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核保核赔案例解析 互联网篇》一书中,以两核工作反哺互联网保险业务为出发点,通过实例展现如何让互联网保险的客户体验更好、风险管理更有效,使主旨始终聚焦于促进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健康发展。
一本由北大硕士撰写、送给普通消费者的保险购买指南,以专业、客观、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复杂的保险知识向 保险小白 科普,使消费者看完本书后就能避开保险的各种 坑 ,可以自行配置保险。
《2021 中国人身保险产品研究报告》基于专业精算人员开发并不断完善的爱选人身险产品库,通过统计分析、风险计量建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保险市场中报备于 2020 年的主要人身保险产品从产品责任设计、条款 内容及产品费率等维度进行深入的对比研究。 与 2020 年的报告相比,本报告延续了总报告、分报告及专题报告的整体框架,由浅入深地剖析中国保险市场的变革。一方面,本年度报告在多个方面积极创新:总报告从宏观层面对保险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前景进行总结性探讨;分报告的统计部分内容更加精细化、数据更加精准化,全面覆盖定期寿险、终身寿险、重大疾病保险、年金保险、保险及中端医疗保险等六类产品;另一方面,专题报告由一个精算评估分析报告和四个行业热点研究报告组成,报告整体内容更加丰富且更具专业性。对于保险市场的广大参与者
姚新超编著的《国际贸易保险(第3版)》已被全国许多高等院校和企业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指定教科书和业务操作指导用书,并受到广大读者和业界的喜爱和好评。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遵循读者至上的原则,本着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笔者对拙著第二版进行了修订,以便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和国际贸易从业人员的实际需要。
本书着眼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着眼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着眼于农民的现实需求,既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农业保险的一般原理和基本知识,又提供了数十个可参照的实际案例;既介绍了世界的先进经验,又对我国的有效做法进行了总结;既有理论的探寻,又有政策的建议。思路清晰、内容丰富、材料翔实,事例具体,构成了本书鲜明的特点。 书稿分为总论篇、典型案例篇、调查报告篇三大部分,涵盖20多个省区市、10多个保险公司,7份调查报告、30多个典型案例。其中,总论篇涵盖历史沿革、基本功能、经营模式、政府责任、组织管理体制、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世界借鉴、前景展望9个章节;调查报告篇涵盖上海市、辽宁省、江苏省、黑龙江、河南省、湖南省、湖北省等7篇农业保险创新调查报告;典型案例篇涵盖湖北水稻
本报告立足我国经济发展大局,从2011年我国健康保险的发展形势和格局入手,分析梳理了我国健康保险产品、销售和服务创新、健康保险承保和理赔实务以及医疗风险管控等内容,系统总结了健康保险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并对进一步促进健康保险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下卷《养老金世界变化中的名义账户制 性别、政治与可持续性》对有关性别、政治与可持续性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下卷第三部分研究了NDC中的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保障问题,第四部分集中讨论NDC制度设计的政治可行性、改革实施与管理、信息披露等问题,第五部分考察与NDC计划财务可持续性有关的微观和宏观领域问题,如平衡机制、储备基金、历史遗留成本、设计年金时的长寿风险管理问题等。第六部分是几位著名养老金专家对NDC计划的诸多思考。
《中国健康保险市场发展研究报告(2010)》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运用现代产业经济学“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范式研究方法,从2010年国际保险市场及健康保险市场的发展形势、中国健康保险市场发展格局入手,对我国健康保险的市场行为、健康管理服务、健康保险产业链建设、健康保险市场绩效以及商业健康保险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情况,进行了缜密而细致的分析梳理,同时对进一步促进健康保险可持续发展、提升经营绩效所需的政策支持提出了相关建议,并对中国健康保险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中国健康保险市场发展研究报告(2010)》由李玉泉主编。
《中国非寿险市场发展研究报告(2012)》按照“环境——结构——行为——绩效”的逻辑,全景式记述和展现了2012年国内非寿险市场的发展,并着力突出以下特点。一是在产业链条和业务板块两个维度上拓展研究内容,对自保公司、保险中介和意外险市场进行专题研究。以国内首家自保公司获准设立为切入点,报告分析了发展自保公司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发展自保市场的政策建议。针对国内保险中介市场转型发展的挑战,报告展望分析了保险中介机构规模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的发展趋势。报告首度专门研究保险业的“第三业务领域”和非寿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外险市场,回顾了国内财险公司自2003年重返意外险市场以来的发展轨迹,分析了意外险业务对财险公司的保费贡献。二是把握国内财险业的市场化趋势,对行业市场化改革的重点领域进行深入研
《寿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与监管》对我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进行了一次系统研究,比较全面地总结了我国寿险公司内控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了今后寿险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的总体框架和相应措施,提出了监管部门对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的监管思路。书中关于建立监督评价机制的设想,可以有效推动寿险公司加强内控建设,有利于监管部门实施分类监管。 《寿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与监管》本身仍有许多有待完善之处。比如,国外内部控制理论借鉴较多,结合国内实际研究较少;对国内寿险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问题揭示得不够深入,个别问题准确性有待得高;对改善内部控制的建议措施有待深化。 该书可以为教育培训和学术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为寿险公司加强内控建设有益借鉴,对改进保险监管也将是一个有力推动。
《中国非寿险市场发展研究报告(2010)》在全面反映非寿险市场基本面的同时,力求逻辑更加清晰,内容更加丰富,方法更加科学。一是在研究框架方面.围绕承保和投资两个板块对报告主体内容进行布局,同时按照“结构一行为一绩效”的逻辑完善了承保板块的研究框架,增加了专门研究承保绩效的内容(第五章)。二是在研究内容方面,着力突出2010年非寿险市场发展的年度特点。围绕转变发展方式这一主线,重点分析了财险公司创新产品研发机制、发展电销渠道和改善承保绩效的经营策略和成效,着重回顾了财险公司通过发展农业保险、责任保险和信用保险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三是在研究方法方面,积极引入前沿定量分析方法。第二章以全球72个国家(地区)1999—2010年的GDP和非寿险保费收入数据为样本,综合运用非平稳面板计量方法,研究在不同经济发
一本由北大硕士撰写、送给普通消费者的保险购买指南,以专业、客观、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复杂的保险知识向“保险小白”科普,使消费者看完本书后就能避开保险的各种“坑”,可以自行配置保险。
《学习的革命:太平人寿TOP2000培训文字实录》主要介绍了从2006年到2011年,TOP2000培训持续五年十期热度不减,得到了太平人寿全体内外勤人员踊跃参与,公司的绩效水平因此得到持续的大幅度提升,也引起了整个寿险业的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