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趣史》中收录了 124 张风格各异的清单,每张清单后都附有相关的图片,其中大部分是清单原件的影印本。 这 124 张清单跨越古今,涵盖了许多历史事件,以及名人们经历的奇闻趣事:古埃及人请假的理由,有些在今天看来也仍然适用;达尔文的父亲对儿子事业的质疑,全因担心自己的孩子再也无法过上稳定的生活;爱因斯坦要求妻子遵守的协议,让人看完不禁开始思考婚姻的意义;霍华德 洛夫克拉夫特心中总有些怪诞的念头,平常的文字读来却令人浑身发冷;梦露的新年决心,大概会让人想起自己每年都列下可*终没能完成的年度计划 这些清单很少出现在公众的面前,但是它们都独具魅力和趣味,值得大家细细品位。
不同时代、不同文明的人们,他们的衣食住行、文化习惯、生产劳动都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人们,他们的知识和思想是怎样产生并发展到今天的。 不同语言、不同思想的人们,如何看待自己与其他的文明。 麦克法兰用半个世纪的观察与思考, 从中国、日本到英国和欧陆,触摸东西方不同的世界, 通过人类学家的知识训练去看待不同的文明系统。 在《文明的比较》中,从宏观角度综述、比较各个文明, 在《文明的观察:汉语文化圈的特质》和《文明的体验:人类学视角下的英国》中,分别深入探寻中华文明和英国社会。 从日常中寻找文明对于个人和群体的意义, 试图解答文明基础的模样,也是对不同文明系统明确而坚定的赞美。 《 文明的比较 》 互鉴文明,信守独立的文化认同,并热爱我们的文明 面对文明的共通与不
从古亚历山大图书馆到数字时代的图书馆,从泥板、羊皮纸、莎草纸到没有书籍的阅读;历经几个世纪才建成,也可能在一天内被摧毁;装饰着金箔和壁画,或者装满了豆袋椅和儿童绘画 图书馆 这个文化意象仿佛一触即碎,又惊人的坚韧与长久。 历史学家安德鲁 佩特格里和亚瑟 德 伍德温向我们介绍了塑造了世界上最伟大藏品的古董商和慈善家,追溯了文学品味的兴衰,揭示了在追求稀有手稿时犯下的重罪和轻罪,并探索了图书馆在塑造公共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万川 书之书 系列新作。
敦煌自汉武开疆立郡,便成为汉王朝的西陲门户,其连通东西的特殊位置, 使之成为丝路上的通都要邑和东西文化交流的*个交融点。开放包容的文化土壤,成就了连续千年的佛教艺术圣地 ;特殊的气候条件,保全了博大精深的中古文化典籍宝藏。一经开启,虽仅以边郡地域冠名,但深邃灿烂的文化基因, 迅即使之成为世界文明的象征 ;正是这样的文化奇迹,使之成为世界 显学 它的内涵虽是历史,但探索和研究使之不断充实和更新 这就是敦煌文化!也是它的真谛和魅力古代敦煌文化之所以得以繁荣,正是由于汲取了丝绸之路 上中西文化的丰富营养。今天,我们又处于一个中外文化交流 的大好时机,更应该以开阔的胸襟,放眼世界,从更广更深的 角度来看待丝绸之路与敦煌的文化艺术。 丝绸之路与敦煌文 化丛书 就是希望以更新的视角、更新的方法来探讨丝绸之路 与敦煌学的相关问题
中国人的文化常识课 系列,是为所有热爱中国艺术和传统文化的读者写的 国民文化入门书 。一套6册,涵盖美学、文学、绘画、书法、建筑、音乐与戏剧7大领域,以5000年历史时间为序,完整解读国人必知的文化大家和经典名作。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这套文化常识课用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语言,配以600 幅精彩纷呈的经典名作大图,清晰地梳理出300 文化常识专题。让我们在忙碌的日常中温习古代文化名人的魅力,在文化中重寻中国人的底气与骨气。
近4个世纪以来,茶在英美社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17世纪中期Z早进入伦敦以来,茶是一种舶来品,价格高昂,只有少数幸运者才能享用。随着喝茶的习俗逐渐融入伦敦和费城上流社会的日常生活,国际贸易商迅速跟上由此带来的对糖、家具、银器、瓷器和织物的需求,以装饰大西洋两岸的客厅。19世纪20年代,茶室热潮蔓延到美国。但袋泡茶和机械化几乎耗尽了茶的浪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茶饮在欧美市场失去了吸引力。21世纪初,茶叶卷土重来。现在,随着茶吧、茶馆和茶室在英国和美国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这种世界上Z受欢迎的饮料正在迎来当之无愧的复兴。
本书是一部全面描述丝绸之路的通史类著作,突破了分述陆上和海上、草原与西南各条丝绸之路的传统框架,全景式展现丝绸之路形成、发展、繁荣的历史,着重论述了各个朝代对丝绸之路的经略和管理,以及不同时期丝绸之路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所发挥的作用。 全书分为3卷,包括9编55章,共135万字,配有500多幅历史图片,精选了与丝绸之路有关的中华文明与域外文明交流的丰富资料,按历史发展顺序进行编排,生动、翔实地反映了丝绸之路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以及文化交流的突出成就,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科技、宗教、艺术等各个领域,为读者呈现以丝绸之路为载体的中外文明交流史,展现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丝路精神。
