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煦元帅曾指挥由英、法、美等国组成的协约国军队,对德军发起决战,迫使其求和,以西线协约国统帅的身份终结了次世界大战。 这部传记是研究福煦元帅军事生涯与指挥风格的著作。本书从法国大革命说起,结合拿破仑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福煦的家族渊源,指出了拿破仑思想精神对于福煦的影响。福煦强调一种在战争之中以士气占主导地位的战争艺术,而且力主实施法国式的进攻。之后,作者回顾了福煦军旅生涯中重要的马恩河战役、伊普尔战役和东西线边境战役等内容。本书记述详尽,从法国、英国、美国等协约国政界与军界领袖的视角全方位展现福煦的多面性格以及战事历程,可谓次世界大战战史。此外,福煦作为法国高等军事学院院长,留下了重要的军事著作,作者对其一一评述,认为福煦在军事思想上有着克劳塞维茨的深刻烙印。作者认为,福煦不仅
《郭汝瑰回忆录》是郭汝瑰的回忆录,详述传奇险难人生,同时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多次战役有精当分析,对国民党高层政争缠斗也有精要点评。 郭汝瑰,出身名门,先为黄埔五期,又入陆军大学。抗日战争中,率旅参加淞沪会战,与日军反复争夺七天七夜而阵地不失,名扬军界,备受陈诚赏识;长沙会战中又得薛岳青睐;成为蒋介石心目中的军界精英。其实,这样炙手可热的人物,曾是中共党员,抗战中已与中共高层建立联系。在国共争锋紧要关头,由于郭汝瑰进入国军中枢决策层,经常向蒋介石提供作战方案,听取指令,因而有机会将大量最高机密转交中共。他隐藏很深,又多谋善算,受当局信任,在糜局、危局中始终官运亨通。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任命郭汝瑰为兵团司令,防堵解放军入川。郭在宜宾通电起义,破坏了蒋固守大西南的计划。蒋介石
本书被誉为 影响历史进程的书 ,传记大师埃米尔.路德维希忠于史实,尽可能多地引用拿破仑原话,力求捕捉他内心深处的种种情绪。传记既有钢铁般史书风格,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传记描写了拿破仑由炮兵少尉至称帝法兰西直至后囚禁地圣赫勒拿岛去世的传奇经历。 400字简介:拿破仑.波拿巴代表了欧洲的一个时代。他擅长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以惊人的创造力来颠覆并创造历史,曾放言 欧洲就在我的铁蹄之下 。他一生中打赢50余场大型战役,缔造了拿破仑帝国体系 被称为"欧洲地图上一门装满火药的加农炮"。 拿破仑以艺术家的身份热爱权力,他16岁从巴黎王家军校以少尉衔毕业,23岁被授予上尉衔,30岁成为法国执政,35岁加冕为皇帝。 本书被誉为 影响历史进程的书 ,传记大师埃米尔.路德维希忠于史实,尽可能多地引用拿破仑原话,力求捕捉他内心深
彭雪枫(1907—1944)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河南省镇平县人。曾任红三军团第八军第一纵队政治委员、红六师政治委员、红二师政治委员、红四师政治委员、江西省军区政治委员、中央红军第一野战纵队第一梯队队长兼政治委员、红军总参第一局局长、红三军团第五师师长、红十三团团长、红军陕甘支队第二纵队司令员、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四师政治委员、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第一路第四师政治委员、中共华北联络局书记;八路军总部少将参谋处长兼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主任、山西省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委员、中共河南省军事部长、中共河南省统战委员会主任、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豫东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党务委员会委员、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员、新四军第四师
