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则天82年的人生,前31年,她卷入权斗漩涡,为活命从宫女杀到了皇后的宝座;后51年,她掀起腥风血雨,用女皇的龙袍确保了自己的安全。 3岁,她是商人之女,被术士袁天罡相面后惊为“天下之主”;25岁,她入宫十年,从太宗的病榻上了太子的床榻;27岁,她身陷尼寺,却成功地与新皇藕断丝连;31岁,她放手一搏,赢了你死我活的皇后争夺战;36岁,她代高宗掌政,不知不觉地将权力转入自己手中;59岁,她独揽朝政,一手翦除皇族集团,一手培植新贵势力;67岁,她应百官之请登基称帝,开始了14年波澜壮阔的女皇时代;82岁,她退位禅让,被政敌尊为“则天大圣皇帝”, 治国开启盛唐序幕,身后留下无字丰碑。 武则天的82年人生,每一天都走在生死边缘,而她赢得了每一次决斗。
在中国历史上,如何把握好上下级关系一直是一门大学问。身为臣子,纵使在战场上决胜千里,如果不懂得这门学问,在权力场中就会柔弱如婴儿,白起、韩信、檀道济这些千古名将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反之,则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陈平、张良、韩琦是这方面成功的典型。本书从历代臣僚的为官之道,得失成败中提炼出很多精彩的中国式从政艺术和计谋策略,使读者能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中国历史,获得人生智慧。 “实用历史”的基本概念,就是想把人类历史当做一个(或无数个)大个案来看待。历史经验有什么用?可不可用?在这里,我们把历史当做人间社会情境体悟的材料,或者说,我们把历史当做“媒介”——通过了解历史人物的处境与方案,我们找到了另一种智力上的乐趣。“实用历史”刻意塑造一条“求异”之路,就是想增添亲切的、活泼的、趣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是当代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1890-1969)有关魏晋南北朝史的讲演录,由万绳楠教授根据笔记整理而成。陈寅属先生研究史学至勤,著作甚富,尤其是其中国中古史学的研究对当代影响最巨;但在其已出版的作品中,尚无系统的断代史之作,《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则能补陈书之阙,因而被誉之为“稀世之珍”。书成,并由北京大学周一良、王永兴教授审阅。《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虽非陈先生的原著,但仍较为真实地体现了陈先生在魏晋南北朝史方面的研究成果。
春秋是中国历史的青春时代,内外乱战,戎狄交侵,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崛起,涌现出一群想要重整山河的霸主。刘勃起底纷繁的历史文献,勾画出一幅诸国兴亡变幻的画卷,也留下贵族时代最后的背影,重现了他们所面临的困境、挣扎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