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由教育专家联合撰写的高考报告,已连续出版七年,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指导性的特点。《中国高考报告》编委会核心成员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本报告从 7 个部分(包括总报告和 6 大专题板块)分别讨论了 2024 年中国高考改革的政策背景、命题政策与特征、教学改革与评价、招录情况、社会影响和评价体系,系统讨论高考综合改革下的政策走向及应对策略,力图为教育工作者和一线师生提供一份专业、实用、有效的高考改革研究报告。 第一篇总报告为聚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深化高考内容改革,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进一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引领高中育人方式变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揭示以高考综合改革为核心的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和国家高质量教育体系
黄炎培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和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奠基人。他一生笔耕不辍,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精神遗产。其中,黄炎培在教育领域,特别是职业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建树。 本书为四卷本,收录了黄炎培主要教育论著,大致涵盖了黄炎培一生教育活动的各个领域,全面反映了他主要的教育观点及其教育思想的形成、演变和发展脉络,体现了他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这是一部由教育专家联合撰写的高考报告,已连续出版六年,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指导性的特点。《中国高考报告》编委会核心成员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本报告系统研究高考政策、高考改革与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转型,坚持创新人才培养在我国教育改革事业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面总结高考综合改革和教育评价改革的实践成效,重点分析2023年高考实践的命题要点、试卷特色与发展趋势,深入解读高考评价体系的总体特征及高考的考查内容与要求、高考命题与政策方向,力图为教育工作者和一线师生提供一份专业、实用、有效的高考改革研究报告。 本书包括七个部分(包括总报告和六大专题),分别探讨中国高考改革的政策导向、命题实践、教学改革、社会影响和评价体系。第一部分为高考政策解读,系统阐述近年来高考综合
杨叔子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机械工程学家、教育家。1993年1月至1997年7月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现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本书采用口述史的方法,记录了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背景下,作者在华中科技大学从事管理工作以及学校改革发展的历史,尤其是文化素质教育将近20年的历史发展,展示了丰富的历史画卷。本系列成果以重点系列图书集中分批展现出版形式,将口述者亲自动笔撰写和口述与整理形式相结合,每本书都集中反映一位口述者在任职校长期间的高等教育改革背景、措施办法、实施效果和反响、启示和反思,重点突出,有足够的深度和厚实度,目前市面上无同类书出现。
表现性评价是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教育工作者们不停地分析其成本和收益,探索它代替高风险考试的可行性。《超YUE标准化考试:表现性评价如何促进21世纪学习》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目前的表现性评价研究,并精准检阅了真实的案例。书中众多案例描绘了一幅蓝图,让我们看到学校如何通过补充更有效的考试来弥补传统考试的不足。琳达 达令-哈蒙德和一群学界领军人物一起,归纳了众多经验教训、新方向以及具体的建议,汇成了这部精练易懂的文集。
。。。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人对中国命运的思考,使得 中国向何处去 一时成为时代主题。在 中体西用 思想的指导下,西学大量引进,新式教育破冰而行。而新式教育*终能否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教科书,取决于能否提供新式教科书。一批先进学人,作为引领社会方向、担当思想启蒙、创造新社会的代表者,投身到新式教科书的编创行列。中国传统的知识系统被西方以近代学科为分类标准建构起来的新知识系统所冲击,近代中国的伟大启蒙拉开了序幕,中国现代教科书事业也走上了一条可圈可点之路。一系列保存着民族教育记忆的重要教科书系统地留下了民国时期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在这些小小的教科书文本后面,跃动着一代又一代知识人的愿望和探求、选择和困惑、理想与实践
随着全球社会的迅猛发展,当今的学习者将面临更具竞争压力的就业市场,这不仅要求学习者能够将知识作为工具,还需要他们具有将知识自如地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模糊和复杂问题的能力。本书将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真实性问题解决和学习,以及如何利用它来改变他们的学校或学习社区,以发展面向21世纪的核心素养。全书分为三个主题:真实性问题、真实性实践和真实性参与;详细说明了创新的学校实践,阐明了学生是如何通过生成和探索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来学习的,以及在基于问题式学习的不同阶段需要掌握哪些认知功能,并呈现了教学设计的原则,和与这些原则相关的,在K-12学校和学习社区中遇到的成功案例和挑战。对于寻求为21世纪的学习者开发真实学习环境的学校领导、家长、教师和研究人员,本书提供了全新的信息、新颖的见解和实在的指导。
