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欧标德语B1备考指南与模拟测试》一书自德国原版引进,分为《模拟试题》和《教学参考书》两册。《模拟试题》中包含10套完整欧标德语B1考试的模拟试题,并对欧标德语B1考试的考试目标、考试设置、考试流程和考试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模拟试题的听力部分配套有符合考试标准的原版听力音频。《教学参考书》中包含有欧标德语B1考试的备考建议、听力原文和练习答案,还专门为考生总结出每套模拟题中的重要词汇。本书是备考欧标德语B1的德语学习者的推荐用书。安妮?费舍尔-米次米利斯(Anni Fischer-Mitziviris),德国人,德国柯莱特出版教育集团,编写《欧标德语A2-B1备考进阶训练》。
《楚辞》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是中国诗歌乃至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本书收入的作品包括代表作家屈原的26篇,宋玉的2篇。这些作品形式上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典故、方言,辞藻华丽;比兴手法,表现力强;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人了艺术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内容涉及诸多领域,述遭际,刺群小,表现了诗人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怀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楚辞(汉德对照)(精)》译文是**个德语全译本,由日耳曼学者陈鸣祥和德国记者、诗人彼得·赫尔曼联袂完成。
本套书自德国原版引进,专为备考歌德欧标德语B2证书的德语学习者和考生编写,分为模拟试题和教学参考书两部分。本书专为已有中级德语水平的并想要备考欧标德语B2的考生编写,包含有详细的考试介绍、考题解析以及15套模拟题及听力原文和答案。本书从近期新版欧标德语B2考试的考试目标和考试内容出发进行编写,每一题都符合2019年启用的新版欧标德语B2考试题型。模拟试题部分配图生动并配有听力音频。教学参考书部分含有听力原文、练习答案以及备考指南,是欧标德语B2课堂和备考的推荐用书。本书既适合读者自学自测,同时也适合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训练。
◎内容简介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为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增进外国受众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了解,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和中国翻译研究院组织策划了《中国关键词:文明理念篇》。本篇择重从修为、民本、善治、交往4个部分,选取80个关键词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和解读,阐发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展现中国人 用典 治世 的文化自信,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本书是成人高等教育德语专业基础教材,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公共外语、外语院校第二外语选用教材,也是高职院校、网络学院以及自学中的选用教材。 本书分上下册。上册15课,前4课为德语语音教程,后11课每单元由课文、词汇、语法、对话和听力五部分组成。
“歌德证书备考指南”系列图书中的试题和练习为各级别的歌德证书考试准备提供了多种可能。因此,各单册的每一个模块既可单独处理,也可将各模块结合起来处理,还可把重点放在后一个部分的全真模拟试题上。这关键取决于学习者对个人学习过程和语言能力的正确定位。这里尤为强调的是听说两项技能,当然,也没有弱化读写的重要性。在备考期间,除了要求对文章的细节理解之外,也要注意结合上下文的理解和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该系列丛书中的所有练习均适合自学自测,同时也适合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训练。本书为其中一册《歌德证书A1备考指南》,由格贝斯等编著。
