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么,什么是岳飞精神?我们可以列举:“尽忠报国”——岳飞的爱国言行;“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则天下太平矣”——岳飞的至理名言;“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岳飞治军的严明纪律;“待一万人如待一人”——岳飞身居高位平等待人;“廉洁奉公,不殖私产”——岳飞高尚的为官之道;“天日昭昭,天日昭昭”——面对权贵的诬陷、迫害宁死不屈的高风亮节,等等。这一切,难道不就是岳飞精神的体现吗?毫无疑义,正是这种岳飞精神,被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誉为“民族魂”,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遗产的一部分,并使岳飞的英名及业绩,历经八百余年而盛传不衰。岁月的冲激不能磨损,政治的风雨难以摧毁。因为它代表着中华民族传流的浩然正气,代表着我们先人的情操与品质。人们也许会问:高宗、秦桧等统治者结成的恶习势力,对岳飞何以那
曾国藩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自近代以来,就是中国青年争相学习的楷模。梁启超先生一生对曾文正公推崇备至,对其遗著更是“一日三复”,故从曾氏文集中摘录出此《曾文正公嘉言钞》,以飨国人。本书为文白对照,对疑难的地方多加以注释,翻译精准简洁,将曾文正公的思想与心迹都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人以之为师为范,提升自己。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时期齐国人,有名军事家、政治家。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攻入楚国郢都。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被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掌的鼻祖。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掌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成为靠前间很有名的兵掌典范之书。
本书以军神武安君白起一生的征战为主线,揭秘武安君的生平不为人知的事件和内心世界,多方面展示了武安君白起善谋而果敢的军事才能以及为了完成统一天下、结束战乱的历史使命而舍弃个人荣辱的难得公心,并以此来引出白起所付出的人性和情感的代价,挖掘出其内心的激烈冲突。本书既有宿敌、君臣之间的惺惺相惜,也有袍泽之间生死不弃的情谊,更有那个大争之世背景下怀有不同人生信念的人为了拯救乱世所爆发的悲情交锋,让读者从中感受到那份历史的沉重以及人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