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先生忧思于当今世界的疫情,以及瘟疫蔓延下混乱的世道人心。先生在这本书中围绕时代特色、思想与文化变迁、多元文化的融合、科技智能的进步转变、中外文明的比较互动等一系列主题展开,选择各个时代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关键节点,以对话的方式,还原鲜活案例的时代背景与历史源流,生动展现先生作为史学大家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史学观念与关注时下的人文关怀。本书堪称许先生90年人生思想之总结,亦可视为他对这个时代的问题和出路的总体性回应。
在古代世界文明史上,玛雅文明似乎是从天而降,却又在极璀璨之时黯然而止。那些让人大开眼界的城市建筑,无与伦比的数学造诣与天文历法,令世人惊叹。古玛雅人与外星文明有关系吗?他们的繁荣因何而起,又因何消失?他们去了哪里?跟随本书,一起去探究地球上古老神秘的玛雅文明。
本书是浙江省社科联人文社科出版全额资助项目,全书从悠久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传统食物、名人名家等方面,全方位介绍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的历史发展与中国牵连较深,更在 一带一路 的推动下,经济政治生活越发联结紧密。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部分介绍哈萨克斯坦的悠久历史。第二部分介绍哈萨克斯坦现在的经济生活。第三部分介绍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的经济交流往来,以及当下 一带一路 的合作,并展望了两国合作的未来。
书号:9787559485533 书名:21世纪国际博物馆学基础书系 博物馆管理手册 定价:58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本书是走进 一带一路 丛书中的一本,全书对缅甸社会的前世今生、文化传统、经济教育现状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介绍。共分4部分:开篇是对缅甸的整体介绍,作为后续内容的引读;上篇主讲缅甸的历史,以白居易的《骠国乐》来阐述缅甸早期历史中的中缅两国关系;中篇主讲缅甸的 今生 ,讲述缅甸目前的民族社会情况以及缅甸的经济发展情况与特色;下篇主要讲了缅甸与浙江的交流。
本书是走进 一带一路 丛书的一本。本书旨在通过对吉尔吉斯斯坦历史、现状及中(浙)吉关系三个部分介绍,加深读者对吉尔吉斯斯坦及对中(浙)吉关系的认识与理解,促进新时期中吉两国之间增加共识,加强合作,为浙江 文化走出去 贡献历史记忆和故事。
斯洛伐克是个内陆国家,在1993年与捷克分离成为两个独立的国家。斯洛伐克位于欧洲中心的 十字路口 ,四通八达,地形地貌多样,以山地居多。本书分四个篇章,其中开篇以简洁语言引入;上篇为斯洛伐克的前世:从部落走向国家,迈向共和国,二战中的斯洛伐克,天鹅绒革命与天鹅绒分离;中篇为斯洛伐克的今生:斯洛伐克国情,旅游天堂,融合的国家文化,独特的人文风俗;下篇为斯洛伐克和中国:中斯关系、中斯文化交流。
本书为浙江省社科联科普课题。主要研究以俄语为官方语言的4个国家(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以俄语为非官方语言的乌克兰、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立陶宛、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等9个国家。书稿分别解读了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教育、风俗习惯、旅游经济等,对读者宏观地了解 一带一路 沿线俄语国家的概况有积极的作用。
本书是走进 一带一路 丛书中的一本。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侧重讲述塞浦路斯国家的起源,不同宗教与文化的统治下塑造的塞浦路斯当地文化,从中截取对当今塞浦路斯影响较大的文化背景进行阐述,初步意向为希腊文化,罗马和拜占庭文化,英法威尼斯文化,奥斯曼文化与英国殖民文化的影响。中篇主要讲述塞浦路斯的今生,从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以及疫情应对5个方面来塑造塞浦路斯的形象。
本书介绍了土库曼斯坦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对外经济关系、军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外交等方面的情况。
本书为走进 一带一路 系列丛书之一,系浙江省社科联科普课题重点项目立项成果。全书借助共建 一带一路 的契机,从巴林的历史切入,以巴林的经济、社会发展、教育为主线,以中国与巴林、浙江与巴林的经贸往来合作作为落脚点,力图向读者全面展示巴林。全书分为开篇、上篇、中篇、下篇,分别从巴林的历史发展、社情民情等角度帮助读者了解巴林。全书史料翔实,架起了一座让中国走进巴林、巴林认识中国的 桥梁 。
本书稿是走进 一带一路 丛书中的一本,概述了斯里兰卡的历史、现实,以及中国与斯里兰卡的关系。上篇为斯里兰卡的前世,主要介绍斯里兰卡的地理位置、文化遗产、民族历史等。中篇为斯里兰卡的往生,主要分为殖民时代(1502 1948)、民族独立(1957 1982)、内战纷纭(1983 2009)、1949 2009年间中斯经济互助交往。下篇为斯里兰卡的今世,介绍斯印外交历史和印度 季风计划 、斯与美日外交。
本书以当代日本的世相、人物与书情为切入点,辅之以相关历史文化背景的考述,对相扑、能乐到宅男腐女,物哀、粹美到可爱风尚等一系列人事物象作了详切生动的解读。诚如作者所言:“我真的是想学一学老一辈的知识人,他们就是想去了解一个民族,然后去摆正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关系。” 作者将批评的修养功夫融入到对异文化的观察与体验中,总能以别样的眼光,将纷杂事象背后的传统根由——揭出,用情深至,用语雅赡,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文化随笔佳作,值得细细品读。
《夜色朦胧》是茨威格的早期作品。它讲述了一个处在青春期的少年的一段奇特的情感经历。这位对爱情还处在朦胧追求阶段的男孩在几个夜晚与一个看不清面孔的少女度过了一段销鬼荡魄的时光彩。茨威格运用印象派的手法描写了夜色中男孩的情感朦胧,少女的热情如火,以及发生的事情的扑朔迷离,一切都似幻似真,如同梦中一般,论廓不很鲜明,但给人印象深刻。
本书是作者从综合角度对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情绪心态作思考的学术性散文。书中涉及日本人的生活、习俗和人生观,对于了解日本人的历史传统、文化特征和生存观念等,提供了具体而生动的例证。作者将日本人生活中的许多细节,结合学术界对日本文化的评价,融入言之有理的论述,可以帮助读者考察真实的日本人既不同于西方人又有别于其他东方民族的独特行为与思维方式,从而对日本文化的特点有比较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