本书生动叙述了顿星云如何由旧社会一个穷苦少年一步步成长为我军一名将领的传奇经历。 顿星云出身贫寒,自小尝尽人间悲苦,十几岁在打倒“哑巴”劣绅中觉醒,从此走上革命征程。苏区对敌斗争,转战湘鄂川黔,跨越崇山峻岭,征服草地风雨,保障敌后交通,陕北三战三捷,进军建设新疆,组创海军航空兵谱写海天传奇……从长江“九曲回肠”的柴滩到西北荒漠再到长天大海,从穷苦少年到革命战士再到虎将雄风,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人生,一路血与火的拼杀征战,间有生离死别的亲情爱情…… 作品在宏阔广远的历史背景中展现一名将军命运的起伏曲折,在时代潮流的激荡变转中揭示人生际遇同革命成败、同国家民族命运的血肉关联,史料丰富翔实,真实,人物形象突出,语言生动流畅,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查尔斯·奥古斯塔斯·林德伯格(1902-1974年)是美国传奇色彩、争议、最不可思议的名人。1927年5月,年仅25岁的他孤身连续飞行33.5个小时,创造了人类次飞跃太平洋的奇迹,一举成名。他才华横溢,除在航天航空、火箭业方面贡献卓著,奠定了其美国航天航空工业先驱的地位外,还在心脏起搏器研究、野生动物保护、人类学等方面成绩斐然,在美国《读者文摘》杂志所作的“影响美国历史的100位名人”榜单中,他排行第十。其杰出成就,使他不仅成为美国的英雄。也是世界的英雄。在20世纪20-30年代,他被称为林白,是我国青年学习的榜样。 本书以细腻传神的笔触,描述了林德伯格非凡的生命历程:他惊心动魄的飞行及随后的欢悦;他对希特勒的迷恋反对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所引起的轩然大波;他与大使女儿浪漫而苦涩的婚姻;他个儿子在21个月时惨遭绑架杀
陈赓,中国军事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著名大将,其才气横溢,用兵如神,风度潇洒,连爱情经历也非同寻常。从13岁抗婚离家从军,到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从进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到“二次东征”时救了蒋介石一命;从战场上叱咤风云屡建奇功,到援越援朝,创办哈军工;从红色特工到赫赫儒将,其非凡的大将风范,令世界为之叹服。 本书是作者十年来潜心为陈赓立传中最具风彩的一部作品。 它以作者熟谙于胸的大量素材,选取最能体现陈赓品质与性格的历史事件,在错综复杂的战事入事中,凸现了陈赓骁勇善战,善解人意,柔情似水的鲜明个性,作品不回避陈赓的某些失误和挫折,从而深刻展示了他对待人生、事业和爱情的态度,读来崔人泪下。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美国第34任总统,陆军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传奇人物。他生命的前52年充满波折、苦闷和压力,但却从未丧失雄心壮志和对成功的渴望。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年过半百的艾森豪威尔1943年担任盟国远征军司令官。1944年6月6日,他成功指挥了扭转战局的诺曼底登陆,创造了一个军人一生中辉煌的胜利。1953年至1961年,他担任美国总统,并被后人认为是20世纪政绩杰出的美国总统之一。《艾森豪威尔传》是斯蒂芬·安布罗斯的一部传记。在此书写作的过程中,他得到了艾森豪威尔本人及其亲友的全力支持,从而得以深入接触艾氏的书信及文件。传记推出之后,引起了出版界的肯定与赞誉,奠定了作者在美国史学界的崇高地位。《纽约时报》的书评曾称,《艾森豪威尔传》严谨、、详实,既
20世纪最波澜壮阔、影响深远的史诗之一,阿拉伯起义和争夺中东的秘密较量。惊心动魄、扣人心弦,披露此前不为人知的真相。用T。E。劳伦斯的话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阿拉伯人反抗土耳其统治的起义是“插曲的插曲
《二战名人录》是英国历史学家大卫.梅森撰写的二战人物传记,本书为数百位在二战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推动者与参与者作传,其中有对敌双方运筹帷幄的,有冲锋陷阵的各方将领,也有一些还不为一般中国读者所熟悉的当时人物。本书作者以独特的视角选材,史料丰富而精审,评析独到而精辟。在刻画传记的同时,也插入了大量的精美人物图片,其中有很多在是罕见的,使读者能较方便而直观地接触到那个决定人类命运的时代,领略其中曾经的风云人物之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