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中国山东省日照市,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中学时代是在中国台湾度过的。156年,丁肇中入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博士学位。1963-1964年在欧洲核研究中心工作,1964-1967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1967年起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任教,1977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因发现了J粒子而荣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丁肇中是备受瞩目的华人科学大师,受到全世界华人的敬重。在所有诺贝尔奖得主中,他是位在颁奖典礼上用中文发表演说的人华裔科学家。过去,人们对丁肇中的了解大多仅限于诺贝尔奖得主这一方面。事实上,作为一代科学大师,他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有着独特的思想和个性。冯蓓佳、冯成奇编著的《丁肇中》以生动的笔触,翔实地在现了丁肇中传奇的成长经历和勇于创新的人
人类向往光明,就像久居黑暗的人向往白天一样。人类在不知道电磁为何物的时候,对它像惧怕洪水猛兽一般。法拉第发现了电磁转动。他是人类历史上第yi个利用电做功的人。从此,电与磁像一对孪生兄弟,肝胆相照,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了为人类服务的历史重任。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对法拉第自出生到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又精准的描写。本书是一本较为quan威的法拉第传记,真实地向我们展现出了伟大科学家精彩而传奇的一生。
保铮是中国著名的电子学家。他1927年出生于江苏南通, 1953年毕业于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4 1992年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长期从事雷达与信号处理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本传记介绍了保铮院士成长、求学、科研、培养人才的经历,以展现他的学术成长历程为核心,其中不只描述保铮院士的人生和学术经历,还试图展现他丰富的精神世界。
朱伯芳院士是水工结构和固体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一生从事水电设计、建设、科研工作,参与设计了我国*批三座混凝土坝--佛子岭、梅山、响洪甸拱坝,为我国掌握现代高坝设计技术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有重要创新。朱院士在世界上创立了四个新学科:混凝土坝温度应力理论体系,拱坝优化,混凝土坝仿真分析,混凝土坝数值监控,都已在实际工程中广泛应用。根据国家发表的统计资料,朱院士是中国水利水电方面科技成果*多的一位专家。他在我国水电界有着重要影响。本书为朱院士的传记,通过走访和调研,收集了大量资料,用平实的手法和笔触,总结朱院士的一生。
爱迪生被誉为 世界发明大王 ,是人类历史上zui伟大的发明家,直流电的发明为现代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发明的电灯、电话、留声机、电影摄影机、对世界有极大影响。他一生有2000多项发明,1000多项专利。爱迪生8岁上学,仅仅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 低能儿 而撵出校门。母亲引导他对读书的兴趣和自己动手的能力,他除了有一颗好奇的心,就是他有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的精力和毅力。当有人称爱迪生是个 天才 时,他说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书中叙述了他的成长经历和怎样成为一个超级发明家的。
莱特兄弟是美国发明家,是世界上第yi架飞机的制造者。兄弟俩从小接受了父母及学校良好的教育,但没有获得文凭。兄弟俩从小就热爱发明,在父母的鼓励下,从小就热爱发明创造,制作风筝、自行车、报纸折叠机等,为兄弟俩以后发现飞机打下了基础,证明了兴趣是好的老师。
本书为翟光明学术成长传记,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一种。传主翟光明,1926年出生于湖北宜昌,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地质学家,钻井工程技术专家,为我国油气勘探和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本书详细叙述了翟光明院士的学术成长历程,史料丰富,有很强的学术价值。
戴立信,1924年11月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句容。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47年戴立信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毕业后曾工作于上海钢铁公司、华东冶金局等单位。1953年技术归队调至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至今。曾任上海有机所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化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以及第19届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国际金属有机化学会议和第七届IUPAC国际杂原子化学会议主席。戴立信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中英文著作11本,授权中国专利13项,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40余名。