西方文化、印度、波斯文化交融的结晶,也具有鲜明的世界性品格,它既丰富了中华文化,也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化,推动了蒙古族自身的文化和世界文明史的发展。蒙古族民间美术,是民俗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哺育蒙古族文化艺术的母体艺术,它形态绮丽多姿,种类丰富繁多,内涵深厚,历史悠久。它与原始文化有着难分难解的本源关系。研究蒙古族民间美术,是一新的学科,它是一块尚待开垦的处女地。近年来,蒙古族民间美术的考古学、人类学、哲学、美学、文艺学等学术价值,越来越被外美术界学者们重视,对民间美术进行多层次、多学科的研究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包括蒙古族美术在内都属于阶段,都不免有不足之处。有很多问题尚有待深人探讨,有些问题也只是勾画出一个轮廓。相信这本
乔十光是中国现代漆艺的开拓者之一,他用自己艰苦的劳动和不凡的智慧,探索用传统的漆工艺来创作绘画作品,表现现代生活,反映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在艺术实践上和理论上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为中国漆画艺术通向现代和未来的道路做出了突出贡献。《乔十光漆画艺术》收入了他的漆画多幅。
从敲击块石片开始,人类文明正是通过人手的不断劳作得以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呈现出今天这样多姿多彩的景象。工业化以来的三百年,我们将太多的工作放任机器做去了,然而机器的制作毕竟过于生硬和整齐划一,当我们被这些生产线上制造的产品包围的时候,突然会发觉,生活变得缺少灵性、美感和古典的气质了。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四处寻访他们的祖辈们用手制作和使用过的器物。瓷片、玉佩、银簪、木器,一块木雕板、一把紫砂壶,甚至于一砖、一瓦,它们都经历过先人用手精心琢磨,保留有先人的体温,镌刻着我们民族的图腾。偶尔得之,就像珍宝一样地倍加爱惜,并在搜寻与把玩的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快乐与慰藉。 传统手工艺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玉器、丝绸、漆器、瓷器和明清家具等均为世界手工艺制品中的翘楚,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