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爱新觉罗皇室血统的睿亲王多尔衮为大清建国创下基业。他是大清朝的实际创立者,辅佐顺治皇帝福临定鼎燕京。他是一位少年英雄,立下了辉煌显赫的战功。从镶白旗旗主到皇父摄政王,在权力的风口浪尖书写着自己传奇的一生。本书以多尔衮、孝庄、顺治帝为主线,以历史时间为序,记述了多尔衮少年时期、青年时期以至中年的成长过程所发生的大事件。全书文笔流畅,用生动的故事从侧面烘托出人物的性格,通过一件件完整的故事情节(如大妃生殉、征战察哈尔、太后下嫁等),使读者更加立体地认识睿亲王多尔衮。
《知行合一王阳明》是关于王阳明的传记作品。本书简练地介绍了王阳明的一生,诸如他的生活,如家庭、幼年、游历、应试、政治、改过、讲学、贬谪、剿匪、平逆、晚年,等等,并辅以六十余幅相关稀见图片,图像、遗迹、作品等等,均包举无遗,让你全面了解王阳明的传奇一生同时,也轻松读懂阳明心学的核心精髓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不朽的功业 悲剧的性格 明朝名臣张居正出身寒门,历经科考,从秀才、举人、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迁任内阁次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直至内阁首辅,兼帝王之师。十年宰相任上,张居正协助十岁的小皇帝推行新政,进行一系列改革,把衰败、混乱的明王朝治理得国富民安,史书上称他为“起衰振隳”的“救时宰相”。其赫赫功绩,堪与商鞅、王安石并称为我国封建社会初期、中期与后期负盛名的 三大改革家。 然而这样一位深谙为官从政精髓、颇具治国安邦奇才的政治家、改革家,生前尊荣备至,死后却惨遭辱没;其临危制变、力挽狂澜的一系列改革政策也付诸东流。这固然与一代改革家诞生在无法改革的时代有关,也与他复杂矛盾的性格有必然联系。一方面,他刚毅深沉,多谋善断,勇于任事;另一方面,他独断专行,贪财好谗,
本书从李鸿章的早年落拓,写到他参加镇压太平军、甲午海战,创办洋务运动,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直至死去的一生。 李鸿章从镇压太平天国发迹,创办洋务运动他的声望达到顶点。在甲午海战中他苦心经营的海陆军全军覆没。梁启超深刻地分析了李鸿章在甲午海战中的种种失误。指出即使没有这些失误,李鸿章的失败也是必然的,因为世界的竞争是国民智力和创造力的竞争。彼时日本各国已经开化。民众在世界眼光和参政热情上已经大大领先,而满清政府仍然禁锢民智民力,失败也就难免了。 洋务运动的失败宣告了李鸿章创办的官督商办的官僚资本主义必然失败的命运。官僚既不懂工商业的技术和管理,反而把它当作渔利的工具,不仅企业没有效率,更压制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限制了他们的参与热情,窒息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社会的
吴芮虽英年早逝,却有着波澜壮阔的一生。其足迹及于江西、安徽、山东、河南、陕西、湖北、湖南、浙江、江苏、广西等地。他曾为鄱阳湖畔的一县之长,亦曾任地域跨今湘鄂桂的衡山之王、长沙之王;他曾理政于庙堂,也曾搏杀于疆场;他曾苦读经书、钻研兵法,也曾与刘邦、张良等人纵论用兵之术、治国之道 如何剪裁他的行止、写出他的风采是颇费思量的。《长沙王吴芮》作者在研析所得资料的基础上,反复斟酌,披沙沥金,选定以 报国安民 这条主线进行开掘、展示,可谓深得其要。吴芮生活在秦汉之交,正是神州板荡、人民陷于水火之时,也是天下由列国变统一、由动乱至治理之际。吴芮以报国家、安天下、福黎民为己任,纵横千里,攻坚克难,遂成大业。作者正是以此为全书的主轴,在读者面前树立了一个求国之统一安定、为民之福祉安宁的古代伟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他在世时被称为“中兴名臣”、“千古完人”,有“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美誉。后世对曾国藩的评价颇高,中国现代史上两位著名人物*和蒋介石都高度评价过曾国藩。*在《致黎锦熙信》中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称曾国藩的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 “其著作为任何政治家所”。当代学术界普遍认为,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曾国藩在青年时科举几度名落孙山,后来能封侯拜相,位极人臣.成为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大人物,与他乎日对自己严格要求,经常反躬自省是分不开的。每日写日记,就是他修身养性的一个重要方法。曾国藩在家书中曾说:“余向来有无恒之弊,自此次写日课本子起,可保终身有恒矣。” 曾国藩的日记自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起.至同治十一年(1872
