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为人文学和科学这两种文化之间的桥梁,是靠近各种教育活动的中心的。科学文化的突出特征之一是定量化。因此,数学在现代教育中被赋予突出的地位。并且,数学是作为人类思想最精细的产品之一而独立地存在着,并且因其本质和内容,它和其他的艺术共同证明着人的创造能力。
我们都知道,精神是科学研究活动最根本的要求。没有精神,可以说科学就不可能出现,当然也就更谈不上发展。但是,精神与错误、失败通常又是紧密相关的。这是因为只有探索别人从来没有或不敢探索的问题,提出别人没有或不敢提出的新见解,才能称得上具有精神。在进行这样的探索活动时,没有先例可循,有时甚至要打破旧框架,为后人提供一个崭新的框架。试想,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避免错误和失败?这正像一个人在漆黑的夜晚摸索于崎岖的山路上,他怎么可能不被石头绊一下或跌一跤呢?就是跌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也不是什么很奇怪的事,除非他干脆屈膝抱头,在山缝里坐等天明。 谨小慎微、害怕担风险、人云亦云的“科学家”固然不会犯什么错误,但也不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苏联物理学家米格达尔说得好:“如果从来没有做过一件
每年12月10日,人们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汇聚在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因为这一天是诺贝尔奖的颁奖日。 诺贝尔奖自1900年设立、1901年首次颁奖以来,已经走过一百多年的历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诺贝尔奖已成为具性和影响力的科学奖项,它是科学文化殿堂的皇冠与权杖,也是高的科学文化荣誉。 摘取如此珍贵的科学桂冠,需要的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有惊人的毅力,以及敏锐的观察力。天才是汗水和灵感的结合体,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尽管生活环境、性情、教育历程各有不同,但都在各自热爱的事业上付出了毕生的努力,推动了人类科学文化的进步。我们要学习他们:严谨的治学精神、严密的科学方法和崇高的科学品质;对真理的忘我追求,对人类博爱的宽阔胸怀;对世界和平的期盼与追求,献身科学、执著追求真理的品格…… 本丛书用一个个
本书采用“以图读传”的形式,辅以专题、名人名言栏目,并与内容同步,配以生动、有趣、丰富的“知识链接”和“资料链接”,精选大量与爱因斯坦紧密相关的各类图片,以简洁大方的版式将图片与文字有机结合,再现了爱因斯坦传奇的一生,使读者看到一个全新、立体的爱因斯坦,并能从中获取丰富的历史知识、物理知识和深刻的人生体验。
本书对科学史上诸位数学家的生平、事业和成就树碑立传,用无限崇敬的文字,热情歌颂对真理执着追求的人们,热情歌颂对科学文化(数学是一种高尚的文化)无私奉献的人们,呈现他们清高的灵魂,顽强的意志和善真的美德,为每个想做好人做学问的人树立榜样;同时,用严谨而易懂的方式向读者论述相关数学成果的深刻概念、巧妙解法、广泛应用和盎然兴趣。 本书的读者包括中学师生、大学师生和广大数学爱好者;是中学和大学数学史类课程的参考书,亦可供科学史工作者查阅。
莱布尼茨是17、18世纪之交德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数学家、哲学家。他的研究范围涉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很多领域,几乎在每一个相关领域都有杰出成果,被誉为罕见的科学天才。由于他独立创建了微积分,并发明了优越的微积分符号,使他更多以数学家的称号闻名于世。 莱布尼茨一生著作丰硕,本书精选其经典部分汇集成书,侧重于对大师科学成就的了解以及对大师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等方面的论述。通过阅读,可以使我们走近科学大师的思想深处,切实感受理性思维对科学创造的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