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是中国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是我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独立画种,主要用于岁时年节张贴,故称之为年画。年画的概念,特指年节之时张贴于住宅内外,由地方作坊刻绘制作的绘画作品;泛指一切由民间艺人创作并经地方作坊刻画作品。中国民间年画不仅内容形式丰富多彩,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与历史内涵。 本书分为门神、民间诸神、娃娃仕女,风俗节令、故事戏文五大部分。对主要的图例加以简要的解说,书前附专题论文一篇,对民间年画的源流、地域特色、类型风格加以论述,力图使读者对民间年画的内涵能有基本的了解。本书绝大部分作品均出自全国各地民间年画大师之手,图片精美,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与收藏价值。
这套丛书分10本,分别是《剪窗花》《泥咕咕》《蝈蝈葫芦》《锅碗瓢盆》《面花花》《家把什》《猫蹄花布》《花格子布》《福本子》《纸人纸马》。书中所展示的民艺品是作者近20年征集的心血,也包含着课题组成员近几年的汗水,每一件物件都能讲出一段故事,说出一番感慨,留下一些思考。我们力图把采集到的每一个民艺个案的手素材,带着采风时的泥土,带着艺人制作的温度,呈现到读者的面前。
《中国传统狮子艺术》由从事传统艺术研究多年、曾出版多部传统艺术相关书籍的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郑军先生编著。本书共分为四个章节,从汉字中“狮”字和生活中常见的狮子谈起,讲诉狮子这一物种传入中国的时间和经过,诉说狮纹的图腾崇拜、传说故事、雕塑石刻作品与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最后以大量的图片和收回纹样给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和研究狮子。
72物候·72件手绘故宫文物 365天,每天重拾一种中国传统色 “青如翠羽,黑如乌羽,赤如鸡冠,黄如蟹腹,白如豕膏”,由具象而生色;“此五色为生气见”,色又使人联想到生气勃勃的意象。中国文化的意象世界是何其丰富,传统色是能够直接解读中国文化的桥梁。 然而传统色散漫难寻,在字书、史籍、诗词、佛典、医书、小说中只可窥得片语,色谱更无系统传承,传统色之美渐佚失在故纸碑刻之中。 今有《中国传统色:2021·色谱日历》系统梳理365种中国传统色,又以色系排列——绿、红、赤、紫、黄、流黄、青、碧、白、黑——暗合五正色之青、赤、黄、白、黑,五间色之绿、红、流黄、碧、紫。辅以色彩相关诗文,通过每天重拾一种传统色,探寻古典中国的文化深蕴与审美意趣。
《民间画工史料》是秦岭云根据当代民间艺人的口述,并用参阅了大量的有关资料著述完成的。 他在《民间画工史料》一书中对当时所能搜集到的民间画工的姓名、画工的历史沿革、画工的行会制度、画工的美术活动、画工传统的绘画经验等进行了系统梳理研究。史料中谈到华北、北京、关中等地处理壁画墙面技术时,依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和技术习惯,说明了各自的特点。但一般都包括砌筑墙体、涂底泥、抹二道泥、刷浆、刷胶矾水等。
团花是剪纸的一种布局格式。呈圆形花样、四面均齐。这种装饰格式在剪纸中尤能显示其优异性,由于纸张可折叠,如对角折叠二次、三次、四次不等,便可剪出四面均齐的团花。我国最早的剪纸实物,新疆出土的北朝时期剪纸,即为团花格式,如“对鸟团花”、“对猴团花”、“八角形团花”、“忍冬纹团花”、“菊花纹团花”。可见团花格式是剪纸中最为古老的格式。 《团花剪纸/中国民间美术丛书》王继红著。
色彩无处不在,寻常却又神秘。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每一种颜色,并大致知道它们的名字,但似乎又对它们一无所知。随着近年来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越来越多的目光开始投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色彩,关于色彩的“怀旧”浪潮随之而来。其实每一个“旧”也曾是闪闪发亮的“新”,对“旧”的认识与回溯同时也是对“新”的反思与展望。存在于“旧时”的文化,不仅包含了匠人精神、集体智慧, 是关乎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 《旧时色》将诞生于中华大地的色彩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种类,将其演变历史、美学意义和具体呈现娓娓道来。仿佛每一种色彩都有了生命,有了前世今生。本书旨在让读者们以色彩为媒,去重识传统,在生活中感悟色彩,在色彩中体味人生。
学术界对影戏的关注和研究始于1920年代,滦州影戏成为他们个研究对象,滦州影戏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探讨。另外还有许多报道和介绍性文章,对滦州影戏进行宣传和推广。《中国皮影戏的历史与现状:滦州影戏研究》从中国皮影戏的历史与现状入手系统全面的研究了滦州影戏。 《中国皮影戏的历史与现状:滦州影戏研究》基本上以滦州影戏的历史发展为经,以滦州影戏的艺术嬗变为纬,对前人关注较少的一些问题进行具体的研究。在具体问题上,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破有立,较好地解决了影戏历史上的一些悬案,通过分析影戏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为影戏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金剪刀丛书:巧剪百兔》由秦石蛟编著。传说嫦娥奔月后在月宫中修炼,采摘仙草、灵芝,制造药,有只兔子在桂树下帮助她用杵臼捣制成“虾蟆丸”仙丹。古老的神话给兔子增添了一层祥瑞的光环,也因此赋予“兔子捣药图”以长寿的寓意兔为十二生肖之一,序列在第四,对应地支卯,农历辛卯为兔年,兔是属兔者的吉祥物。《巧剪百兔》主要介绍兔型剪纸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我国石雕艺术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实用性和装饰性。中国民间石雕工艺渊源久远,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与地区特色。 本书详尽地向读者介绍了中国石雕艺术的源流、民间石雕的主要品种、流派等,让您能进一步地了解我国民间石雕艺术。本书分为透雕、圆雕和浮雕三部分,收集全国十几个地区,近30个品类,200余幅精美图片,我相信此书会为读者深入学习、研究和借鉴石雕艺术提供较多的帮助。
柳宗悦被誉为日本的“民艺学之父”,其民艺思想对日本乃至世界民艺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通过对柳宗悦著述的分析与解读,以其一生实践活动为线索,运用田野调查、文本分析与阐释学的研究方法,对柳宗悦民艺思想的形成进行追本求源,并对其思想的基本内涵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论述,特别是对其美学与文化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从而使柳宗悦的民艺思想在本书中得到完整的梳理与呈现。
《风筝的制作艺术》共分为十五章。涉及风筝的基础知识,飞行原理,五大类、十六种风筝的制作技能知识等内容,多角度、多方法对风筝的飞行原理做了比较全面的完整整的阐释,对风筝的制作技艺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二是深入浅出。《风筝的制作艺术》既没有高深莫测的理论,也没有晦涩难懂的知识,更多的是简洁明了的做法和经验,编者这样做就是希望广大青少年能从中获得更多的一线体验;三是直观通俗。《风筝的制作艺术》插入了风筝结构域简图共计55幅,并做了简明的标注,增强了直观性和通俗性。既有利地支撑了观点,也直观明确,便于学生理解和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