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明帝一夜高卧入梦,见“神入”直飞殿前,大喜。遂派人前往竺圆梦,从而拉开了国人寻佛的序幕……佛教传入中国,似乎以此事件为契机。 事实上,佛教在中国流传的过程,就是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南北朝是一个不能不提的时代,梁武帝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作者通过对卷帙浩繁的佛教文献、历史资料的征引、梳理,通俗地为读者讲述了梁武帝萧衍从士族子弟到官场风云人物,从权臣到皇帝的过程。西去东来的主僧、蹒跚西来的佛教、兴佛灭佛的帝王们……渐次登场,佛学对于一个帝王、一个王朝、一个时代乃至千年历史的影响跃然纸上。一段真正的佛学东渐史,如实呈现…… 本书是“佛教往事实录”系列图书的第二部。作者以传记体的叙事风格行文,文笔从容流畅,血肉丰满,是一部既有学术价值又能轻松阅读的好书。
此书是迄今最详尽地描写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一生的传记。它不仅描述了曹操一生丰富多彩的政治活动、军事活动、文学活动,也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描写了曹操复杂鲜明的思想、性格、情感和作风。书中融入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全景式地再现了汉末三国时期惊心动魄的历史画面。
《经典碑帖导学教程·篆:李阳冰三坟记》的最主要特点是“学以致用”、“随学随用”、“未学不用”、“不断巩固”,即学会了一个具体技法之后,既可解决此后的问题,也可以理解成一个具体的“形”;总是可以在前一个单元训练中清晰地找到训练有素的痕迹,而没有学过的技法不会在前一个单元中出现。这样,一个一个熟练的技法单元就组成了一个非常严密的技法链。这是该套教程有别于目前诸多技法类丛书的最主要特点,也是笔者近年来“书法教育教学的模式研究”课题中关于技法教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主要观点。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做到学科性、科学性、系统性、连续性、针对性相结合,所以,要提醒读者注意的是,在学习一个新的技法时,要做到严密,熟练到位。经过一个又一个技法单元的学习,一个一个坚实的技法链就拉起来了,读者们的
米芾(1051-1107),北宋书画家。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世居太原,迁襄阳,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宋徽宗召为书画学博士。因举止“颠狂”,称为“米颠”,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行、草书得力于王献之,用笔俊迈,有“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之评,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伊沙的长篇历史小说《曹操》用三十六个章节,以新颖的视角和开阔的历史态度,书写了三国时期最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曹操的一生。本书讲述了曹操少年时的种种趣事,青年时的锋芒初露以及他此后历经的刺杀董卓、始兴大义、痛失至亲、得遇天下义士、官渡之战、灭袁绍、平定河北、又定辽东、赤壁大败死里逃生、战马超收复长安等一系列的事件,描写了曹操南征北战的武功和叱咤风云的军事天赋,展现了一代枭雄在乱世中终成魏王的传奇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