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是一本城市地理学综合教科书,涵盖了城市地理学的传统内容,并与时俱进地增加了当前的研究文献、相关数据以及更前沿性的研究选题。本书综合了这些前沿课题,并运用城市地理学的概念和方法、实证和案例、GIS技术和空间分析等来解释城市地区内部和城市地区之间的空间模式和发展趋势。其中运用GIS分析了全球三个巨型城市芝加哥、洛杉矶和墨西哥城的成长和变迁过程。该方法强化了传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并为学生提供了现代方法来研究城市,这一方法可用到其他城市地区的研究中。本书由理查德·P.詹姆斯和詹姆斯·B.皮克著。
大流感指的是1918—1919年横扫世界的那次流感大流行,过去估计全球死亡人数约2000万,的估计数字为5000万-1亿。这个数字不仅高于历年来命丧的人数总和,更远超中世纪二黑死病所造成的死亡人数。本书作者依据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数据,重绘1918年的惨状,为我们再现了这场最致命瘟疫发生、发展及其肆虐全球的过程, 在本书中,作者多线索展开论述,纵横交错地记述了有史以来毁灭性的流感故事,以及20世纪科学与医学发展的历史。本书细致入微地描写了科学、政治与疾病传播互动的过程,并述及传统医学演化至现代医学的重要里程碑,以及当年科学家、医学工作者等在巨大压力下所显示出的勇气或怯懦,信仰、价值观、研究态度和方法…… 这部著作不只是简单讲述1918年发生的事件,它同时也是一部性的有关科学、政治和文化的传奇。
在核能开发利用过程中,先后发生的1979年美国三厘岛核电站事故、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重大核泄漏危机在公众中引起了广泛的焦虑和恐慌情绪。 ???????本书通过问答的形式,系统、科学、全面地讲解了有关放射性的基本知识、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特征和可能后果,在此基础上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公众的一些防护措施,这些措施科学、简练、实用性强。 ??????本书语言通俗易懂,适合社会公众阅读和收藏,更是城乡社区、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校等社会机构和团体进行防灾减灾教育的手册。
l “社会生物学之父”、两届普利策奖得主、进化生物学先驱、殿堂级的科学爱德华·威尔逊,深情讲述全球的物种灭绝故事,探索生物多样性的未来出路与方法。 l 阅读《半个地球》,就如同威尔逊在带领我们领略地球多种多样的生物多样性。整个地球生命的进化史,也是一部精彩绝伦的生物多样性发展史。但随着人类足迹的扩展,我们也逐渐将众多物种带向了濒危与灭绝的不归路。只有将半个地球交还给大自然,我们才能保护地球上众多的生命形式,拯救现存的有生力量,实现人类生存所需的稳定与发展。
本书编写于2003年4-5月间,当时由于“非典”的流行,为了配合全国人民抗击“非典”的斗争,我们约请了湖南省流行病学专家撰写了本书,介绍历史上人类与一些急性传染病作斗争的史实,借以说明急性传染病虽然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健康,但是,只要采取了正确的防治措施,是完全可以预防与控制的。事实证明,尽管“非典”在我国发生非常突然,一时来势汹汹,但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国人民迅速控制了“非典”的传播,取得了战胜“非典”的胜利成果。本书中专设一章介绍了我国在抗击“非典”战役中的几个人物的可歌可泣的事迹,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我国人民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战胜各种困难的能力。最近,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禽流感”疫情说明,与突发性传染病作斗争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有鉴
中国传统政治推崇仁义教化。这一观念起源于史前时代。在史前文化融合过程中,古人逐渐摸索出礼乐教化是融合不同文化系统最有效的途径。夏、商时期,中国政治生活进一步向礼制方向发展。到西周时期,周公制礼作乐,不但从制度上构建了宗法社会秩序,而且从行为规范方面制定了严格的礼仪。周礼确立了中国古代政治的德治与教化原则,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象征。周礼的具体内容经后人的整理与丰富,形成了《仪礼》《周礼》《礼记》三种典籍。春秋战国之后,它们成为不同时代思想家们阐述政治理想的重要根据。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和而不同”。“和而不同”在关中表现得尤为充分。在儒家文化发展演变中,关中曾经起过重要作用。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用《诗》《书》《礼》《易》《春秋》等经典对知识分子进行熏陶,使他们熟悉经典所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