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黻先生是一位学者、一位史学家。他当然对政治感兴趣,但不是一位政客。他有个性、有辩才,懂得灵活运用历史知识。 廷黻先生在那个时候可说为中国近代史和外交史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新基础。他认为要做学问,必须从原始资料的研究做起,例如研究外交史,他有一句名言,现在差不多大家都晓得的,他说,研究中国的近代外交史,在甲午巾日战争以前,中国的材料是很重要的,因为那时中国的外交大概还可以自己做主。们是甲午战争以后,国势江河日下,中国的外交,无论什么决定、合同,大半自己做不了主,都是由外人逼迫而成。因此甲午以后的中国外交史,非参考外围的材料不可。 近代中国史的研究,蒋先生是个开山的人。近四十年来,蒋先生在这方面的贡献,是开创新的风气,把中国近代史研究带入-个新的境界,特别楚给我们新的方法与新的观念。
王阳明(1472 1529)一生处于人类文明发展史上 文艺复兴 的繁盛高潮时期。他是一个出现在世界东方,与哥白尼、哥伦布、达 芬奇生活在同一时代的文化巨人。他不仅是中国明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文艺家。在明朝中后期,王阳明与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 巨人 相呼应,把人提到天地鬼神万物的主宰的高度,力倡人人平等、 人人皆可成圣 ,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就像日本学者冈田武彦所说, 阳明学开启了中国真正的文艺复兴之路 。 全书主要包括叙言、上篇和下篇三大部分,首次提出和论说了王阳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独特贡献,全面展现了其诗学理论与创作实践。
张伯驹先生是爱国民主人士、收藏家、文物鉴定家,夫人潘素是画家。在张先生诞辰115周年之际,张伯驹潘素文献编辑整理委员会组织张先生生前好友、门生、晚辈,编辑了这部回忆文集,通过回忆先生的往事,来彰显张先生的高山景行。
张求会教授是国内知名的陈寅恪研究专家,本书是他十多年来陈寅恪研究成果的专集,作者挖掘出多篇陈寅恪的佚文,考证了陈寅恪生平几个重要历史事件,以及陈寅恪的交游和学术风采,有很强的学术性和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