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了解几个世纪前工业革命为人类社会发展所打下的基础,就无法理解如今互联互通、休戚与共的全球化世界。 《重说工业革命的经济史》通过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结合对消费、 物质文化、科技和文化历史的研究,从更广泛的全球视角出发,分析析一个经济体如何走出马尔萨斯陷阱,开始现代意义的经济增长。 《万国争先:次工业全球化》将工业化、全球贸易、殖民主义、生态环境、外交政策、战争中立等历史学家通常视为独立发展的历史编织在一起,深入剖析帝国、贸易、技术与战争如何塑造现代世界。 《制造为王:发明、制造业、工业革命如何改变世界》全景式展现肇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如何塑造现代世界的科技发明、制造业、政治思潮、社会制度及国际格局。展现发明家、产业家的个人命运如何与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大时代相互交织。
、二册 《 剑桥资本主义史 资本主义的兴起:从远古到 1848 年》 《剑桥资本主义史(资本主义的兴起:从远古到1848年)》从资本主义在古巴比伦的遥远起源开始,对资本主义的演变做了全面的叙述。学者们采用一种具有广泛的地理覆盖面和比较的视角,探讨了希腊、罗马和一些亚洲文明国家对资本主义发展做出的贡献。这些国家决定了现代资本主义在每一个时间段和地点体现出来的特征,以及为什么资本主义的各种先行者没有幸存下来。通过观察中世纪欧洲的终成功,以及意大利北部和低地国家中的城邦例子,本书分析了欧洲对英国重商主义的模仿和美国的成功,以及资本主义终是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扩散的。 第三、四册 《 剑桥资本主义史 资本主义的传播:从1848年到现在》 《剑桥资本主义史(资本主义的传播:从1848年到现在)》为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
本书从泛欧洲的角度,按主题而非按国别来编写现代欧洲的统一经济史。每章均由该领域的两位或三位杰出专家所写,涵盖了欧洲的三大区域(北欧、南欧以及中东欧)。全书分为两大部分,分别介绍了1700 1870年和1870 2000年两个时期。每一部分中的各章都是建立在现代经济史的主题 总增长与周期、部门分析和生活水平 的基础之上的。本书使用数量方法,使经济分析更加准确,但这种数量方法采用了本科生很容易理解的方式,便于读者理解与吸收。本书既适合经济学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作为教科书使用,也适合对经济史感兴趣的一般读者阅读。
原书分三卷,卷研究了英属北美和早期美国的经济史,第二卷考察了19世纪美国、加拿大和加勒比海的经济史,描述了美国依靠丰饶的自然资源获得迅速发展,并超越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历史。第三卷以20世纪的重大事件为线索,讨论了美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趋势,其中包括技术变迁、企业经济的繁荣和劳工法的发展。同时,也讨论了农业、人口、劳动市场、城市和区域结构的变化。
本书记录了九十年来党领导金融事业发展的风雨历程,特别是真实而深入地记录了重大金融历史事件,展示了几代金融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百折不挠、勇于开拓的改革创新精神。
本选题采用本社新版《孙中山全集》所录为底本。全书正文前有《导读》长文一篇,文字篇幅几乎与《实业计划》正文相当。《导读》分为八个部分,分别介绍了本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孙中山创作本书的思想根源,概述了本书的基本内容和思想价值,揭示了孙先生的远见卓识与难以避免的历史局限,以及本书深远的历史影响和对现实的启示等,并附有大量插图资料。 《实业计划》正文包括自序、篇首、六大计划和结论等几个组成部分。自序讲作者写此书的动机和经过。篇首概述全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第1计划至第3计划主张在中国沿海修建三个深水港,并且以港为中心,在中国北部、东部和南部由沿海至内地整修水道、修建铁路、公路、开发资源、移民垦荒和发展工农业生产。第四计划是铁路计划。第五计划是发展食、衣、住、行、印刷等基本生活资料生
像鼎鼎大名的“丝绸之路”一样,“茶叶之路”——这条随茶叶贸易兴起而开通,始于北京、经蒙古至俄国圣彼得堡的商路,曾经在东西方贸易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并且引起了亚欧大陆腹地全面、深刻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茶叶之路”在十八九世纪达至鼎盛,执牛耳者是商号“大盛魁”;至20世纪初,它才随着晋商的衰落而式微。 作者将这条商路置于欧亚大陆民族、文化和政治的大背景下,对其兴衰及周边历史文化环境的变迁作了细致的考察与全景式的描述,并和读者一起展望和期待它在21世纪中国崛起的年代的复活。
读经济史有帮助吗?DonaidMcCloskey从哈佛取得博士学位后,到芝加哥大学任经济史教授,做过经济史学会的会长。在他那篇1976年的名作:《历史对经济学有用吗?》中,他认为历史对经济学可以提供五项功能:更多的经济事实,更好的经济事实,较好的经济理论,较好的经济政策,较好的经济学家。 要辩护经济史是否有用,基本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如果有效的经济学理,是根据事实来提炼出有用的概念,那么现代的经济学理视野,必然会受到观察样本的限制。历史的重要功能,就是开阔认知的可能性。赖建诚所著的《经济史的趣味》中的历史能提供许多过去的精彩现象,是眼前所不易观察到或想像到的。 《经济史的趣味》告诉你:其实历史知识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在欧洲一直没有人怀疑过。现在的经济学已经过度数学化和逻辑化,用计算机模型建构出来的理论,
本书使用了大约一半的篇幅详细报告数据处理工作和计算结果以支持作者的新发现和新观点。当然,这可能只适合那些具有研究兴趣的读者。但是我相信他读者会发本书正文中对一些国家的案例研究是非常引人入胜的,不但有高度的可读性,而且有很大的启发性。譬如,为什么荷兰曾经县有欧洲的生产率?为什么在文化上有着深刻纽带关系的中国和日本却在经济发展上有着极大的差异?又为什么英国的北美殖民地造就了经济强大的美国,而西班牙的北美殖民却造就了范后的墨西哥?
