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
筛选:
    • 文艺复兴艺苑名人传:达芬奇 米开朗基罗 拉斐尔(艺术史之父瓦萨里成名作)
    •   ( 1190 条评论 )
    • 乔治奥·瓦萨里 著 /2022-01-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书是世界上首本西方艺术史《艺苑名人传》的节选本,描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艺术家达 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艺术与生活。由被誉为西方首位艺术史家的乔治奥 瓦萨里编著,在艺术史中,《艺苑名人传》被称为 本重要的书 ,其中充满了关于艺术的趣闻轶事和观察。他也是在艺术史上使用 再生 概念的人,同时也是使 再生 (即以后的 文艺复兴 )这个词作为定型化的表述方式来概括文化复兴时代的人。文中从三位艺术大师迥然不同的家庭背景与个人性格到创作手法与作品,讲述了它们同样辉煌的人生与艺术。

    • ¥47 ¥98 折扣:4.8折
    • 此生只为守敦煌:常书鸿传(2020年度中国好书!《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年度畅销书总榜!人民网“六月人民好书榜”等)
    •   ( 7903 条评论 )
    • 叶文玲 /2020-06-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此生只为守敦煌:常书鸿传》是著名作家叶文玲历时多年,精心创作的常书鸿传,可谓目前市面上详尽、完整、可信的常书鸿传记。为写作此书,叶文玲六次前往敦煌,与常书鸿先生及其家人、友人建立了非常好友谊,收集了大量*手资料。 著名艺术家常书鸿,与张大千、徐悲鸿同时代的著名画家。本书讲述了常书鸿在时局动荡的政治背景下,守护敦煌的坎坷一生。全书30章,从常书鸿的少年开始讲述,娓娓道来,直至常书鸿病榻前的人生回顾。 常书鸿的一生,是极不平凡的一生,是为敦煌献身的一生。1936年,常书鸿毅然放弃了安定的生活和创作环境,回到面临抗日战争严峻局势的祖国。1943年,常书鸿几经转折抵达敦煌莫高窟,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极其匮乏的物质条件下,筹备建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并担任首任所长。有此开始了对莫高窟有组织、有系统的

    • ¥42.2 ¥88 折扣:4.8折
    • 克劳迪奥·阿巴多:一位值得树碑立传的指挥家,音乐艺术家
    •   ( 850 条评论 )
    • [德]沃尔夫冈·施莱伯松健 译 ;斯坦威 出品 /2020-12-31/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克劳迪奥 阿巴多(1933-2014),意大利指挥家,音乐艺术家。对中国的爱乐者来说,阿巴多是一个响亮的名字,可谓耳熟能详。早在1973年,他就率维也纳爱乐乐团来北京演出。2009年,阿巴多率琉森节日乐团在国家大剧院为北京的爱乐者奉献了四场高水平的音乐会。 阿巴多是我们这个时代伟大的音乐艺术家之一,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音乐,担任过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伦敦交响、芝加哥交响等世界闻名的交响乐团指挥,以及斯卡拉歌剧院和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等世界*歌剧院的音乐总监。伟大的柏林爱乐正是因为有了阿巴多,开启了艺术生命中的全新篇章。阿巴多一生录制过几百部音乐作品,为音乐的普及做出了很大努力。 本书以时间为轴,从阿巴多儿时的家庭音乐氛围,到他在米兰音乐学院和维也纳的求学历程;从他连续获得两项国际指挥大奖,到步入伟大的

    • ¥32.6 ¥68 折扣:4.8折
    • 贝多芬:革命时代的政治艺术家
    •   ( 80 条评论 )
    • [美]威廉·金德曼,[William,Kinderman] 著,苏前辉 译 /2024-09-04/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与很多人通常认为的迥然不同,贝多芬从来并非一个纯粹的音乐家。一如鲁迅,他身处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面对跌宕连绵的政治风云:法国大革命、拿破仑的兴衰、维也纳会议。也一如鲁迅,贝多芬从未想过 躲进小楼成一统 ,而是积极投身政治洪流,而音乐则是他所擅长的武器。 本书从政治视角入手,记述了一个无畏的革命者,如何在这个从近代向现代转变、 破 与 立 并存的时代,革故鼎新,致力于政治和音乐新秩序的建立。这,或许是他的音乐至今仍具有持久力量的原因所在。

