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为了纪念梁思成先生去世40周年而编成的。 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梁思成先生的家庭相册,梁思成先生的文章,梁思成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上学时的作业以及梁思成先生晚年和妻子林洙的部分通信。其中有多张照片、书信原件、手绘图都是第一次与读者见面,通过这些生动的照片、精美的图画和充满暖暖爱意的信件,可见先生真实的充满才情的另一面。 当然全书最为重要的部分还是先生的文章,这些文章的选择也是经过千思百量,用林洙先生的话说,基本上展现了梁思成先生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为了使更多的读者走进梁思成先生的建筑世界,在文章的选择上充分考虑了语言的通俗性和内容的普及性。 更要特别说明的是,这次特别收录了《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目录》和《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即著名的“梁陈方案”)
过去,我国把建筑师一般称为工程师。在西方,称一位建筑师为工程可能引起对方的抗议。欧洲人说:医师的恢复(人体)秩序,律师维持(社会)秩序,建筑师创造(物质世界)秩序。我国的建筑师职称已恢复,这是十分必要的。……在古代的西方,建筑师就不是独一门的工程师。古罗筑师兼军事工程师维曲罗维斯(维特鲁威)提出对建筑师的要求,那就是“建筑是由许多种科学产生的一门科学,各门学问的发展丰富了它的内容;建筑科学有助于对其他技术成果的应用做出评价……”15世纪的大学问家、建筑师和艺术家阿尔培蒂的设计是以人为中心,人的尺度的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尺度。他提出了建筑师这样的要求,首先是建筑师对后代人的责任与本人的荣誉,切莫由于无知、粗率、愚蠢而为后世所不齿。“谨慎、明智和有学问的建筑师设计的建筑”应当既能得到
人生漫漫,一生所历之物长存不变者几稀,唯有钢筋混凝土坚硬如故,大庇天下俱欢颜。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方说铁塔丑,今日地标傲优选。悉尼剧院扬白帆,朗香教堂妙结构。至刚至坚之物亦至柔。这钢筋铁骨之身的建筑自有柔情,承载着一代建筑大师的豪情与荣耀亦映射其梦想与哀愁。筑梦天下,为天下筑梦。且看世界很好建筑大师身后的故事。 梁振忠、刘超编著的《世界建筑大师那些事儿》精选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初具有代表性的20位建筑大师,用现代语言,客观评述了他们在艺术上的很好成就和逸闻趣事,文字犀利幽默,引人入胜,具有可读性。能使广大读者从新的角度了解历史,了解建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