《新版欧标德语A1备考指南与模拟试题》是引进德国康乃馨出版社的一套原版书,同时为适应国内读者的需要,在原版内容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了汉化和补充。本书包含有新版欧标德语A1证书考试的详细考试介绍、考题解析、复习建议、词汇训练以及词汇汇总。本书的考题解析部分包含不同题型的解题策略,一步步指导学生解题。词汇训练共包含11个主题的词汇,有效帮助学生记忆和复习。同时本书还包含欧标德语A1词汇表,方便考生查阅。本书既适合学生自学自测,同时也适合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训练。
该丛书围绕外交思想的重大理念和新时代中国对外交往实践中的重大事件,选取了 外交思想 和平发展道路 新型靠前关系 正确义利观 等关键词进行介绍和解读,系统阐释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理念和外交实践,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体现了中国的责任与担当。本书在内容方面涵盖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焦点,迎合了世界不同地区读者的兴趣所在。该丛书在编写及翻译方面均由非常不错专家完成,符合不同文化背景读者的阅读习惯。
本书对标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标准(以下简称“欧标”)德语中级水平,适用于欧标德语B1级别备考生以及中级德语学习者,帮助学习者在练习过程中逐渐掌握特定场景的德语阅读能力,并且认识和避免常见的错误。本书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德语B1考试阅读模块的试题概况,包括考试目的和要求、试题题型、成绩等级和评分标准等。第二部分,以主题和相关场景为导向,按照12个主题设置配套模拟阅读模块考题。每套试题后都附有配套答题纸和参考答案,读者既可以用于自测,也可以用于课堂测试。第三部分,以知识百科的形式向读者讲解第二部分的试题中出现的跨文化知识,帮助读者获得模块化知识,能够举一反三,应对相关主题的其他试题。对第二部分的试题中出现的关键词进行词汇解析,帮助读者增加词汇量。
《新求精德语强化教程》是日前国内赴德留学培训使用最广的教材,现有初级和中级两套:初级教程(第四版)有初级Ⅰ和初级Ⅱ两册;中级教材(第四版)有中级Ⅰ和中级Ⅱ两册。中级内容推度相当于欧标德语B1~B2要求的水平,适用于已读完初级德语(540学时)的学员。本书为中级教程Ⅱ。 为了适应广大参加德福考试人员的要求,同济大学留德预备部组织了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对中级教材第三版进行重新修改编写,在题材、信息、词汇以及训练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更新。第四版中级教材分Ⅰ、Ⅱ两册,由28个单元构成,每一个单元有5篇课文,其中3篇是阅读课文,2篇为听力课文,所有课文都提供了德国社会、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的近期新信息内容。中级教材的题材广泛,词汇量丰富,将语言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与对德国概况信息的了解融合在一起,为学员留学和通
《变形记》是现代主义文学开山祖师卡夫卡的代表作,更是荒诞文学的典范,简单平淡的叙述语言中蕴藏着一种深邃的艺术,该系列读物语言生动活泼,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各章节后均设计了丰富的语法、词汇、口语及写作练习,全面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文化及文学背景知识采用德汉对照的形式,以降低阅读难度,满足各层次的读者需求。编排上图文并茂,全彩印刷,并配有大量录音资料供读者网上免费下载,可以给读者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读物。
本词典共收词条约15000个,其中约有5300个词条在其释义后面附有例句或短语。词典选词精当,词义解释尽量做到全面、浅显易懂、有针对性,以例于初学者,尤其是大学生使用。所选例句符合初学者及提高者学习之要求,简洁明了,具有代表性。读者在使用本词典时,不妨一试,以诵读默记的形式学会例句短语。这将极大地增强读者在德语口语和写作等方面的表达能力。此外,本词典还收有语法简要、缩略词表,常用因定搭配等内容,这也是专门为德语学习以及应对各类考试而设计的。本词典的编写人员大多是各个高校的教师,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和写作经验。
