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产生于我国春秋时期的一部语录体文献,它是儒家重要的思想著作,记录了儒家圣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这部巨著的编纂者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论语》全书二十篇,共约五百章。整体而言,《论语》是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只有极少数篇章称得上是较为完整的文章。它作为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集,涉猎极为广泛,包括哲学、道德、政治、教育、时事等我国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方方面面,对中华民族整体民族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体现道家学说的一部极其重要的作品,是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内的一颗璀璨的巨星。其作者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短暂做过小吏,后隐居不仕,逍遥游历于自然山川,虽然生活贫困,但有着极高的精神境界,是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文化巨人。《庄子》原本五十二篇,今仅剩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全书以内篇为核心,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奇诡的创作手法,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是一部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散文集。
本书由《庄子解故》一卷、《齐物论释》一卷、《齐物论释定本》一卷组成。《庄子解故》为以传统小学考据方法发正《庄子》疑义之作,摘录《庄子》字句凡二百四十八条,或补前人之阙,或正前人之误,皆有所得,不为空谈。《齐物论释》据《齐物论》章句次第,分为七章,予以疏证。全文旨在以唯识思想与《齐物论》篇互证,形成独具特色的齐物哲学,否定外在之形名,从而真正倡导平等思想。《齐物论释定本》在《齐物论释》初本基础上增损而成,见其思想已有转益。
《道德经》又称《老子》,共五千余言,分上下两篇,通行本中,前三十七章为上篇,以 道 开头,称《道经》,后四十四章为下篇,以 德 开头,称《德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道家哲学的经典。它与《论语》一起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影响了中国人两千五百多年的哲学观。本书原典以通行本为底本,并进行注释和译文,同时收录道教代表黄元吉的《道德经讲义》和玄学代表王弼《道德经注》两部著作
《尔雅》,三卷,另音释三,晋郭璞注,宋刻本,顾广跋.
中国远古神话宝库 记载了各种脍炙人口的神话传说 女娲造人/夸父逐日/羿射九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 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灵感来源 一代又一代士人的启蒙读物 易中天、余秋雨、汪涵力荐
此书为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词集,共收录三百首词作,底本为国家图书馆藏元延祐七年叶辰南阜书堂刻本,是今存*早的版本。
《周易》即《易经》,相传为周文王所作,是我国重要的哲学经典之一,被称为 群经之首 。由 经 传 两部分组成。 经 称《易经》,包括六十四卦,每卦都有卦象、卦辞、爻辞,是《周易》的主体; 传 由《彖》《象》《系辞》《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共七种十篇构成,称 十翼 ,又自成体系而为 易传 。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本次出版,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进行注释和翻译,注释准确简明,译文明白晓畅。
《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部宏伟巨制,对文学起源、文体类别、神思、风格、修辞、鉴赏、作家人品、文学与社会变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向称 体大思精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作者刘勰的文学观,以儒家为主,兼容道家和佛家思想。他对人物和作品的评点,见解精辟,开中国文学批评史之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本译注本以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为底本,并参考王利器《文心雕龙校正》、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詹锳《文心雕龙义证》等各家校勘。在此基础上,注评者郝永以深厚的龙学研究学术功底,对《文心雕龙》五十篇进行了逐篇的注解、白话翻译和思想内涵评析,堪称《文心雕龙》的译注佳作。
