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近代四川的地方实践为视角,研究中华法律文化在近代转型中所遭遇到的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审视传统中华法律文化如何艰难转型发展。本书以历史视角看法律,主要借助四川档案文献资料,分别对土地、慈善、坟产、婚姻、庙产、司法技艺、法律方法等多个近代法律 的问题进行了实践研究。本书不是简单的论述中华法律文化的制度变迁,而是充分利用四川档案文献资料,采取地方社会史的路径,重点分析近代地方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与法律、 制度与地方习惯等既往研究中被忽略的问题,在视角、史料和方法上均有一定的学术创新。
本书旨在提供一个主要适用于制定法语境的法律命题与法律真理理论,以为正确判决的存在问题、标准问题与获得问题提供一个前后一致的答案。本书由五章构成。章 法律规则与法律命题 依次说明了,法律规则的本体论状态决定了我们能对其内容进行命题化的表述。第二章 法律命题的真值 首先批判了法律真理的怀疑论与空缺论。第三章 法律真理观的学说史重述 依次考察了法律真理的符合论、法律真理的融贯论等。第四章 基础融贯论的法律真理观 通过对几种代表性哲学理论批判性考察论述了何种本体论与认识论观点才是妥当的。第五章 法律命题与法律方法 则首先阐明了我们可以通过统一的法律命题理论来为司法判决的存在问题、标准问题与获得问题提供一个前后一致的答案。
检验人民调解制度在促进基层良法善治方面的实际效果,需要从一线实践中寻找答案。本书方法新颖,立足于实证主义,选取了一批基层人民调解的典型案件,围绕案件的调处,梳理总结了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重点、难点、痛点和焦点;内容充实,探讨的案件类型涉及损害赔偿、邻里、道路交通事故、婚姻家庭、物业、土地承包经营、劳动争议、合同、医患等九大类别,覆盖了基层人民调解的主要领域;体系科学,每一起案件分为案情简介、调解过程、调解结果、案例点评四个板块,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高度融合。 本书记录了一批真实民间纠纷的调处过程,通过细说纠纷缘由、详述调解过程、解析调解结果、点评经验启示,展示了基层人民调解员的困惑、思考、实践和收获,不仅为广大人民调解工作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资料,也为学界研究人民调解制度的实
法典化是区分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直观的标准吗?为什么大陆法系法学家辈出,而英美法系的法官名留青史?为什么大陆法系从来都没有放弃对“自动售货机”式无瑕的法律体系的热忱?这一系列灵魂追问的背后蕴藏的正是解开大陆法系传统奥秘的“钥匙”。本书的思考正是寻找这一枚“通关钥匙”的尝试之旅。 理论研究路径大致包含两种,或以宏观视角观探整体,或以微观视角细察毫末。本书当属前者,作者通过对大陆法传统的历史脉络、学说体系和法律制度进行考察和整合,试图以一以贯之的逻辑对大陆法系背后的基本规律进行抽丝剥茧式探究。本书既适合法学初学者触摸大陆法系筋骨,也适合法学深入者用以检视既有的知识结构和体系贯通。
关于“市场化破产”,本书从法理学的角度展开,提出“市场化破产”系与“政策性破产”相对而言的,将破产程序由权力运行系统转向权利保障结构,故以“权力控制-权利保障”运行机理为视角,投诸国家与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法治图景中施以研究。
本书要表达和明确的是:在西方的自由至上的观点中,法律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它并不是作为规约和强制而单独存在的,它的制定前提和实施,应该被安排在一些更为重要的前提之下,这一直是西方民主理论所要反复讨论的一个课题。作为深受奥地利经济学派影响的一个自由主义学者(我们姑且这么称呼),莱奥尼在《自由与法律》中,极其广泛地讨论现代社会中的政治学、经济学和法学等领域的问题,并且避免分割去谈论它们,而是试图消除它们在学科上的传统界限,以跨学科的方式进行研究,试图得到怎样保持法律之下的个人安全和自由的平衡的结论。
本书从理论到实践,多维视角讨论企业合规问题,解释企业合规的性质和理论根基,分析实务中中兴公司、西门子公司等现代企业合规治理体系。本书不仅从学者角度讨论企业合规的基本理论,还从律师角度探讨了实践中践行的企业合规案例。
本书为实用版法规专辑的民法典及司法解释分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为了配合民法典的施行,2020年12月, 对与民法典相关的司法解释进行了全面清理,新发布了与民法典配套的8件司法解释,包括关于适用民法典时间效力的司法解释,关于适用民法典担保制度的司法解释,以及涉及物权、婚姻家庭、继承、建工合同、劳动争议等方面的司法解释。本书收录民法典及相关 司法解释,并依托立法机关、 等对条文的 解读,对核心条文予以专业注释,内容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涵盖百姓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纠纷与难题,为解决民法领域的纠纷提供法律支持。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于2024年12月21日至25日召开,涉及如下法律:监察法,完善总则和有关监察派驻的规定;授予必要的监察措施;完善监察程序;充实反腐败 合作相关规定;强化监察机关自身建设。 增值税法,主要规定了纳税人和征税范围;税率;应纳税额;税收优惠;征收管理。科学技术普及法,明确科普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方向;强化科普社会责任;促进科普活动;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强化保障措施。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18年第2辑 总8卷)》由西南政法大学刘云生教授主编,入选cssci集刊,在不动产法学界和实务界具有较大影响。本卷主要研究了公共地役权、不动产多重买卖、住房租赁制度、土地发展权等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