昭和末期不断膨胀的泡沫经济,在平成时代揭开帷幕的同时,宣告崩坏。不良债权问题导致大量金融机构进退维谷。1997年至1998年间,北海道拓殖银行、山一证券等机构纷纷破产。日本的金融体系,已经处于毁灭的边缘。此后,混乱局面一直持续,加上2008年“雷曼危机”,日本经济陷入长期停滞。当时的金融当局究竟作何考量?出现了哪些失误?通过调查走访关键当事人,本书对于日本金融政策进退失据的三十年,予以深入检证。
奥地利学派和芝加哥学派在几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时而交锋,时而合作,亦敌亦友,相互成就。这两个学派在货币理论、经济周期理论、政府政策以及经济学方法论等方面存在着强烈的分歧。有时,两个学派的学者对于他们都喜欢的经济学家的看法也不能达成一致。尽管存在着诸多分歧,两个学派在发展古典自由市场经济学,在思想斗争的严峻时期反击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等方面,都起到了成功的作用。同时,两大学派的经济学家都凭借着自己的研究成就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本书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工具探讨现代中国土地关系的个有力尝试,作者马扎亚尔曾担任共产国际东方部主任,受普列汉诺夫影响,认为中国农村占统治地位的是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 亚细亚生产方式 ,在当时引起了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大讨论,以今天的研究成果来看,这些论点无疑是陈旧的,但是其史料价值则是毋庸置疑的。
《交通银行史》共分四卷,以交通银行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阶段性特征作为分卷的依据。卷叙述的是交通银行1908年建立至1928年11月南迁的这二十年历史。总协理制、总行设在北京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第二卷叙述的是交通银行总管理处南迁上海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十年历史。交行努力走现代商业银行之路,但国民政府的金融统制之下,经过两次改组,逐渐由商业银行向国家银行转变,业务经营步入辉煌。第三卷叙述的时段是1937年至1949年。此期的*特点是交行的各个方面深受战争的影响。时局艰难,交行依然坚守使命,发展实业,为西部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并直接投资一批实业。对伪交通银行的成立、经营以及唐寿民等人的作为,本书也给予客观叙述。第四卷为交通银行1949年至1958年的发展史。作为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银行依据国
《中国财政通史》以丰富、准确的史料为依据,以记叙和分析中国财政的发展脉络及其发展规律为主线,在充分吸收多年来中国财政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准确、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历史上财政管理机构和财政管理制度的演变及其成败得失,总结了中国历代财政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论述了历代财政对当时经济、政治、军事、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使人们对中国财政( 从先秦到改革开放告一段落) 有了一个正确和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本书为第二卷讲述了秦汉时期的财政史。
《中国财政通史》以丰富、准确的史料为依据,以记叙和分析中国财政的发展脉络及其发展规律为主线,在充分吸收多年来中国财政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准确、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历史上财政管理机构和财政管理制度的演变及其成败得失,总结了中国历代财政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论述了历代财政对当时经济、政治、军事、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使人们对中国财政( 从先秦到改革开放告一段落) 有了一个正确和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本书为第三卷讲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财政史。
《中国财政通史》以丰富、准确的史料为依据,以记叙和分析中国财政的发展脉络及其发展规律为主线,在充分吸收多年来中国财政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准确、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历史上财政管理机构和财政管理制度的演变及其成败得失,总结了中国历代财政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论述了历代财政对当时经济、政治、军事、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使人们对中国财政( 从先秦到改革开放告一段落) 有了一个正确和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本书为第四卷讲述隋唐五代时期的财政史。
《中国财政通史》以丰富、准确的史料为依据,以记叙和分析中国财政的发展脉络及其发展规律为主线,在充分吸收多年来中国财政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准确、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历史上财政管理机构和财政管理制度的演变及其成败得失,总结了中国历代财政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论述了历代财政对当时经济、政治、军事、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使人们对中国财政( 从先秦到改革开放告一段落) 有了一个正确和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本书为第五卷讲述了宋、辽、西夏、金、元时期的财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