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陈从周先生2018年百年诞辰再版的经典园林著作。《苏州园林》是我国有名古园林与建筑专家——陈从周先生的重要学术论著之一,以苏州主要园林的实地拍摄和建筑测绘为蓝本,通过对园林个案有针对性的研究分析,延展至江南园林的整体造园特色与造园技艺,形成了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精妙解析和传统造园理论的多方面阐释。
《园林树木选择 栽植 养护》第三版是在2014年第二版的基础上修订、完善的。 全书系统讲述了园林树木选择、栽植、养护的基础理论和实用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园林树木的生命周期和年周期,园林树木各器官的生长发育,环境对园林树木生长的影响,园林树种的选择与配置,园林树木的栽植(植物工程施工),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剪与伤口处理,园林树木的土、肥、水及其他管理,古树名木的养护与管理,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每章后附有思考题,便于巩固所学知识。 本次修订增加了部分新技术,如机械移植,园林树木反季节栽植技术措施、常见的园林树木病害等内容,以保障图书的内容适用性更强。全书内容安排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和对实际技能的培养。语言精练,深度适中。 本书适于作为园林绿化技术工人职业技能培训教材,也适于园林绿化管理者、农林工作
《参与性景观 张唐景观实践手记》记录了张唐景观从社会观察到理想社区设想,从人与人的相处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愿景,张唐景观在日常项目实践的同时还保持着好奇和思考。设计归根结底还是反映了时代的价值取向和设计师个人的价值观。《参与性景观 张唐景观实践手记》分极简、耐久、共享、共生和参与五个章节,结合具体实践项目讨论了张唐景观在实践中的主要关注点。《参与性景观 张唐景观实践手记》还收录了张东和唐子颖在不同时期发表的文章、访谈和根据演讲整理而成的文章,有利于整体了解张唐景观对设计的思考。
本丛书的每一本书各具特色,围绕着“创造更美好的人居环境”逐层展开,从建筑、景观、室内等不同的设计角度,阐述着我们所一直探寻的居住理想,是一套完整的全领域设计丛书。
本书以空间和文化为基础,以类型学的理性分析为研究方法,以当代建筑创作对传统庭院的继承为目标,建构起传统庭院体系的研究框架。 从传统庭院的历史承传对其本体进行研究,揭示出“庭”在传统建筑中的定位——空间原型。 从传统文化中概括出传统庭院的体系特征。 从空间、要素、意境三个层次对传统庭院进行分析,并探求其继承途径。 从传统庭院群体组合中将其置于城市——建筑——室内的中间层次,从而将庭院与城市、室内联系起来。 从当代庭院的范例中借鉴其构思、手法以及与传统庭院间的转换机制。 本书旨在通过对传统庭院系统化的分析,从深层认识、借鉴传统。
北京园林史是中国园林史重要的组成部分。园林的兴建,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北京的园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蕴涵的文化特点也是不同的。中国的园林文化,始于皇家园林。北京园林的格局,正是以皇家园林为主,其他园林相辅。北京皇家园林始建于金代,金中都的西苑主要模仿宋代的园林而建。到了元代,则增加了游牧民族的文化特色。至明清,北京皇家园林则成为中国园林文化的集大成者。尤其是清代“三山五园”的兴建,更是把中国园林文化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明清时期,也是北京私家园林重要的发展时期。园林从初期的皇家圣地,逐渐走进私人生活领域,进而促进了公共游览区域的发展。北京园林的发展,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北京园林史,可以说是北京历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书稿从中国园林的起源、北京园林的发展概述以及历代园林的
这本书是柯布西耶在1953年左右完成的作品,原本是为1948年他的朋友特里亚德邀请他完成的为收藏家定制的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作品包括19幅石版画和相应数量的诗歌。早年出版于1955年,2012年,Hatje Cantz出版社将其再版。 在这部作品中,柯布西耶通过诗与画的结合,阐述了他的建筑思想,同时也是他的个性的展露,可以说是这位大师完整的世界观的陈述。正如他自己所述:“在其中我阐释了通常在日常生活的活动之中不易被表露出来的思想的范畴。这些事物不仅构成我建筑及绘画作品的基础,而且也是我个性的基础。作品分七个部分,分别为:环境、心灵、肉身、融合、属性、馈赠、工具。
弗兰兹,是伊希斯托年轻的官员,他被派往撒玛利亚去执行一项秘密任务。有传言说只要到那里的人都会失踪,弗兰兹的朋友们没能成功地说服他放弃这次任务。 弗兰兹为了完成任务努力研究探索撒玛利亚的秘密。他在这座周围都是沙漠的城市里,被一个神秘而有魅力的女人吸引,他每天都游走在神秘而迷惑人的建筑中,弗兰兹最终是否可以完成任务并且逃离这座神秘的城市? 这是《朦胧城市》系列的本,《撒玛利亚的城墙》首次出版于1983 年。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版本用了新的制版技术,更加精准地还原了原稿的颜色效果。 在这个故事之前我们还创作过一部共32 页的画稿,那部作品从未出版过,里面收集了另外一个故事的片段,即《巴尔里的谜团》。
《园林树木选择 栽植 养护》第三版是在2014年第二版的基础上修订、完善的。 全书系统讲述了园林树木选择、栽植、养护的基础理论和实用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园林树木的生命周期和年周期,园林树木各器官的生长发育,环境对园林树木生长的影响,园林树种的选择与配置,园林树木的栽植(植物工程施工),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剪与伤口处理,园林树木的土、肥、水及其他管理,古树名木的养护与管理,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每章后附有思考题,便于巩固所学知识。 本次修订增加了部分新技术,如机械移植,园林树木反季节栽植技术措施、常见的园林树木病害等内容,以保障图书的内容适用性更强。全书内容安排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和对实际技能的培养。语言精练,深度适中。 本书适于作为园林绿化技术工人职业技能培训教材,也适于园林绿化管理者、农林工作
数字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景观研究的方式,数字景观成为风景园林行业中的新热点,受到业界人士的普遍重视。《数字景观:中国第四届数字景观国际论坛》为中国第四届届数字景观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内容涉风景园林数字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诸方面,反映了当代国际数字景观研究新成果。
《中国景观表现集成2》第二期出刊,该期以“景观十年——中国当代景观设计回顾与展望”为主题,试图解析抽离10年巨变发展中的景观设计实践,给其一个较为清晰的面貌,再以论坛、文章和实践作品的方式呈现,试图引起一场群体性的思考。
当前,随着全社会对水环境质量的日益重视和对水体空间的审美追求,湖泊河道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人工湿地及各类水体景观领域正得到迅猛发展,相关工程也急剧增多,人居水环境的质量得到较大提高。 《水体净化与景观:水生植物工程应用》试图从水生植物应用项目实践的视角和认识出发,有别于市面上常见的水生植物类理论性或科普性书籍,突出其实践性、工程性、经验性和可读性,希望对水生植物应用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程实践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