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三大显学之一徽学的发源地,徽州自宋元时期就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区域刻书中心,明清时期成为左右全国出版形势的全国古代四大刻书中心和全国重要的家谱制作中心之一,曾被誉为 文献之邦 书海 、 东南邹鲁 。《徽州学人丛说》系统收录了徽州自宋元至近现代千年间可考的出版家、刻书家、藏书家,通过以人至物的形式,将数万种典籍、著作情况汇集于此,并对其历史文化意义集中进行集中阐发、深入剖析,全方位展现了徽州地区的历史文化、徽州书人的思想和智慧,也使中国出版和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和典型形态得以清晰呈现。
《朱熹学派与闽台书院刻书的传承和发展》,本书是作者三十几年来陆续发表在各类学术刊物上的研究论文的结集。作者在书中探讨了以朱熹为代表的朱子学派和以雕版印刷为主体的福建刻书业的关系,同时也探讨了福建书院刻书和从福建传入台湾的朱子学和刻书业,在台湾书院发展中所形成的交集与融合及其在台湾书院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全书共分三辑,收录34篇文章,这些文章可独立成篇,相互之间又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揭示了朱熹以及以他为代表的朱子学派与南宋刻书业、出版业之间的关系。目录
网络时代,纸质书式微,实体书店受到冲击,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旧书店也越发少见了。这些零散的记忆,也许就是旧书店的一曲挽歌了——旧书店,那种浓郁、醇厚的书香氛围,那种诚挚、朴素的人际关系,那种惊艳般的意外之喜……凡此种种,也都将消逝在往昔的岁月中,成为我们白首之年聊以回味的开天旧事了。
1997年,华文世界本近距离描绘西方书店的图书《书店风景》在出版了繁体字版。在众声喧哗的图书市场中,这本显得小众的图书却获得了极大的关注与尊重。1999年底,北京的三联书店推出了简体中文版,同样赢得了爱书人、藏书家、出版商和书店迷们的疯狂追逐。2002年,作者又对此书进行大量增修,在出版了繁体字版,可惜的是,大陆的读者与此版无缘。2007年,适逢此书出版十周年,作者重访书店,对此书又作了大量增订。当年一百多页薄薄的一册,如今已成为三百多页厚重的经典,文字与图片的数量相比初版增加了近三倍。2008年,中央编译出版社倾力打造此书的终结典藏版。终结版的体例采用历史档案的形式,保持1997、1999、2002、2007各版的全部内容,并增补了三联版中删掉的“书店”部分,保留了各版的序言,分为初版正文、后续笔记2002、后续笔记2007、Note2
一个老出版人生涯的回忆,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书林岁月》中娓娓道来上海古旧书业尘封已久的人和事,再现当年书业的万千景象。作者俞子林徜徉在书林中,既是读书人,更是做书人。《书林岁月》中融入出版生涯中主持大套丛书的点滴经验、和老作者老编辑的深切交往、对于书业的独到见解等等,是后辈学习参考、对书业感兴趣读者的读本。
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