曾获得两次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奖励。本书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一种,对传主一生的学术成长、学术成就、学术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丛书 情系山河:张光斗传》旨在通过访谈、实物采集、录音录像等方法,把反映老科学家张光斗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师承关系等方面的资料保存下来。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丛书 情系山河:张光斗传》是以此为根据,由科学史领域的学者经过严谨的考证写成。张光斗先生自1950年起,曾先后被黄河水利委员会和长江水利委员会,以及成都、中南、西北、贵阳、昆明等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聘为技术顾问。为了表彰张光斗先生在各项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国内外相关学术机构和单位先后授予他多项奖励和荣誉。1981年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曾授予他 哈兹国际奖 、1985年由他参与领导的科研工作成果曾获国家科学技
《血路》是一本关于大名鼎鼎的滇缅公路的文集。上篇为潭伯英著的《修筑滇缅公路纪实》,谭伯英,国民政府滇缅公路管理局局长。在1942年中国入缅远征军抗日之时,他对于滇缅公路的修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本书中作者将修筑滇缅公路的实况与技术方面的细节,以及地方特色与历史有机的结合起来。下篇收录了王锡光、卫立煌等人所写的有关滇缅公路的文章。
本书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第五批图书之一。洪朝生是我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低温物理与低温技术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他发现了半导体锗单晶低温电导与霍耳效应反常现象,并提出杂质能级导电唯象模型,成为国际上无序系统电子输运机制研究的开端。他创建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低温物理实验室,建造氢、氦液化系统,开始了低温、超导研究。负责组建了中国科学院低温技术实验中心,致力于低温工程技术与低温物理的综合研究与应用开发。传记生动展现了洪朝生致力于低温王国的学术生涯和他踏实而精彩的人生。
该书描写了屠守锷的成长经历,记载了他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歌颂了屠守锷的高尚风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对于记载航天历史、传承航天精神、培育航天新人、促进事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该书为《科技托起国防梦丛书》之一,定位于以青少年、战士、预备役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的绘图读物。围绕国防科技的领军人物、我国著名船舶设计专家许学彦一生的经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通过一个个故事以精练、生动的笔墨描绘科学家贡献国防事业的精彩人生,彰显他的爱国精神、奉献精神、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本书以纪实文学的形式生动翔实地展现了王选爱国奋斗的一生,从他带领团队研发出领先世界的第四代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系统,到世界首套文图合一处理的中文彩色电子出版系统,30年间,王选不断创新,大胆开拓,始终走在世界前列。他一生献身科学,淡泊名利,孜孜不倦地埋头于艰苦的科研工作,掀起了中国印刷业 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 的印刷技术革命,为汉字进入信息时代、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奠定了重要基础,成为我国用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的典范。本书通过王选一桩桩鲜明感人的事迹,有力诠释了新时代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和科学家精神的深刻内涵。他对科学执着追求、勇于实践的精神也激励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继往开来,不懈奋斗。
发明,是一种信仰;发明,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熟知爱迪生,我们熟知达?芬奇,我们又有谁知道他——一位几乎被世界遗忘的科学巨匠,一位 能与达?芬奇齐名的天才——特斯拉?天赋异禀的科学巨匠尼古拉?特斯拉一生成就非凡,为人类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却深藏功与名:曾十一次被授予诺贝尔奖,九次让贤,二次拒领。直至 ,他的一系列发明仍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改变着人们对当下世界的认知。 本书是尼古拉?特斯拉 一部亲笔撰写的自传,在书中,他亲述了其1000多项伟大发明的过程与心路,客观而深刻地展示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并揭开了爱迪生将其视为 劲敌背后的真相。 全书以其少年生活为开头,又以其对世界和平的期望而收尾,体现了一位发明家、科学家的历史责任感:他的一切努力和发明都是为了提高人们的
