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风情录》旨在以图片为主,尽可能地反映新西兰的风土人情,让人们对新西兰社会和人文环境有一个较为深刻的了解。其选题在注重新西兰特色的前提下,兼顾新西兰与中国的不同之处。 新西兰是个移民国家,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留学热潮中,很多中国人来到新西兰留学,之后又移民定居此地,他们如今已成为新西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和其子女无论是在上大学的比例上,还是在各行各业中,都为新西兰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现在的中国移民已成为新西兰除了欧洲移民和本地毛利民族外一支较大的族裔,是新西兰社会不能不提到和不能不重视的元素。《新西兰风情录》因此也会侧重介绍一些新西兰的中国元素。
《圣地光影:西藏摄影旅游指南》是一部浓缩著名摄影家李济山多年西藏摄影创作经验和技巧的潜心力作,他先后85次进藏,或独自领略西藏的美景,或带领摄影采风团进行创作,足迹几乎遍布了西藏适合摄影旅游的每个角落,对在西藏独特的高原气候条件和人文环境中如何拍出好照片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本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主要内容包括360度了解西藏;西藏常规旅游准备;西藏摄影旅游准备;晴天、阴天、雨天、雾天等不同天气高原摄影技巧;雪山、湖泊、草原、戈壁、日出日落等高原特色风光摄影技巧;寺庙、宫殿、集市、日常生活、藏服藏饰、民俗节日等高原特色人文摄影技巧;布达拉宫、珠穆朗玛峰、雅鲁藏布大峡谷、南迦巴瓦峰、冈仁波齐峰、纳木那尼峰、色季拉山、大昭寺、哲蚌寺、甘丹寺、罗布林卡、八廓街、雍布拉康、羊卓雍
吴昌硕(1844-1927),名俊卿,字昌硕,亦作仓石,号缶庐、苦铁,晚号大聋,浙江安吉人。他毕业临习《石鼓文》,以三代钟鼎陶器文字的体势,揉进其间,掺以草法,结体用笔,一变前人成法,自出新意。同时他以《石鼓文》为基础治印,孕育出自己苍劲朴茂、神雄气畅的壮美风格。 吴昌硕的诗从王维之手,工五言律法,尤工古风长调。还有许多题画诗序,石砚铭文,都是文情并茂。他的诗集有《缶庐诗》、《缶庐集》、《缶庐别存》等。吴昌硕以书法为根基,进行绘画创作,将钟鼎金石笔意溶于画法当中,使其笔下的花卉、蔬果、山水,都具有一种雄强朴厚的生机。具有强烈的艺术个性,画风震憾当时,名满天下。 这本图册,共十二幅。作者以淋淳的笔法,分别绘出兰与石、栀子花、葡萄朱菊、玉兰、荔枝、凤仙花、杏花、桃实、荷花、柿与榴莲、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