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柏拉图对话集》中,斐德洛是一个爱好哲学的普通雅典青年。而在本书中,斐德洛重返人间。他曾经是学哲学的学生,同时也是教修辞学的教师,但是由于哲学理念与文化的世界观冲突,他终于因精神崩溃而住院。出院后,他希望从狭窄而受限的自我解脱,于是开始了一场骑着摩托车横跨美国大陆的万里长旅,一路经过复杂经验与反省思考,终于暂时恢复了灵性的完整与清静。 这一回归自己的过程,是通过不断寻求 良质 ,即东方哲学里的禅思,并用摩托车维修之道对其进行阐释而实现的。这便是《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名的由来。 与此同时,书中还批评了西方世界的二分法或二元论,如人文与科技、精神与物质、神秘主义与机械论、艺术与工业、心灵与机械、东方与西方等相对意识。
《万事都从缺陷好》是弘一大师(李叔同)重要文章的合辑,展现了弘一大师深厚的佛学造诣和人生智慧。 本书内容既有对佛法的深入阐释,也有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弘一大师以平实的语言,将深奥的修行之道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使人在阅读中领悟生命与修行的真谛。 本书不仅是爱好者的重要读物,更是追求内心平静、寻求人生意义者的宝贵财富。通过阅读《万事都从缺陷好》,读者可以领略到大师的智慧与慈悲,获得心灵的启迪与净化。本书还收入多篇新近发现的大师讲演和文章,如 《药师琉璃光如来功德经》讲录 随笔四则 等,尤其弥足珍贵。
《四子真经集释》是道家四大经典著作的注释集成。包括关尹子所撰著的《文始真经》,列子所撰著的《 冲虚真经 》, 文子 所撰著的《 通玄真经 》,亢仓子所撰著的《 洞灵真经 》。先秦时期,老子创立道家理论,主张道法自然,反对争斗,提倡无为而治,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列子、关尹子、文子、亢仓子等道家学者继老子之后,著说立说,在道家学派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本次整理出版的《四子真经集释》,以《正统道藏》中收录的注本为底本,简体横排,方便当今读者阅读。
《西游记》是讲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历重重困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终五圣成真的故事。书中折射出世态人情和世俗情怀,表现了鲜活的人间智慧,在奇幻中透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愿解西游真实义》一书以原著作品为原型,整理了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全过程。从孙悟空在取经途中降妖除魔出发,引领我们了解怎样在人生路上不断地去克服内心、成就人生。作者通过分析九九八十一难中的小故事,通过僧徒、神佛、妖魔之间的错综关系,表现出要实现一个美好的理想、完成一项伟大的事业,定会遭遇到许多的困难,我们必须战胜这些困难才可以取得成功。就像书中所述,在取经途中出现了作怪的妖精,这些妖精虽来历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阻挠取经事业的进行。通过对降妖伏魔时不同人物的深入描写,反映了
《佛教常识答问》 这是一本 大家小书 ,赵朴初居士虽笃信佛教,精研佛理数十载,但并未虚夸强卖、美化佛教,而是以平实的语言,从文化的角度系统地介绍佛教两千多年的历史源流,基本教义和发展现状,耄耋老人,自问自答,只为普及常识、传播文化,心底慈悲与宽厚,跃然纸上。 《因是子佛学入门》 对于逡巡在佛学宝殿外的瞻仰者,本书指引了登堂入室的门径,避免千回百转之迂回;对于已经入门的实修者,有助于弥补基础学识之不足,坚定正信而不迷信。 《佛学指南》 本书对中国佛学的特质、宗源以及各宗代表高僧的佛教思想作了详细阐释,并从 学史 和 学理 两个角度论述了佛学历史和佛教原理。 《学禅方便谭》 本书收入的是一代高僧白圣大师普及佛法的讲义,曾多次发表或出版,今辑录成一书,统名之为《学禅方便谭》。《学禅方便谭》一书
近代基督教传入中国,在与中国社会及文化的碰撞及融合中走过曲折的道路,*终找到了基督教本色化的正确途径,即跟随时代,调整自己,以适应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客观现实。本书在汇集整理大量*手可贵资料的基础上,客观、公允地分析了百年来中国基督教本色化的进程,总结其经验教训,并进行了不少有益的理论思考,它是国内*部有关该主题的专著。
