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中国,杰出的艺术大师层出不穷,而备受陈师曾、徐悲鸿、林风眠等人共同推崇的大画家,只有齐白石一人。齐白石堪称中国美术目前的异数,从没有一位画家如同他这般,能将中国画的精神与时代精神统一得无瑕。他将传统文人画的美感情趣转向移位,开辟了一个平民化、世俗化的绘画天地,注入了生机活泼的世俗人情。《大匠之门(齐白石回忆录)(精)》是白石老人亲述,由门人张次溪记录,原是请吴江人金松岑为白石老人作传所备的素材。记录了齐白石生于清末、游历于民国、经历种种战乱的人生苦旅。同时这本《齐白石回忆录》收录了胡适、黎锦熙、邓广铭三位史学大家所做的《齐白石年谱》和罗家伦所写的对《白石老人自述》的感受。可说是读懂齐白石可信的读本。
《你必须回到斗牛场去(毕加索传)》由罗兰·潘罗斯编著。《你必须回到斗牛场去(毕加索传)》讲述了:毕加索的一生,生活和创作从未终止。他从不允许自己成为自己的成就的牺牲品。他总是不断地创造新的风格和技巧,让那些尚未充分领会其前一种手法的人感到手足无措。他对朋友的厚谊和对几种简单娱乐的爱好,终生不曾减退。当环境使一段恋爱故事结束之时,他又对另一位女士产生了爱情。他不满足于只看到别人眼中的事物。他对生活的热爱促使他追问和探究表面现象。在他的凝视之下,美被剥去了一种传统看法制造的伪装。毕加索的艺术,解放了艺术。
葡萄牙画家若泽·德·吉马良斯的艺术广泛吸收了非洲艺术和亚洲艺术的元素,在油画、雕塑、装置艺术方面取得了令人关注的艺术造诣。作品多次获得国际大奖,在世界各国展出,并被各艺术机构广为收藏。 本书讲述若泽·德·吉马良斯的艺术经历和创作思想,用百余幅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展现吉马良斯独特的艺术构想。
《杨维桢》内容简介:楊維楨(二一九六—一三七○》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义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白號老鐵、抱遣老人、東维子等,會稽(浙江紹興》人。元末明初文學家、書畫家。泰定四年進士,官至江西等地儒學提舉。 楊維楨書法取法高古,來源于漢晋,風格剛劲,成就很高。特别是對索靖的章草很有領悟,而且能將章草、隸書、行書的筆意熔于一爐,并加以發揮,他的宇,粗看東倒西歪、雜亂無章,實際骨力雄健、汗洋恣肆、如果說把趙孟頫比作優美的代表,那他則是壯美的典範。他晚年的行草書,恣肆古奥,狂放雄强,顯示出奇詭的想象力和磅礴的氣概:書法的抒情性在他造裹得到允分的張揚。明吴寬稱其書如:“大將班師,三軍奏凱,破斧缺折,倒戟而歸”。
乌尔比诺马尔凯国家美术馆位于乌尔比诺雄伟的费德里科公爵府中,宫殿雄伟奢华,不文艺复兴时期令人惊艳的建筑风格和精美丰富的装饰,还有实用的建筑构造。畅游其中,我们似乎还可以感受到承载数个家族以及一个辉煌宫廷的昔日盛况。 这里是意大利一流艺术作品的汇聚地,其中的藏品颇负盛名,极具艺术深度,如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的《被鞭挞的》和《塞尼加利亚的圣母》,拉斐尔的《慕塔》和《亚历山大的加大肋纳》,乔万尼·桑蒂的《布非祭坛装饰屏》和《天使扶起死去的》,提香的《最后的晚餐》等等。
陈逸飞59年的生命历程,几乎都跟绘画联系在一起,在他的最后10年,其生命又跟电影发生了紧密的联系,或者说他是的一个重要身份是导演。本书对陈逸飞的生平纪事做了详细讲述,并通过他的生前好友及各界人士的回忆,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我们所熟悉的陈逸飞。 写作是个人的事情,但摄影却要介入世界。照相机无论如何改变不了它的工具——武器的性质,它是限度的暴力。摄影是痛心的事情,我总感到我在伤害、惊动世界。尤其在云南以南的亚洲,那些信仰佛陀的社会,我永远难以忘记当我按下快门的时候,人们表情中轻轻掠过的惊惶、对某种未知命运的担忧。自在的世界被破坏了。很多时候,我的行为像是一个小偷或者侵略者。这当然是可以解释的,在现代主义的道德系统中。但那是一个完全不知道何谓解释的世界,根本不需要解释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