“歌德证书备考指南”系列图书中的试题和练习为各级别的歌德证书考试准备提供了多种可能。因此,各单册的每一个模块既可单独处理,也可将各模块结合起来处理,还可把重点放在最后一个部分的全真模拟试题上。这关键取决于学习者对个人学习过程和语言能力的正确定位。这里尤为强调的是听说两项技能,当然,也没有弱化读写的重要性。在备考期间,除了要求对文章的细节理解之外,也要注意结合上下文的理解和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该系列丛书中的所有练习均适合自学自测,同时也适合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训练。本书为其中一册《歌德证书A1备考指南》,由格贝斯等编著。
《交际德语教程(第2版)》系列丛书在《交际德语教程》(studiod)的基础之上完善而成,体系更完备、内容更丰富、材料更新颖、技术更先进、使用更便捷。《交际德语教程(第2版)》系列丛书分A1,A2和B1三个级别。每级均配有学生用书(附MP3下载,视频光盘和电子书光盘)、练习与测试(附MP3下载和助学光盘)、教师用书(附助教光盘和练习自动生成软件光盘)和词汇手册(附MP3下载)。此外,还有词汇学习应用和在线资源,可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学德语的需求。
跟我学外语丛书。 《实用德语口语》一书试图通过虚似人物林书彬——一个留学德国的中国学生在德国年的生活和他的几个朋友的日常活动,向德语学习者展示一个逼真的口语世界。书中的对话来自真实的情景,而这些情景是编者根据多年在德国学习生活的经历精心制作的。读者在阅读一个个对话时,能产生观看一集集电视连续剧的感觉。对话语言流畅,采用纯粹的当代德语,力图内容生动、新颖、趣味性强。
本词典于1972年开始由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三个单位合作编写,1975年列入国家语文词典出版计划,并明确由上海外国语学院统一领导。1977年至1979年四川外国语学院也派员参加了编写工作。 本词典是一部中型的综合性语文工具书,释义与用法并重,收词85,000多个。鉴于德语在科学技术领域内应用较广,本词典选收的科技词较多,约计18,000个。 为了便于读者查阅,我们在词例的编排方式上,参照国外语文词典作了新的尝试。这种编排方式是否恰当,有待广大读者在使用过程中加以鉴定。 本词典所选收的专业词目大多经过北京大学、武汉医学院、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其他科研单位的有关专家协助审查,但最后仍由编者统一审定,如有错误,当由我们负责。在此,我们谨向以上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所给予的支持深表谢音。
本书为语言学家、翻译家、史学家、教育家季羡林先生的散文《留德十年》的德语版。1935年,青年学子季羡林赴德留学,开始了十年羁旅生涯。耄耋之年,季先生忆及往昔,写下了这部《留德十年》。书中讲述了自己1935-1945年留学德国的经历,描述了在战乱期间的异国他乡,满怀激情孜孜不倦地学习、择定专业方向、获得博士学位,也由此奠定了毕生学术研究根基的情形;此外还描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霾给欧洲人民和旅欧的中国学子带来的戏剧性苦难。学术追求、学长深思、友人情深、青春激情,中外学者和普通人民之间的交流与温情,都在简洁流畅的语言中描述得栩栩如生。德文版由北京外国大学德语教授、翻译家李逵六和德国专家秉玫瑰(Brinkmann)、留法学者刘道前合译。译文忠实于原文,优雅流畅,是佳作佳译;为了方便德国读者阅读,译者在翻译过程
本书共收入二十六个常用的德语小品词,所谓“常用”是指它们极其活跃、又很难把握。本书主要内容由两大部分构成,部分主要介绍德语小品词的划分、特性、功能等;第二部分通过大量来自文学作品和实际使用的典型例句,以例释的方式逐一说明所选小品词的使用,阐述其中的深层含义和习惯用法,对重点疑难之处作了有针对性的分析。笔者希望以此帮助读者在全面、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德语小品词的使用知识,并能够应用于实际交流,全面提高运用德语的能力。
《德语专业篇章动态分析模式研究:基于计算机专业篇章的元交际及元语言手段评析》的研究源于对专业篇章分析研究现状的思考以及专业语言教学的实际需要,意在探讨如何将专业篇章分析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德语专业篇章动态分析模式研究:基于计算机专业篇章的元交际及元语言手段评析》的主要任务是在阐述篇章语言学篇章分析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借助篇章语用学、专业语言研究、专业篇章分析等方面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建立一个符合专业语言教学要求的专业篇章分析模式。《德语专业篇章动态分析模式研究:基于计算机专业篇章的元交际及元语言手段评析》最根本的指导思想,是篇章语用学的动态的篇章观和篇章的动态描写模式。为进一步分析在《德语专业篇章动态分析模式研究:基于计算机专业篇章的元交际及元语言手段评析》中所建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