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基于Cisco IOS软件操作系统的各种防火墙特性。使用这些特性可以加固Cisco边界路由器和其他路由器,在保护已有投资的情况下,保护我们的网络免受各种安全威胁和攻击。 本书共有21章,分成9个部分。部分是安全问题和防火墙的概述。第二部分通过基本的访问设置、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实施AAA来保护到路由器本身的访问安全。第三部分介绍Cisco的无状态流量过滤技术,包括基本的、扩展的、命名的、定时的、有序的和编译的ACL。第四部分介绍Cisco的有状态的流量过滤技术,包括反射ACL、CBAC、URL过滤和NBAR等特征。第五部分介绍地址转换和地址转换所引起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第六部分分别介绍锁和密钥ACL、认证代理和对路由选择协议的保护,锁和密钥以及认证代理用来实现在允许用户访问资源之前首先对他们进行认证的功能。第七部分
本书是系列的卷,目标是客观地描述SEGMENT ROUTING的基础功能模块,同时含有一些偏主观的内容以及SEGMENT ROUTING的研发背景。该系列的下一卷将详细介绍流量工程解决方案、SDN控制器与SEGMENT ROUTING基础设施的交互、主机上的SEGMENT ROUTING和SRv6等内容。
《MIMO-OFDM无线通信技术及MATLAB实现》详细介绍了该领域的概念和理论,并通过MATLAB程序进行仿真和验证。《MIMO-OFDM无线通信技术及MATLAB实现》共分13章,分别为:无线信道:传播与衰落,S信道模型,MIMO信道模型,OFDM介绍,OFDM同步技术,信道估计,PAPR(峰均比)减小技术,小区间干扰消除技术,MIMO:信道容量,天线分集和空时编码技术,空分复用MIMO系统的信号检测,在发射端利用信道状态信息,多用户MIMO。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通信侦察和信号监测。全书共分9章:章介绍了一些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无线电通信侦察和信号监测的用途;第2章介绍了与无线电通信侦察和信号监测直接相关的噪声,以及它的产生、来源、影响、表示方法和计算;第3章介绍了通信侦察和信号监测的对象;第4章讨论了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和接收点的电平估测方法;第5章介绍了现代侦察接收机的基本体制——超外差式接收机,包括它的基本构成和主要技术指标;第6章介绍了各种侦察和监测接收机,以及接收机的数字化、软件化和虚拟化问题;第7章对接收机的几个重要指标进行了深入地讨论;第8章讨论了侦察和监测的各种功能和通常的实现方法;第9章对侦察和监测功能中的测向和定位进行了较深入系统地讨论。 本书的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无线电通信的管理人员,从事无线电监测、通信侦察和通信
本书深入而系统地讲解了OPNET Modeler网络仿真的基本使用技巧、重点和难点,尤其是业务建模、无线建模以及动态进程、外部模块访问、体系架构程序的开发,并给出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实用编程技巧。本书共15章,分为由浅入深的4个部分,内容详实,可读性强,是OPNET开发人员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籍。它能帮助OPNET Modeler的初学者迅速跨越到OPNET程序员的行列。同时,使用本书还能够帮助的OPNET程序员快速掌握OPNET Modeler新版本中出现的新技术。
ns-3是国际上一款主流的开源网络模拟器。本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ns-3的软件架构和使用方法,希望能够降低ns-3的学习门槛,让读者更加流畅地阅读并理解源代码。《开源网络模拟器ns-3——架构与实践》的目标读者为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以及工作中使用ns-3进行模拟实验的工程师们。
本书共分9章:图与网络的基本概念、树及其算法、连通性、路径算法、匹配、行遍性问题、平面图、图的着色及网络流问题。其中包含较丰富的实际应用案例与算例,每章末均附有较多难易程度不同的习题,另外还附有少量涉及网络建模与计算的大型综合应用题。 本书是一本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基础教材,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系统工程、管理工程、自动控制、通信与计算机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供有关专业的科研人员自学。
本书是一本详细而又完整地介绍互连网络内部网关协议(IGP)的专业书籍,堪称有关IGP方面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本书共分三个部分。部分主要介绍了网络和路由选择的基本知识,其中包括IPv4协议、IPv6协议和路由技术。第二部分是本书的精华,这一部分详细、深入地讲述了各种常用的内部路由协议,如RIP、RIPv2、RIPng、无类别路由选择、EIGRP、OSPFv2、OSPFv3、IS-IS等协议,每一章除了对该协议的实现机制和参数详尽阐述,使读者对协议的实现原理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外,还通过在实际网络环境中的实例,详细地论述了该协议在Cisco路由器上的配置和故障处理方法,帮助读者获取大量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能。第三部分介绍了如路由重新分配、缺省路由/按需路由选择、路由过滤、路由映射等多种重要而有效的路由控制工具,用来创建和管理多个IP路由选择协议的协调和互操作
6G网络架构将是具有“人-机-物-灵”融合特性的双世界网络架构,6G网络通过智能协同方式实现对用户所处信息融合空间的感知、反应、决策、优化乃至改造。相应地,6G网络将通过分布式学习以及群体智能式协同算法部署,使6G网络实现智能内生,并通过去中心化的无线接入网架构来提升网络服务的可拓展性和鲁棒性,从而构建新的生态和以用户为中心的业务体验。其中,边缘智能技术通过融合边缘网络计算、存储、应用等核心能力,使智能更贴近用户,因此成为实现网络智能内生的重要手段,也是未来网络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书在分析各代移动通信理论与技术升级内在动力的基础之上,阐述“人-机-物-灵”融合的6G网络形态,进而从容量分析、系统演进、网络自治等方面探讨6G组网理论及其关键技术,并对6G网络多域资源协同及边缘智能技术进行系统介绍。
蓝牙技术是短距离无线通信的主要技术,是个人区域通信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近年来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尤其是家电仪器、移动电话、智能大厦等。有关蓝牙技术的协议内容和技术细节非常丰富,本书较详细地介绍了其中的重要内容,以便读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蓝牙技术的特征和特点。首先,将各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与蓝牙技术进行了简单的性能比较。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蓝牙协议部分,包括协议栈,基带描述,LMP,L2CAP,SDP和RFM。通过对这部分的阅读,读者将对蓝牙的工作方式、工作能力、优缺点、兼容性和可扩充能力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由于蓝牙要求全球应用的一致性和广泛的兼容性,SIG对于各种应用实例如话音、电视、手机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因此本书后一部分在介绍通用应用规范的基础上,对一些典型应用情况给予了详细的介绍。读者可以
《云数据中心基础/华晟经世ICT专业群系列教材》共介绍7个项目,项目1为云数据中心认知,主要介绍了什么是数据中心、云数据中心的特点、体系结构、云数据中心和传统数据中心的区别、绿色数据的概念以及发展趋势。项目2介绍了云数据中心的规划与设计,主要包括云数据中心的设计建设的指标、基础设施的规划以及云数据中心的优化策略。项目3介绍了云数据中心的硬件选型,主要包括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以及存储设备的介绍和选型。项目4到项目6则重点介绍了虚拟化技术、云计算技术和运维技术,以及 KVM 虚拟化的搭建OpenStack的搭建,Zabbix、Puppet、KickStart 搭建,项目 7则介绍了Docker 与 Kuberes 容器技术,其中详细介绍了 Docker 与 Kuberes 的搭建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