《金刚经》记录了释迦牟尼和弟子们吃过饭休息时,不经意间发生的一场头脑风暴,师生之间一问一答,层层递进,一浪高过一浪,最后终平且和,心生欢喜。整场对话只有一两个小时,相当于今天的一次直播或研讨会。全书只有五千余字,短小精炼,文辞优美锋利,极有穿透力,是理性、天启和美的结合,因而成为知名度优选、流传最广的传世经典之一。千百年来,上至皇帝,下至平民,无数人因它而开智启慧,获得福德与安顿,它不仅为中国人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更成为一种生活信仰。 《金刚经》是每个现代人真正可以信托一生的枕边书,那些爱跟别人较劲、爱跟自己较劲的人,尤其需要它,因为它解决的是人的发心问题。现代人的卷、焦虑、抑郁、痛苦,本质都是心出了问题。《金刚经》就是讨论当我们发心动念时,如何才能降伏那颗躁动不安的心
1866年, 近代中国佛教复兴之父 杨仁山居士(1837 1911)刻成《净土四经》,标志着金陵刻经处的创立,其刻版印经事业一直延续至今;经过欧阳竟无(1871 1943)、吕澂(1896 1989)等几代人的苦心经营,已成为海内外闻名的文化机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 雕版印刷技艺 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 金陵刻经处不仅是一个出版(雕版、印制、流通)机构,也是一个研究、教育机构,先后创办 祗洹精舍 和 支那内学院 ,培养了一大批佛学研究人才。近现代杰出人物谭嗣同、梁漱溟、熊十力、蒙文通、太虚大师等都曾在此求学,汤用彤、梁启超、章太炎等都曾到此问学讲学,陈三立、蔡元培、沈曾植、赵朴初等社会名流都与此有因缘。 本次出版的是《金陵刻经处大事记长编》上册,以编年体的形式记录了从1864年杨仁山居士专心研究佛
为了方便读者更容易接触清净居士的著作及了解其唯识思想之概要,特策划出版此文集,兹对选编情况作简要说明: 一、《唯识指掌》:1928年在燕京大学担任唯识讲座之讲义稿,当时因学期短促尚未全部完成。 二、《唯识三十颂诠句》:作于1924 1925年间, 依颂训诠名句自性差别 ,极为精要。 三、《十义量》:1925年赴日本参加东亚佛教大会所提交之论文,博得与会学者的赞许。 四、其他相关的小论文:1. 《唯识者何》,与《唯识指掌》*编第三节 唯识教之训释 内容基本一致;2. 《 瑜伽师地论披寻记 叙》和为道友朱芾煌巨著《法相辞典》所作的 弁言 ,可以说是对 三时学会 的唯识研究理路之总论;3. 《世间三大势力》,乃参加东亚佛教大会期间所作的一个演讲。 本书*后收入程恭让教授《韩清净居士佛教思想之特质析论》一文。
刘易斯?M.霍普费、马克?R.伍德沃德著辛岩译的《世界宗教(第11版)》是为那些在宗教研究领域仅有一点或毫无基础的学生们准备的。全书分为“基本宗教”“起源于印度的宗教”“起源于中国和日本的宗教”“起源于中东的宗教”四部分,广泛地覆盖了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宗教。每一部分之下的各章分别介绍各个宗教的教义、伦理价值观、礼仪及其发展历史,以及它们在与现代性的碰撞中产生的问题。 本书介绍最基本的宗教知识,既不刻意剪短或简化各个宗教,也不会过深探讨专业的细节。原始文献的大量引用使得本书可以更好地呈现宗教传统的原貌;对当今宗教现状的描绘则相当得益于马克? 伍德沃德的写作――后者利用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自己与佛教徒、穆斯林等不同人群相处的经历,对本书进行了更加周密的编辑,并对其中宗教现状的相关信息进行了更新
如果你只想好好地看一本佛教入门的书,请考虑选择本书,你是不会失望的。 如果你认为自己对佛教已经有的成见,说不定本书会让你对佛教完全改观。 如果你是佛,请以本书印证你的修行。 不论是佛或非佛,本书都会帮助我们渐次笑看人间、认知因缘和合的运作走出困局,进而获得精神上某种层次的解脱。
本书是一部以幽冥之旅为研究对象的奇异之作。所谓 幽冥之旅 ,在本书中是指相信灵魂存在的各种宗教和神学传统。在作者看来,这是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感知世界的一种方法。在分析方法上,作者使用控制论、物理学、文学理论 精神分析、认知理论、神经生理学、数学、人种学以及认知论上的发现,分析相似和相异的历史材料,考察科学与文学、人种论与哲学、历史和体制,以及不同类型的人物如玻尔与博尔赫斯、爱因斯坦与吉尔伽美什等,通过概览不同材料所记载和不同人物描述的共通的 幽冥之旅 ,借以阐释传统宗教和神学如何通过这种方法来统驭感知精神世界并进而介入物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