共和国教育70年》以客观的审视,力求真实再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70年的历史,表现其兴废过程,展示其成败得失,揭示其经验教训。全书按历史编年为序,分为四卷。其中*卷取名为 筚路蓝缕 ,主要是展现 1949 1966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 文化大革命 前共 17 年的教育实践。第二卷取名为 山重水复 ,主要是展现 1966 1976 年的共和国教育历史。第三卷取名为 柳暗花明 ,主要展现 1976 1992年的中国教育景象,重点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教育体制改革和文化界空前活跃的政治经济背景。第四卷取名为 乘风破浪 ,主要是展现 1992 2019 年的中国教育实践,重点展现了全球化背景下共和国在努力建成现代教育强国之路上的种种改革及探索。
学生参与式评价包括评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为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进行长期规划。它改变了评价*初只是对学生进行评估和排名以刺激学生学习的角色,帮助学生理解作为一个学习者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以及怎样才能达到那些水平。本书共八个章节,分别讲了能够帮助学生学业进步、成绩提高以及让家长和社区成员参与学校生活的八种关键实践活动。每一章都详细讲解了一种实践活动,从活动如何开始,到如何在全校范围内将这一实践活动付诸实践。这些章节中包含了描述性的文本、学习资源、建议以及学校成功实施的实例。同时,配套的视频实录也对文本信息做了进一步补充。
陶本一先生在山西工作了三十多年。正是凭着杰出的工作表现,他才能从一个普通教师,迅速走上大学校长的领导岗位。对于他的工作,我们当然不可能一一述及,这本书中,有不少文章,已经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他的工作。而当时在任的一些领导同志的赞誉,也充分表明了对他工作成就的肯定。 《师长 社长 校长:我印象中的陶本一先生(套装上下册)》的众多作者,带着深厚的感情,从各自不同的侧面,讲述了陶本一先生的思想理念、奋斗精神与工作方法,以及他的生活态度、情感风貌,为我们了解陶先生的各个方面,提供了鲜活的证言,也为研究山西师范大学的校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此书的出版时间,正是山西师范大学庆祝建校60周年之际,这就使该书有了特殊的意义与价值。
如何才能比较真实地再现民国高校教师的生活活动?可能*好的材料莫过于当年教师们的日记、书信、文集以及亲友、学生们的回忆录等。通过梳理这些材料来勾勒民国高校教师的日常生活图景,将当年高校教师的生活置回鲜活的土壤,让他们的声音直接呈现,使我们能在当年的生活世界领悟民国高校教师共同体发展的力量。这就是本书所要著力的地方。 如何打通个人日常生活与社会结构之间的桥梁,将民国高校教师的生活放入特定的历史脉络中,将民国高校教师的日常生活与高校发展结合起来,将民国高校教师日常生活与教师专业发展结合起来,产生更具有穿透力的问题意识,这是本研究所要致力的目标。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1.民国高校教师生活研究的历史定位;2. 民国高校教师的学校生活;3. 民国高校教师的交往生活;4. 民国高校教师的家庭生活等。
《教育管理的法则和艺术》是以教育管理为主题的教育研究著作,全书共三篇,分别是教育管理原理篇:关于教育管理学本体及源流的探索;教育生产篱理篇:关于“三业一体”教育生产方式的探索;教育组织管理篇:关于民办高校管理强校战略的探索。 《教育管理的法则和艺术》可以作为教师的工作手册,也可以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教材及相关学科爱好者的科普读物。
本书是《中国高考报告》编委会编撰的2023年度高考改革实践分析报告,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指导性的特点。 《中国高考报告》编委会核心成员来自国内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系统研究高考政策、高考改革与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转型,坚持创新人才培养在我国教育改革事业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面总结高考综合改革和教育评价改革的实践成效,重点分析2022年高考实践的命题要点、试卷特色与发展趋势,深入解读高考评价体系的总体特征及高考的考查内容与要求,引导创新人才培养培育,助力教育关键规则资源均等化,推动中国教育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
全书以中华民国政府直接管辖下的社会教育为研究对象,围绕国家、知识分子、地方社会的互动、妥协,以及基层民众、地方社会的反应展开,展现了各历史分期中社会教育事实变迁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对民国时期社会教育家群体进行了分析,对民国时期社会教育学科化建设进行了探讨,力图呈现出一个历史主干清晰而又动态纷呈的民国社会教育图景。
学生参与式评价包括评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为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进行长期规划。它改变了评价 初只是对学生进行评估和排名以刺激学生学习的角色,帮助学生理解作为一个学习者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以及怎样才能达到那些水平。本书共八个章节,分别讲了能够帮助学生学业进步、成绩提高以及让家长和社区成员参与学校生活的八种关键实践活动。每一章都详细讲解了一种实践活动,从活动如何开始,到如何在全校范围内将这一实践活动付诸实践。这些章节中包含了描述性的文本、学习资源、建议以及学校成功实施的实例。同时,配套的视频实录也对文本信息做了进一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