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圣祖康熙传》记述了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 玄烨即康熙帝,是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他八岁登基,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长的皇帝。康熙少年时挫败了权臣鳌拜,成年后先后取得对 三藩 、明郑、准噶尔的战争胜利,驱逐了沙俄侵略军。他在位期间使清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幅员为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富庶的帝国。他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伟大的政治家,被后世学者尊为 千古一帝 。
要用简洁平实的行文叙述顺治帝生平及顺治朝史迹,并非易事。这需要对客观存在的历史演进脉络,当时各种政治军事力量之间的争斗与格局,各营垒中历史人物及其人际关系,均能了然于胸,掌握大量可信史料,并且融会贯通,方能娓娓道来,运笔行文,如数家珍,叙事明快而引人入胜。陈捷先教授,清史名家,学术造诣深厚。 《顺治写真》之显著特点,正如上述。本书所写,事事均有丰富史料可稽,文笔流畅,文风朴实,读来轻松,兴趣盎然。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思治
清朝是帝制中国后的一个朝代,也是中国由旧变新的转捩时期,中国由主权完整到沦为半殖民地,由帝国到民国的一番转折,也都是在这个朝代里发生的。 清朝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满族所建立的统治王朝,但也是后、成功的一个朝代。 清朝统治时间从入关之后算起共有两百六十八年,在此期间,对中国疆土的扩大、民族的融合,贡献都非常的多,对中华文化的整理、保存与弘扬,也作出过不可磨灭的功绩。 清朝不仅是满族崛起、兴盛、衰亡的历程,也是中国多民族的发展、创造、求生、图存的历程。中国各族人在这段苦难挫折中探索奋斗,提出无数的理想计划,讨论过很多解决国家内外问题的主张,留给后世人极为丰富的珍贵遗产。 清朝确是一个有承先启后作用以及重要历史地位的朝代,而这个朝代的创造人就是本书要论述的主人翁——爱新觉罗·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布衣皇帝。17岁时,遭逢大旱、疫病,父母双亡,兄弟病死,无奈当了和尚。适逢乱世,仍要四处化缘,与乞丐无异。25岁时,为了不被饿死,投靠起义军,南征北战。从步卒到元帅的女婿,再到镇守一方的大将,仅用了三年时间。此后,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方针指导下,于群雄中脱颖而出,将众多实力更强的对手或打败或劝降。41岁,蛰伏许久的吴王朱元璋终于称帝,开创大明王朝。对待官僚、地主、士大夫,他诛杀功臣,大兴文字狱,实行特务统治,将权力牢牢收拢于自己手中。对待平民百姓,他满脸慈悲,鼓励生产,兴修水利,严惩腐败,心系天下。朱元璋嗜权如命,心狠手辣,却给世人留下了“洪武之治”的太平盛世。历来对他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争议颇多。翻开本书,读懂朱元璋71年权术人生的残暴、恐惧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清朝第十位皇帝,清朝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为清文宗咸丰帝长子,生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1861年至1875年在位,共13年。 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公历4月27日),同治帝生于北京紫禁城储秀宫。咸丰十一年(1861年)即位。同治帝在位期间,清政府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了太平天国起义。同治四年(1865年)僧格林沁的满蒙骑兵(八旗兵)中捻军埋伏后全歼,赖洋务派左宗棠与李鸿章分别灭西、东捻,捻乱到同治七年(1868年)为止。他在位期间清朝先后平定陕西、甘肃的回变,同时兴办洋务新政,清朝后期出现了一个政治稳定的时期,史称“同治中兴”。 宋璐璐编著的《清穆宗同治传》主要讲述了清穆宗同治的政治生活、历史功绩、家庭生活、情感轶事等,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