    • ¥33.1 ¥69 折扣:4.8折
    • 莱奥纳多·达·芬奇传
    •   ( 139 条评论 )
    • (美)安东·皮鲁西 /2022-01-01/ 新世界出版社
    • 爱因斯坦说: 达 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当时就发表的话,科技可以提前半个世纪。 看得懂 达 芬奇,比 看过 达 芬奇更有意义 本书将 创造一场旅行,追溯达 芬奇的一生 一个快速的互联网搜索将产生的结果: 莱奥纳多 达 芬奇的传奇作品 《蒙娜丽莎》和《后的晚餐》 你可能还会瞥见他著名的草图 各种机械、人体解剖图和动物素描。 然而,对于达 芬奇来说,远远不止这些 这个16世纪的意大利人体现了文艺复兴精神 他对每个人、每件事都非常感兴趣,他的好奇心囊括每个学科,从几何解剖到艺术和科学之间的联系。 500年前是一个洞察、研究的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说,莱奥纳多 达 芬奇非常适合这个时代。然而,从另一个意义上说,他似乎根本不属于这里。他是一个生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孤独者。他用镜像体书写记录,意味着你只有通过镜

    • ¥33 ¥68.8 折扣:4.8折
    • 梵高:颜料释放的信仰 以艺术对抗疯狂
    •   ( 130 条评论 )
    • 澄因 /2020-01-01/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文森特 梵 高在世时的书信内容、绘画作品及其身后的传记作品、历史文献为基点,解读梵 高的创作内涵、宗教精神、人生际遇与疯狂行为。 让人们看到一个更真实、立体,虽充满悲悯与叛逆,也敢于走 窄门 的梵 高。 他的苦恼、敏感、焦虑、懦弱、暴躁与坚守、幻想、不堪、落魄,像每一个在追求与质疑中奋斗、追逐的普通人一样,他也有凡人的精神与德性。他永怀赤子之心,永远对这个世界充满热爱与好奇。

    • ¥38.3 ¥79.8 折扣:4.8折
    • 傅抱石传(“中国优秀传记文学作品奖”获奖作品)
    •   ( 105 条评论 )
    • 胡志亮 著 /2023-09-01/ 团结出版社
    • 这是一部长篇传记文学作品。该书寓浓情于精彩的文笔之中,生动再现了一代画坛巨匠 傅抱石的卓越风采。全书分为十个章节,从傅抱石艰辛贫苦的少年时代,到志存高远、东瀛求学的青年岁月,从画史论争、奔赴抗战的爱国热情,到寄情山水、继承创新的研学发展。傅抱石将中国绘画艺术不断推向新的高度,带领中国绘画走出国门,发扬光大。全书以四十余万字细腻动人的语言文字,介绍傅抱石精彩奋进的一生,同时讴歌了以傅抱石为代表的一大批艺术家顽强进取、爱国爱民的精神。

    • ¥47 ¥98 折扣:4.8折
    • 共和国的旋律——人民音乐家刘炽传
    •   ( 144 条评论 )
    • 刘欣欣 赵征溶 /2023-03-31/ 陕西人民出版社
    • 刘炽,被誉为 新中国代表性的人民音乐家 ,他以六十年的创作生涯,创作了包括《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等众多经久传唱的音乐作品。评价他的作品 很有中国气派 ;周总理曾说刘炽是 我们延安长大的孩子 ,创作的《祖国颂》 有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本书以刘炽在延安时期、抗战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为祖国、为人民谱写时代乐曲为主线,讲述了刘炽波澜壮阔的人生故事,弘扬了这些经典音乐作品传递出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是一本能够丰富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现实题材文学作品。

