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孩子的很多行为,常常会令父母感到困惑。玩具不离手,真的是因为孩子喜欢吗? 每个孩子的行为方式都有它存在的理由,纠正表面的行为不如了解背后的心理, 培养好孩子,做懂心理学的好父母,你,一定可以! 【内容简介】 0~2岁:针对不同情绪进行自我安慰; 3~4岁:理解快乐和伤心等简单情绪; 5~7岁:关注个人主张和情绪体验; 8~10岁:学会辨别自我与他人情绪; 11~14岁:做好心理准备进入青春期。
作为家长,当孩子还在我们的羽翼之下时,我们应该做什么,来帮助孩子有能力应对今后可能遇到的困境?作为老师,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让学生不仅学习好,而且不会有 玻璃心 或者成为 空心人 ?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帮助自己、我们的孩子或学生成为更坚韧的人吗? 心理韧性是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素质,这是一种能通过后天的训练得以提升的能力。本书首先讲解了心理韧性是什么,然后根据 Toughen up (强悍化)模型从如何提升对挫折的容忍度、如何培养乐观心态、如何面对失败、如何进行自我肯定、如何建立有益的关系等九个方面指导读者提升与增强心理韧性,并且每一章均包括理论介绍、应用方法、案例分析、实操练习和自助作业。 希望家长和老师通过学习本书中的内容,引导与培养孩子拥有强大的内心。
作者是安徽省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专职心理治疗师,本书汇集了作者运用家庭疗法治疗37个具有不同身心问题的孩子的真实案例,通过对一个个案例中家庭成员的互动方式甚至一些隐藏细节的敏锐发现和剖析,展现了每位 熊孩子 症状背后深层次的家庭因素,如家庭成员之间的责任缺失、纠缠、边界不清,糟糕的夫妻关系等,是如何导致孩子出现各种问题的,同时,作者也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指导性建议,帮助家庭学会重新审视关系,反思自我,从而改变相处模式,恢复良性的家庭互动模式;还为家庭治疗师如何更好地做家庭治疗提供了具体指导。
本书以绘画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介绍了绘画心理分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儿童绘画发展与心理分析,详细介绍了绘画测验方法的实施方法和作用,本书重点介绍了儿童绘画心理 的心理分析 作用,以 案例的形式 呈现了不同状态下的儿童 绘画作品投射出的儿童内心状态 。
这是一本适合家长和3-6岁孩子共读的正面管教亲子情绪绘本。而本书分为三个主题,将孩子常见的愤怒、嫉妒和自卑情绪故事用漫画展现出来,用家庭的视角来引导家长积极干预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学会如何应对这些情绪。每种情绪都由三件与情绪相关的事情组成,每件事的后附有关于这件事的分析和应对指南,在每个主题的后还有作者对这种情绪的解说。本书深入挖掘愤怒的原因,帮助孩子学会消解愤怒、恢复冷静;让孩子读懂嫉妒情绪,学会关爱他人、摆脱嫉妒;让孩子了解自信建立的过程,学会建立自信、摆脱自卑。
暂无内容简介。。。。。。
《第三代儿童心理教育》是小明老师的又一部青少年教育心理学应用力作。 孩子的沟通能力分三个层次:被动回答问题,主动回答问题,主动提出问题。你的孩子在哪个层次?现在,很多培养儿童财商、情商等标准、教材都是采用西方的,但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你如何有针对性地培养和训练孩子? 作者基于对互联网时代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的多年深耕,在重视外前沿的儿童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儿童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很好地结合,引导读者在当下的时代,精准掌握第三代儿童心理教育的基本理念与应用技巧。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书 名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全12册)(精美礼盒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作 者 林汉达著 出版时间 2023年01月 I S B N 9787573129963 定 价 298 开 本 装 帧 版 次 1 字 数 0 (千字) 页 数 0
国之脊梁 雄狮少女
《儿童生活的*初五年:学前儿童生活指南》非常全面而细致地展现了生命中*初也是重要的五年 从出生到五岁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变化。从横向看,作者将儿童发展归类为四大板块:运动行为、适应性行为、语言行为、个人-社会行为,清晰描述了儿童在不同发展板块的行为表现;从纵向看,按照年龄来描述儿童的发展,尤其在生命的一年上花费了大量笔墨,详细记录了儿童成长的每一点滴的进步。读者可以追溯时间的脚步,身临其境地感受孩子每月、每季、每年的成长和变化;结合横向与纵向的阅读,既可以比较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在同一行为领域的发展进步,也可以体会同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在不同行为领域的生理和心理表现,从而交织出一幅多维度多方向的儿童发展画卷。 《儿童生活的*初五年:学前儿童生活指南》的数据来自作者对孩子的日常行为
书号:9787519915605 书名:史记疑案:争议千年的十大疑案研究 定价:98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暂无内容简介。。。。。。
你是否,完成了MBIT人格测试却依旧不知道自身性格的根源所在?充满探索自身的热诚却缺乏权威指导?总是情绪失控却找不出原因?为什么,有些孩子抑郁、孤独,而有些孩子却乐观开朗、功成名就?有些人病痛缠身、英年早逝,而有些人却健康长寿?无论你是焦虑的父母,是格格不入的高敏感群体,还是期待自我重塑的人,《兰花与蒲公英》都将解答你的疑惑。 《兰花与蒲公英》作为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托马斯 博伊斯教育文集,能够用大量的实验案例、跟踪访谈和权威数据解答这疑惑。博伊斯用 兰花型 和 蒲公英型 来比喻高敏感特质的儿童和低敏感类型的孩子,认为前者出于正态分布的两极,可能是问题孩子也可能是天才少年,而后者则是像蒲公英那样有用蓬勃生命力的儿童,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 其实, 兰花型儿童 无处不在,他们通常拥有比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