翁同穌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有凡晚清重大朝政活动,诸如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等无不参与。生平篇集中介绍了他在担任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和工部、刑部、户部尚书以及都察院左都御史、国子监祭酒等职务期间。的重大施政活动;思想篇则对其政治、军事、经济、法律、教育、人才、荒政、变法等思想进行归纳、阐述和评价,旨在揭示和反映他在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过程中,是如何追踪时代、与时俱进的;学术操守篇扼要介绍了他在文化艺术方面,尤其是诗、书、画三方面的造诣,以及他洁身自好、拒受贿赂、扶正抑邪、乐善好施、清正廉介的可贵品格。
他出身即将没落的中产之家,却富可敌国;他虽然只是皇帝的一个三等侍卫,却精通满、蒙、藏语;他虽然寸功未建,却连连高升;他虽然年纪轻轻,却官至军机大臣;他虽然屡遭弹劾,却始终得到乾隆的宠幸——个中缘由值得玩味。《和珅全传》将为您呈现一个真实的和珅。
本书采取“传”与“评”、“史”与“论”相结合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结构,全面研究了李鸿章的生平活动和思想。在此基础上,着重剖析了其从经世致用思想向洋务思想嬗变及进一步发展的历程,从而深入探讨了这一跨越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从核心的层面上参与了晚清所有重大活动的枢要人物的思想、性格、作风的特点,作为封建重臣与清醒认识世界形势的政治家、思想家之间的无法调和的矛盾,正确论证了他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 《曾文正公家书》李鸿章老师的人生自述!修身、齐家、平天下!
本书收载明、清两代主政山东的封疆大吏22人,其中包括明代山东巡抚赵璜、邵锡、陆树德、胡缵宗、李戴、黄克缵、徐从治共7人;清代山东巡抚周有德、袁懋功、赵世显、阿尔泰、国泰、铁保、阎敬铭、丁宝桢、周恒祺、李秉衡、毓贤、袁世凯、周馥、杨士骧、孙宝琦共15人。为了拓宽和延伸读者的阅读视野,笔者又将曾任山东按察使,后任广西、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的梁章钜以及民国初期主政山东的军政大员周自齐、张怀芝、田中玉、张宗昌、韩复榘5人列入书中。这样,全书共收“封疆大吏”级的人物28人。所收人物,除了简述其一生的主要生平事略外,重点记述他们主政山东期间的功与过,间或撷取其一二逸闻趣事,以期引起读者诸君的阅读兴趣。
本书在充分占有史料、严谨考证、*尊重史实的前提下,记叙了于成龙自四十五岁出仕,历任县令、知州、、知府、道台、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加兵部尚书,二十多年间抚民众、惩腐败、平冤狱、整吏治、行廉政的宦海生涯,解密一代廉吏如何在贪腐的封建官僚体系中步步高升的秘诀。
本书按照时间的顺序,介绍了郑观应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中国近代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经历和活动,并将其著作、思想放在他的经历和活动中进行考察,勾画了郑观应从传统商人到近代商人、从传统知识分子到近代思想家的丰富复杂的人生历程。本书的特点是将郑观应的经历、活动、著作、思想放置到时代、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进行了细密的考订,透过郑观应的人生,从一定的视野再现了中国由传统向近代过渡的复杂艰难历程。
小说《大汉开国丞相萧何》的独特之处,在于对战争基本上采取避实就虚的写法,把主要的篇幅放在写战争中的人物形象,写萧何与刘邦等人之间的矛盾纠葛,成功地塑造了萧何形象,同时也塑造了刘邦、韩信、张良、樊哙、项羽等一批历史英雄人物。在忠于历史的前提下,选用民间故事和传说,进行必要的虚构,不仅使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而且在内容上反映了秦的灭亡到楚汉战争这类重大的历史事实。萧风、刘星亮、萧垠编的《大汉开国丞相萧何》摒弃了戏说、穿越的手法,描写的主要人物和设计的重要情节,均有史可稽,符合历史的真实。除严格采撷文献所载的内容外,还吸取家谱、传奇、戏曲等作品中的精彩养分,融为一体。
作为千年不遇的杰出人士,生前却被世人责难,死后数代都不能洗刷骂名,在西方有英国之克伦威尔,在中国则有宋代王安石。千百年来,王安石被骂作集一切乱臣贼子之大成的元凶。其实,他是数千年中华文明史上少见的完人。其德量汪然若干顷之陂,其气节岳然若万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设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先行者。本书是代表其立宪理想的现代传记经典。钩稽甲乙、衡量是非,还原一个真实的王安石、一段真实的历史。本书视角独特、意识创新、论述严谨、评判公允,可谓是人物传记中的经典之作,读来耳目一新,启人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