    • ¥33.1 ¥69 折扣:4.8折
    • 甬上乐人:宁波现当代音乐家小传(音乐宁波帮,宁波文化丛书第三辑)
    •   ( 41 条评论 )
    • 贺秋帆 著 /2021-08-01/ 宁波出版社
    • 本书是宁波文化丛书第三辑的其中一本,是33位近现代甬籍音乐家的小传。本书将音乐家按他们专长领域划分,分为钢琴、声乐、弦乐、管乐、指挥、作曲六个板块。本书从这些音乐家的家庭背景谈起,继述他们的成长经历,求学经历,走上音乐道路的过程,以及所取得的音乐成就,这些音乐家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甬籍音乐家多出生于实业家家庭,是宁波帮后代,例如钢琴家巫漪丽的母亲李慧英为北仑李家之后,有些音乐家的成名具有家学传承,例如作曲家陈钢乃是歌仙陈歌辛之子。宁波音乐名家辈出,与宁波开放的政治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可见宁波成为音乐家诞生的沃土有其优越条件。他们中既有音乐界的扛鼎之才,又有后浪推前浪的后起之秀。宁波的 十三五 蓝图里,有将宁波打造成 音乐之城 。宁波音乐家的成长史见证的恰恰是中

    • ¥34.6 ¥72 折扣:4.8折
    • 徐悲鸿图传
    •   ( 248 条评论 )
    • 邵晓峰 /2021-12-01/ 团结出版社
    • 徐悲鸿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全书收录徐悲鸿各时期相关图像260幅与代表性作品80幅,融新史料性、学术性与可读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特色阅读模式,分为英才长成、留学生涯、踌躇满志、任重道远、壮心不已五章,从徐悲鸿官费去巴黎留学的曲折路,到其在欧洲多国举办个人书画展并闻名世界,从抗战期间想法设法在国内外筹款支持抗日,到悉心教授学生们并唯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贡献力量。以描述、分析、诠释的图像学视角,系统展现一代大师自强不息、爱国明志、珍惜人才、壮心不已的艺术人生。

    • ¥34.3 ¥88 折扣:3.9折
    • 汪友农传
    •   ( 8 条评论 )
    • 夏和顺 /2024-04-01/ 深圳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本书记录了汪友农先生痴迷诗与画的一生。 汪友农出生于人杰地灵的安徽芜湖南陵,自幼即因家庭的培育和熏染,形成良好的艺术感觉与文化基础。绘画创作早期以人物画为主,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从转向山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对新安画派优良传统的挖掘,做出了积极贡献。其所作诗歌与绘画关注现实生活,反映时代风貌。其在美术教育领域耕耘数十年,曾师从著名女词人丁宁和著名国画大师黄叶村,在两位恩师身后为他们的作品出版和展览奔忙。其退休后寓居深圳,2015年因病辞世。

    • ¥32.6 ¥68 折扣:4.8折
    • 葛饰北斋 艺术人生系列
    •   ( 1165 条评论 )
    • (意大利)弗朗切斯科·莫雷纳 /2018-03-01/ 太白文艺出版社
    • 一 书主要概述了日本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一生的创作历程。葛饰北斋是日本江户时代的画家,擅长工笔人物和风景。与喜多川歌麿、安藤广重有日本浮世绘三大家之称。书中收录了其创作的《神奈川冲浪里》《凯风快晴》等多幅知名画作。

    • ¥34.9 ¥72.8 折扣:4.8折
    • 方大曾:遗落与重拾
    •   ( 118 条评论 )
    • 冯雪松 著 /2018-03-01/ 新世界出版社
    • 冯雪松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纪录频道副总监, 南开大学硕士。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电视艺 术家协会会员。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客座教授,河北大 学兼职教授,范长江新闻学院兼职教授,温州医科大学 客座教授,新华通讯社穆青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曾任 中央电视台办公室综合处长及澳门记者站首席记者。 1 999年底开启寻找战地记者方大曾之旅,拍摄纪 录片《寻找方大曾》,18年来,曾多次前往保定、石家庄、 太原、大同、蠡县寻访,查询大量史料,采访百余人,数易 其稿,完成了反映七七事变现场报道**人的专著 《方大曾:消失与重现》,填补了中国新闻史和摄影史的 空白。 代表作品:纪录片《寻找方大曾》《二十世纪中国 女性史》等,专著《方大曾:消失与重现》《方大曾: 遗落与重拾》《解读方大曾》等。倡建方大曾纪念室, 发起

