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图书出版业的一部力作,反映了当时美国大众的文化品位。其中不仅涉及克诺夫、兰登书屋、西蒙-舒斯特、哈珀、双日、利特尔-布朗、法尔-斯特劳斯-吉鲁、格罗夫等出版社,还有新美国文库出版社、巴兰坦这样的平装书出版社。书中对那时出版人、天才编辑的出版逸事以及他们对美国文学事业的贡献都有很多精彩的描述。
从宋代设置都进奏院始,中国的历代统治者,出于维系主流话语权、管控信息和舆论的目的,采行各具特色的管理体制,规范报刊发行.业。其理念、架构、效果,其运行与变迁机制,对于当下的报刊发行体制改革和报刊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镜鉴价值和启示意义。武志勇编著的这本《中国报刊发行体制变迁研究》,即是以宋代以来的中国报刊发行体制及其变迁为研究对象,在宏阔的视域中,对史料展开全面、系统、深入的搜集、梳理和分析,归结出独到的见解和结论。
《危机传播管理》(第三版)的写作经过十年磨砺,是同类教材的性著作。全书从危机、危机管理、危机管理者进而谈到危机传播管理,探讨了危机从产生到修复过程中沟通(即 “传播”)所起的作用。本版着力解释和解决五个问题:一是还原危机传播的社会历史语境,从宏观上探讨危机传播管理的方向和方法;二是扩充对新媒体与危机传 播关系的论述;三是基于过程论视角,深化危机管理流程中战略规划、管理、危机预警、应急处置、恢复管理等关键节点的研究;四是基于结构论视角,提出危 机传播管理的“3F”假设干预信息流、引导影响流、消解噪音流;五是基于功能论视角,提出危机传播管理的“3C”假设重构信息共同体、利益共同体 和价值共同体。本版增加“新媒体与危机传播”一章,替换、新增了大量经典案例,章末新增延伸阅读文献,删减了部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