我迟迟未觉醒的更为重要的原因与我少年时期的特殊经历有关。那时,我眼前常常出现一种奇特的景象,这深深折磨着我。它们出现时常还伴随着一种破坏我视力,以致我看不清真正的物体的强光,同时还扰乱了我的思想和行动。那些在我眼前出现的奇特景象,并非我臆想出来的而是我以前的确看到过的。假如有人和我说起一个词,那这个词所特指的景象就会自动在我眼前浮现,并且栩栩如生,以致我有时完全无法判断眼前的事物是否是真实存在的。我为此感到靠前的不安和恐惧。我也曾就发明,是一种信仰;发明,是一种生活方式。 今天,我们熟知爱迪生,我们熟知达·芬奇,我们又有谁知道他——一位几乎被世界遗忘的科学巨匠,一位专享能与达·芬奇齐名的天才——特斯拉,天赋异禀的科学巨匠尼古拉·特斯拉一生成就非凡,为人类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
我迟迟未觉醒的更为重要的原因与我少年时期的特殊经历有关。那时,我眼前常常出现一种奇特的景象,这深深折磨着我。它们出现时常还伴随着一种破坏我视力,以致我看不清真正的物体的强光,同时还扰乱了我的思想和行动。那些在我眼前出现的奇特景象,并非我臆想出来的而是我以前的确看到过的。假如有人和我说起一个词,那这个词所特指的景象就会自动在我眼前浮现,并且栩栩如生,以致我有时完全无法判断眼前的事物是否是真实存在的。我为此感到靠前的不安和恐惧。我也曾就发明,是一种信仰;发明,是一种生活方式。 今天,我们熟知爱迪生,我们熟知达·芬奇,我们又有谁知道他——一位几乎被世界遗忘的科学巨匠,一位专享能与达·芬奇齐名的天才——特斯拉,天赋异禀的科学巨匠尼古拉·特斯拉一生成就非凡,为人类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
黄建华编撰的《帝国夕阳下的铸舰之梦(战船工程师徐寿)》讲述了中国 早的造舰工程师徐寿和徐建寅父子的一生:少年徐寿科举失意,从此立志实业,刻苦钻研各种技艺,名闻乡里。曾国藩听闻徐寿的才能后把他揽入麾下,把建造国产机动轮船的大任交付给他。徐寿带着儿子徐建寅等人设计制造出了中国 艘轮船和 艘兵舰,为中国的海军建设打下一定的物质基础。徐寿去世后,徐建寅又为中国的军工事业走南闯北,殚精竭虑,创建了好几所制造局和兵工厂,功绩显赫。
《大国海图人物志:帝国夕阳下的铸舰之梦(战船工程师徐寿)》讲述了中国早期的造舰工程师徐寿和徐建寅父子的一生:少年徐寿科举失意,从此立志实业,刻苦钻研各种技艺,名闻乡里。曾国藩听闻徐寿的才能后把他揽入麾下,把建造国产机动轮船的大任交付给他。徐寿带着儿子徐建寅等人设计制造出了中国第1艘轮船和第1艘兵舰,为中国的海军建设打下一定的物质基础。徐寿去世后,徐建寅又为中国的军工事业走南闯北,殚精竭虑,创建了好几所制造局和兵工厂,功绩显赫。
《现代化蛋鸡养殖及疫病防控技术》共九章,重点从现代化蛋鸡生产的场地选择与布局、养殖设备、蛋鸡品种及繁育、人工孵化、营养需要、饲养管理、疫病综合防控、经营管理及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书中配备了大量的插图,力求理论联系实际,使读者能更加直观地了解掌握相关内容。
李远哲 (Yuan TsehLee),1986年以分子水平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与赫施巴赫(Dudley R. Hechbach)及约翰 波兰伊(John C.Polanyi)共获诺贝尔化学奖,是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台湾人。目前为 中央研究院 、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以及德国哥廷根科学院等之院士。于1994年1月15日,放弃美国国籍,回到台湾。《李远哲》由朱丹、孟繁玲编著,是 华人十大科学家 系列丛书之一。《李远哲》记述了李远哲的成长之路,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求学历程,他的梦想,他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 《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 杨振宁传》 《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 李政道传》 《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 吴健雄传》 《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 丁肇中传》 《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 李远哲传》 《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 钱学森传》 《
《科技托起国防梦丛书》为定位于以青少年、战士、民兵为主要读者对象的绘图读物。5册书分别以宋文骢、张炳炎、朱光亚、许学彦、钱学森这五位我国国防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为人物对象,围绕国防科技的领军人物,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通过一个个故事以精练、生动的笔墨描绘科学家贡献国防事业的精彩人生,彰显其爱国精神、奉献精神、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本书讲述舰船工程专家张炳炎的科研事迹和国防贡献。
本书生动地记述了科学家钱学森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他从少年时代起,就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后到美国留学,学习研究空气动力学,与老师一起提出了“卡门-钱公式”,并创立了工程控制论。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要求回国参加建设。他曾长期担任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技术领导职务,参加近程、中程、远程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领导工作,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曾获“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和“两弹一星”奖章,被举为人民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