作为一个德国人,吉乐在20世纪90年代邂逅宋代瓷器,自此入 坑 。30余年借着工作之便走遍世界各地,广泛搜罗各国的中国外销瓷,并孜孜不倦地追踪它们曾走过的世界之旅,力图还原这迷人的物件在全球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于是,有了这本流光溢彩而不失厚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陶瓷》。吉乐选择了一个中国人少有关注的切口 外销瓷。虽然它往往被中国人认为在品质上不如内销瓷,但实际上,它比内销瓷更深入地渗透到世界上的贸易、技术和文化交流中,并且反过来,对国内瓷器的形制技术发展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书中用简明清晰的文字,勾勒出一千多年来围绕瓷器发生的各种碰撞融合,交流发展与创新,以及起落兴衰。尤为珍贵的,是本书高清呈现的200多件中外不同时期陶瓷珍品,均为作者多年收藏精选。它们生动地讲述了一个源自中国东部,
从世界上 座城市乌鲁克到奥古斯都时代的罗马,从公元 个千年的东方之都君士坦丁堡到《一千零一夜》中的巴格达,从中世纪崛起的巴黎到沙漠之都廷巴克图,从早期现代世界中天堂般的伊斯坦布尔到理想的典范阿姆斯特丹,从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伦敦到当代的纽约…… 本书精选了70座城市、290幅插图,以时间为轴,分为古代世界、公元 个千年、中世纪、早期现代世界和现代世界5大部分,时间跨度超过5000年,地理版图遍及6大洲。我们将在53位文史学家组成的重量级导览团的带领下,穿梭浩瀚的历史长河,重新认识那些曾经惊艳了世界的伟大城市。 这不仅是一本关于城市的书,也是关于艺术、建筑、经济、政治、文化的著作, 是一次人类文明的巡礼。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插图修订第4版)是北京大学王力教授主持并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简明读本,出版46年来前后历经4次重要修订。到今天仍然是大众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础参考书。全书分礼俗、宗法、饮食、衣饰等十四个方面。本书曾在港台地区出版.并被译成日、韩等语言流行于海内外。第四次修订版特聘请在美国任教的汉学专家刘乐园(LewisEden)。以中国考古学黄金时代的成果为出发点.精选图片.改谬补漏.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增补文化研究成果,通过近世考古发现与传统文献相结合的“古史新证”,勾勒出情趣盎然的中国古代文化生活图景。
一部全面呈现百年冬奥史(24届)瑰丽画卷的图书《从夏蒙尼到北京:冬奥百年》在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开幕前夕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中文版和英文版将同步推出,在全球发行。 本书前23届内容(从法国夏蒙尼冬奥会到韩国平昌冬奥会)由法国《队报》前资深记者杰拉尔 萨雷先生和法国《队报》旗下的加时出版社前社长万尚 劳德特先生主笔,中国《体坛周报》对书稿进行了修订优化并补充撰写了北京-张家口冬奥会部分的内容。中国首位冬奥金牌获得者、著名短道速滑运动员杨扬女士专门为本书撰写文章《让我们激情相约在北京》。中国冬奥组委宣传部部长赵卫东先生领衔本书编委会。 本书既是介绍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产生、发展、演变历史的科普读物,也是冬季奥林匹克运动故事的精彩集锦。书稿由摘要、综述、故事三部分组成,介绍了历届冬奥会的基本情况、
《肚兜寄情文化史》(精装本)将图文并茂地展现中国女性所特有的内衣——肚兜,美不胜收。肚兜艺术从其发生、发展、艺术形态、艺术功能以及艺术符号和艺术内涵等方面,始终与女性群体的生活休戚相关。女性在生活中创造了肚兜艺术,肚兜艺术有反过来影响、制约了女性的生活方式。在漫长的进程中,肚兜的生命价值远远了艺术本身,成为女性表达生活、寄托情感、祈求吉祥兴盛的重要载体。
郑先兴编写的《20世纪的文化史研究》旨在回顾和检讨20世纪中国学术界有关文化史研究的理论(特别是来自西方的文化史理论)与实践,通过梳理其发展脉络,总结其成就得失,从一个侧面揭示中国史学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和特点。 在研究方法上,《20世纪的文化史研究》力求做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即把文化史研究置于整个20世纪社会变迁和中西文化交流冲撞的背景下,通过对期间流行的各种文化史研究理论和实践的系统考察,来揭示这一史学分支学科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趋势及特点,以便为今日的文化史研究和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全文除“导言”部分的学术史回顾和论文研究思路说明外,正文凡五章:章为“文明史研究时期(1900~1915)”,主要讨论清末以后国外“文明史观”及其理论的传入对中国史坛的影响。文中首先考察了英国巴克尔和日本福泽
苏美尔文明历史悠久、辉煌灿烂,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公元前4000纪末,苏美尔文明兴起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南部,在之后的一千多年里,它在政治、 、文化、文学、艺术、法律、医学等方面都取得了 的成就,对后世诸多文明都产生过深远影响。本书依据考古和文献资料,对苏美尔文明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研究,详细考察了苏美尔文明的发现过程、苏美尔人的典型 、苏美尔历史的兴衰 迭以及苏美尔人取得的伟大成就,尤其是文字、文学、教育、法律和建筑方面的成就。本书将带您跨越时空,为您打开一扇进入久远深邃、绚丽多彩的古代文明的大门,您可以通过一次阅读旅行,见证一个古老文明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