本书为 专题史研究文库 中的一种,由两本书组成。其中, 《经学通论》分 论经学之范围、性质及治经之途径 论经文 论经学流变 论今古学 论唐修五经正义以前之经学 论宋元明经学 论清代经学 论读易 论读尚书 论读诗 论读三礼 论读三传 十二篇,说明经学之性质与后来经学之途径,提出整理过去经学之方法,对各时各派经学从其长处予以说明。 《诸子概论》分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商君书、韩非子八章,通论先秦诸子思想,简明扼要,精审可据,是不可多得的诸子学入门书。
《古文观止》 是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 吴调侯二人选编的一部古代散文集。《古文观止》编定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共十二卷,以年代为经、作家为纬,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排列,选录自春秋战国至明末三千多年间的名作,基本上反映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脉络与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散文所取得的成就。题名 观止 是指该书所选的都是名篇佳作。该书入选之文均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皆为语言精炼、短小精悍、便于传诵的佳作。衡文标准基本上兼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刘氏子书》,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它被近代学者梁启超称誉为 汉人著述中*流 。胡适说: 道家集古代思想的大成,而淮南书又集道家的大成。 全书内容繁富,包罗万象,涉及到哲学、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农学、生物、音律、神话等诸多方面。它可以说是一部不可多得 绝世奇书 。
《东京梦华录》是北宋孟元老创作的追述宋徽宗崇宁到宣和(1102 1125)年间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风貌的笔记体著作。 全书共十卷,作者描写了东京上至贵族、下及百姓的生活全景和都市风貌,涵盖城市布局、河道街巷、店铺摊肆、饮食起居、岁时物货、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等,对后世研究宋代城市布局、建筑、交通、百业、民俗、货物、饮食、岁时、地理都有很高的价值。
《沧浪诗话》是南宋严羽所著的一部诗歌理论著作,清代胡鉴作注,全书共五卷。此书约成书于南宋理宗绍定、淳祐年间,是一部理论性与系统性较强的诗话著作。全书分为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个部分,全书 论诗书大旨,取盛唐为宗 ,提出了如 兴趣 妙语 别才别趣 以禅喻诗 等许多创造性的诗论。底本为清光绪七年(1881)胡鉴所注的《沧浪诗话注》。
《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论语》内容广博,涉及政治、教育、礼仪、经济、文学、天道观、认识论等方面,反映了孔子伦理体系基本的思想,这个体系的核心是 仁 ,实施 仁 的手段和途径是 礼 。《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为了读者阅读方便,本书对原作进行了精心加工,配以注释、译文及读解心得,并辅以精美插图,使全书更具时代感。
李白,字太白,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 诗仙 ,开启唐代诗歌盛世。李白的一生,虽然有隐居、任侠、求仙等许多探求,但从他年轻时的 遍千诸侯 到年老时的 请缨 ,主要的想法都是要为国家建功立业, 济苍生 安社稷 是他一生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李白诗歌中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是通过一种积极向上昂扬热烈的理想来表达的。这种精神使他的作品具有明快生动、震撼人心的力量。 李白的诗文早由唐代李阳冰编成《草堂集》10卷,现已散佚了。现在通行的本子为北宋宋敏求增补刻本《李太白文集》30卷;宋人杨齐贤集注的《李翰林集》,清代王琦《李太白诗集注》。 本书选自清王琦的版本,并按照李白的生平日期编排诗作,非常有利于读者了解李白,了解李白的作品中所表达意义 。
《传习录》是王阳明门人弟子所记录的王氏讲学言论及其答有人、弟子的论学书信的汇编,包含了王阳明思想的哲学体系及基本主张,是研*阳明心学的基本著作。其与孔门的《论语》相似,为 阳明学派 的启蒙典籍,在我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书对《传习录》原典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解读,从现代人立身处世的需要出发,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阐释了王阳明在立志、修心、仁爱、志诚等方面的人生智慧,从各个角度阐发蕴藏其中的真理,以便读者更加透彻地理解《传习录》中所包含的智慧,从中获得熏陶和启迪。
《四声猿》是明代文学家徐渭创作的一组杂剧,包含四部杂剧,其一《狂鼓史渔阳三弄》:三国祢衡死后在阴间骂曹操的情节,实际是借曹操来影射当时的奸相严嵩;其二《玉禅师翠乡一梦》:揭露了当时官场与佛门的尔虞我诈和禁欲主义丧失人性的虚伪本质;其三《雌木兰替父从军》:木兰出征经过,到凯旋、出嫁的情节都是作者的创造;其四《女状元辞凰得凤》:刻画了才华出众的女状元黄崇嘏乔装男子,安邦定国,只因暴露女儿身,满腹才华葬送闺阁的艺术形象。此为明末书坊大城斋刊本,内含版画四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