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闯琦先生编著的《蒋介石全纪录》(上下卷)有别于坊间野史式的传记小说,公正、客观、形象、完整地评述了蒋介石的一生,350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再现了这个历史关头的风云人物。其中大部分照片为首次披露。
《曾山传》(修订本)生动地记述了曾山同志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等各个重大历史时期主要的革命活动和工作情况,展现了曾山同志一心为党,艰苦奋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革命事业所做的卓越的革命业绩,凸显了曾山同志大公无私的高贵品质和崇高的革命精神。作者依据中央档案馆和省、地、县档案馆保存的数千件有关曾山的档案资料和当时的报刊资料,广泛参考了老同志的回忆录和访问记录,采用史料丰富而可靠,是一部真实的历史传记,更是一部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历史著作。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书信集,起自1840年初,终于1871年底,主要记录了其官宦生涯、身体状况,平定太平军、捻军的经过,治军方法、治学态度、为人处世,以及家族事务处理、经济开支、健康养生,等等,共计近1500封。本书收录了近1000封。其写信对象有祖父母、父母、叔父母、四个弟弟、两个儿子,本书据此分了五篇;不过,各自所占篇幅不等。其中,写给四个弟弟的约占七成,写给两个儿子的则近乎两成。 《曾国藩家书》虽然是家书,但其中提及的人物众多。除了家庭成员以外,还有亲家陈源兖、郭嵩焘、罗泽南、刘蓉、郭沛霖、贺长龄、袁芳瑛等, 晚晴八大名臣 中的骆秉章、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沈葆桢、李鸿章(另外两位是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也悉数出场;此外,还有湘军、淮军重要将领王錱、塔齐布、李续宾、李续宜、乔松年
胡志明的名字为中国人民所熟知。胡志明生于1890年5月19日,1969年9月2日逝世,享年79岁。他在长达60年的革命生涯中,有一半时问在国外奔波流离,寻找救国的真理,创建了越南共产党。回国后领导越南人民发动八月革命,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继而又领导人民抗击法国殖民者和美国的武装侵略。胡志明一生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解放事业奋斗不息,把智慧和心血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而自己却没有妻室子女,身后没有留下任何个人财产,为此他赢得了越南人民的衷心爱戴,在国际上也享有崇高声誉。胡志明生前多次到过中国,曾投身中国革命,同中国人民并肩战斗,与中国领导人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周恩来总理对胡志明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胡主席的共产主义品质、对劳动人民的关心、他的革命意志、同敌人斗争到底的精神、艰苦朴素
本书共分为三卷:《会谈卷》记录了从1964年到1986年,邓小平会见外国元首和中外记者时的谈话内容,涉及中国的改革开放、对外交往政策、台湾问题、香港问题、西藏问题、对毛泽dong的评价等问题。《会议卷》记录了从1938年到1987年,邓小平参加的有关会议,并对邓小平在会议中所作的重要讲话、对一些政策问题的阐述、处理民生要务的方法和态度等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和评析。《演讲卷》记录了从1943年到1988年邓小平的历次重要演讲。内容涉及国家建设、干部选拔、军队国防、财政、教育、党内思想等诸多方面。
胡宗南是民国史上、国民党内一位重要而又复杂的政治军事人物,是蒋介石手下一位*重要的军事将领,是蒋介石的爱将与黄埔系的首领人物。其一生,曲折复杂,丰富多彩,从少年求学,到投军黄埔、东征、北伐、内战、 剿共 、抗日,身经百战,赢得蒋介石的宠信,成为坐镇西安、统帅数十万大军的 西北王 。然而曾几何时,当他在1947年3月率军攻占中共首府延安、走上他人生的 * 时,也是他走向败落的开始:从陕北败退关中,又从汉中败退西南, 西北王 成了 西南王 ,*后在川西全军覆没,只身逃至台湾,遭弹劾,受冷落,又挣扎着爬起来,改名换姓守大陈,看海听涛防澎湖,直至1962年2月病故于台北。胡宗南的一生可以说是民国史的缩影!
本书是国内首次原版引进的由西方学者撰写的左宗棠传记。 作者采取了通常的以叙述为主的传记笔法,但在史料甄别、背景分析、观点评价和谋略阐释等方面,都经过深思熟虑和精雕细琢,让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到左宗棠的人生和智慧,及其所处的晚清大变革时代的风云变幻与历史脉搏,是西方数十种《左宗棠传》中的经典之作。 晚清时期出生于湖南湘阴的左宗棠,生性颖悟,少负大志,但青年时怀才不遇,直到中年才因友人推荐步入仕途。随后,他在对抗太平天国运动、收复边疆战役和洋务运动中证明了自己是一名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时人称之“再世诸葛亮”。
奥托·冯·俾斯麦(1815-1898)是19世纪普鲁士-德意志著名的国务活动家。在他当政时期,德意志从分裂割据的邦联转变成统一的帝国,从遭受强邻欺压的从属地位转变为跻身于欧洲强国之林。在这期间,俾斯麦起了重要的作用。在这部回忆录里,俾斯麦忠实地复述了他所经历的历史事件和他个人的见解,对于我们了解和研究这一时期的德国史和俾斯麦的生平事业是有重要参考价值的。 《思考与回忆》是俾斯麦1890去职后倾全力撰写的回忆录,不仅述往忆旧,亦是他的政治遗言。他纵横捭阖、波澜壮阔的一生,他的政治思想与外交战略及19世纪德国乃至欧洲复杂多变的历史均于正焉毕现。这不仅是一个“年代的英雄”的人个传记,也是“德意志民族的珍贵遗产” 。在这本回忆录中,俾斯麦用极少的篇幅回顾自己的功业,而把大量篇幅献给了自己所参与和制定的第二
刘少奇同志是我们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的领导人,也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设,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和党的建设等领域,都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卓越功勋。刘少奇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同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紧密相连。金冲及主编的《刘少奇传(上下)》主要是依据历史文献档案编写的,包括中央档案馆保存的大量刘少奇同志的文稿、电报、书信、讲话记录和有关会议记录,以及王光美同志提供的一批手稿、信件、笔记。同时,也参考了与刘少奇同志有过直接交往和接触的同志的访问记录、回忆录、录音录像,当时报纸、杂志(包括内部报刊)及有关资料。《刘少奇传(上下)》编写时力求全面客观、翔实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