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保险行业面临转型和改革之痛,旧的定义逐步退市,新时代的保险观念呼之欲出。本书作者二十年根植市场实践和研究,开创了新寿险功用理论。于业内人士,本书无疑是一本有效应对新市场需求的专业指南。于业外人士,本书则可让人们更清楚地理解保险在家庭财富管理中究竟是什么角色,过去有哪些误解,为什么越来越接受它。本书不是枯燥晦涩的说教读本,作者引经据典,娓娓道来,妙趣横生又深明哲理。
国家 互联网 战略持续发力,互联网经济新模式不断涌现,互联网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变革的重要动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逐渐成为社会共识。我国保险行业顺势而为、积极创新,正在经历着高速发展,同时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基因诊疗等新技术不断涌现,技术变革正在推动保险业全新发展。从保险与科技的结合过程来看,当前正处于科技为保险赋能的重要阶段,保险科技的深入应用将对整个保险行业未来的发展路径产生巨大影响。本书从保险基本原理出发,在概述保险行业基本实践的基础上总结行业发展规律,并基于社会需求和技术供给的角度将保险科技的起源、现状及趋势纳入保险行业创新发展的框架中进行思考。
2022年,中国精算研究院启动了 可持续保险 研究及《中国保险业可持续发展报告(2022)》(已出版)《中国保险业可持续发展报告(2023)(已出版)》《中国保险业可持续发展报告(2024)》的撰写工作,其核心在于全面研究保险资源及其配置效率,重新赋予保险效率观,从而促进中国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报告旨在为中国保险业提供一个应对环境、社会和管制(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风险与机遇的实践框架。可持续保险,就是将ESG 理念嵌入到保险业务中,以负责任和前瞻性的方式完成保险价值链中的所有活动,在保险产品的开发设计和承保过程中充分考虑ESG有关因素,降低承保风险;同时,通过开发创新解决方案,将多元保险业务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Development Goals - SDGs)进行对标与融合,为环境、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城乡基础养老保险一元化是实现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的有效路径。本书从养老保险缴费占国民经济合意比例视角出发,结合国民财富收入分配与人口结构、劳动力市场效率相协调的基本原则,确定城乡基础养老保险一元化适度缴费率,在可行性框架内确定城乡基础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向一元化适度缴费率调整的路径,并且从政策、经济和参保者特征等多维视角分析养老保险缴费率一元化推进机制,预判基础养老保险缴费率一元化产生的经济社会效应,为推动城乡养老保险统筹发展提供合理依据。
中国经济奇迹的洪流,裹挟着稚嫩的中国商业保险滚滚前行。短短几十年间,中国人寿已连续12次跻身全球企业500强之列,而中国平安也连续8年获此殊荣,中国已俨然成为世界第保险帝国。这究竟是市值泡沫,还是真实增长?究竟是数字统计所带来的幻觉,还是制度进化的结果?中国保险究竟是竭泽而渔式的开掘市场,还是已然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向上力量?到底该如何解释中国商业保险的猛然崛起?没有历史的眼光,就不会有客观的结论。本书以厚重的思索、细腻的观察以及的材料,生动活泼地白描了一个行业的变迁历程,记录其中的事件、典型公司以及独具影响力的人物,并进而延及资本之博弈,企业之兴衰,行业之矛盾。纵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商业保险的历史断面,探寻崛起背后的真实。同时,本书穿越制度的框架,关注这个行业庞大到过千万的从业者,以
保险代位求偿制度是为了防止被保险人不当得利,维护保险损失补偿原则的一项设计精巧的制度,英美等保险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以其丰富的司法实践、不多见的成文立法,以及法官学者们孜孜以求的理论雕琢,使得该项制度日臻完善。我国保险业发展历史短暂,立法和司法实践远没有理解该项制度的精髓,实务中经常困惑丛生、问题不断。本书试以历史溯源、法理论证、比较研究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该项制度进行研究,探讨如何运用该项制度平衡保险人、被保险人和第三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以期为我国的立法提供若干参考。 全书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包括:
保险业是当今世界上的而且也是变化最多的金融服务行业之一。将大量未知的风险由一个独立单位转移到一个大的群体进行分担和化解的能力是决策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没有这样一个风险处理系统,一个独立单位或被保险人无法对绝大多数的商业活动中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处理。 已经有成百上千种关于分析保险条款的书籍以及各种各样形式的保险合同被经济社会广为应用,保险业的发展历史以及保险业与其他行业间的相互关系也已经被详尽地介绍过了。 当我们观察一个涉及购买成百上千万美元保险的大型商业活动时,这种商业活动也和保险合同一样复杂,而这种商业活动往往是通过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或中介人建立的全球网络并通过分层保险的方式投放到各种专门的金融市场中。据我所知,这种保险处理过程都不是单一的,而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自然灾害、意外伤害和经营破产等不幸事故经常发生,事实上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不幸事故可能发生的威胁,自觉不自觉地承担着各种不幸事故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损失。
1976年,《养老金》以《看不见的》为书名初次出版。彼得·德鲁克在书中讲述了“机构投资者,尤其是养老金已经成为美国大公司的控股股东、美国真正的资本家”的故事。他坚持认为,这一变化始于1952年。那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设立了一个现代养老基金。到了1960年,养老金在美国已经格外引人注目,以至于有一群年轻人决定成立一家股票交易公司专门为这些新的投资者服务。10年后这家公司,即帝杰证券公司(Donaldson, Lufkin & Jenrette)成了华尔街最成功的证券公司,并且也是规模比较大的证券公司之一。 德鲁克认为,通过养老金,生产资料所有权在没有实行国有化的情况下实现了社会化。但在20世纪70年代,这可是一种与当时的传统观念格格不入的观点。德鲁克在《养老金》中进行了种种大胆的预测,并且预言: 美国人寿命的延长将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
复利数学是讲述利息计算的理论,因此又称为利息理论。其主要内容涵盖了利率的度量工具、年金理论与实务、各种收益率的定义及计算、债券定价原理、股票定价基本原理及利息问题等。由于这些知识涉及金融的诸多基础计算原理,故此门课又称为金融数学。这门课并不介绍利率的决定等宏观经济理论,它所解决的只是微观的、个人或企业的具体的经济问题。 该书适合精算师应试人员、高等院校师生、金融从业人员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