    • ¥32.6 ¥68 折扣:4.8折
    • 艺术人生系列:乔托
    •   ( 296 条评论 )
    • (意大利)安杰洛·塔尔图法里 著,王静 译 /2019-03-01/ 太白文艺出版社
    • 被誉为 欧洲绘画之父 的乔托 迪 邦多纳活跃于13世纪至14世纪,他不仅是意大利伟大的画家、雕刻家与建筑师,也是文艺复兴的开创者。乔托以一种简洁、纯真、朴素并有力量的方式,缜密纵深的空间视角,真实表现人类情感的手法来创作。在他的作品身后,西方艺术正逐渐觉醒,并与人文主义的零星之火,一起打破了中世纪*后一点一成不变的黑暗。《艺术人生-乔托》一书以时间节点为序,讲述了乔托传奇的一生及辉煌的作品。

    • ¥38.3 ¥79.8 折扣:4.8折
    • 此生只为守敦煌:常书鸿传(2020年度中国好书!《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年度畅销书总榜!人民网“六月人民好书榜”等)
    •   ( 198 条评论 )
    • 叶文玲 /2020-06-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此生只为守敦煌:常书鸿传》是著名作家叶文玲历时多年,精心创作的常书鸿传,可谓目前市面上详尽、完整、可信的常书鸿传记。 为写作此书,叶文玲六次前往敦煌,与常书鸿先生及其家人、友人建立了非常好友谊,收集了大量*手资料。 著名艺术家常书鸿,与张大千、徐悲鸿同时代的著名画家。本书讲述了常书鸿在时局动荡的政治背景下,守护敦煌的坎坷一生。全书30章, 从常书鸿的少年开始讲述,娓娓道来,直至常书鸿病榻前的人生回顾。 常书鸿的一生,是极不平凡的一生,是为敦煌献身的一生。1936年,常书鸿毅然放弃了安定的生活和创作环境,回到面临抗日战争严峻局势的祖国。1943年,常书鸿几经转折抵达敦煌莫高窟,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极其匮乏的物质条件下,筹备建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并担任首任所长。有此开始了对莫高窟有组织、有

    • ¥42.2 ¥88 折扣:4.8折
    • 一生·一刻:木口木刻家张忠信传(散文语言+267幅图,呈现88岁艺术家的励志人生:锲而不舍,人生终有所成。赠张先生木口木
    •   ( 121 条评论 )
    • 吴刚 /2023-03-01/ 时代文艺出版社
    • 《一生 一刻:木口木刻家张忠信传》是一部人物传记。 本书提到的木口木刻是一种使用木头的横截面进行雕刻的艺术,是木刻版画艺术中的一种。木口木刻与传统木刻的差异在于木材的取材方向:木口木刻的板材为横向式的切割,即与木纹垂直的方式。这样的木头表面质地紧密坚硬,可刻出极为细密的线条,表现的形象因此更为精致和清晰。18世纪后半叶,木口木刻发源于英国。位从事木口木刻艺术的是木雕刻版大师是托马斯 比伊克(1753 1828)。清末,木口木刻传入中国。但自鲁迅、刘岘等先生之后,参与这门艺术的人一直较少。而现存早的藏书票是1470年德国青年画家伊格勒的作品。木口木刻技术诞生以后,不知何时起,与藏书票 走 到了一起,使之得到了更为迅猛的发展。 本书的传主张忠信投入木口木刻的学习和创作时,已经七十岁高龄。 投入木口木刻

    • ¥37.4 ¥78 折扣:4.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