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高等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特点和要求编写,旨在帮助读者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当前主流网络安全与管理技术,并具备灵活运用能力。 本书以网络工程典型应用为案例,分析当前网络工程中的安全与管理需求,根据需求制订任务,按照任务介绍相关理论知识,设计工程解决方案,并在实验环境下实施方案。本书分8章,共包含19个任务,主要内容为网络安全理论基础、网络访问控制技术、局域网安全技术、网络病毒与攻击预防技术、Internet接入安全技术、网络管理理论基础、企业 测技术、企业网远程管理等当前主流的网络安全与管理技术。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语言深入浅出、简明扼要,侧重于具体技术与实训内容。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计算机通信等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
运行大规模服务所需的计算平台已经不再是十多年前的那种比萨饼盒大小的服务器或者冰箱大小的高端多处理器系统了。这样一个平台的硬件是由成千上万的独立计算节点和与之对应的网络和存储子系统、配电、空调设备和巨大的制冷系统组成。这些系统所在的建筑也已经成为系统的一部分,和一个大型仓库没有什么区别。《数据中心设计与运营实战》的中心思想很简单:这一计算平台不能简单地看作一堆放在一起的机器。数据中心的软硬件资源必须协同工作,以提供高水平的互联网服务,而高水平的互联网服务只能通过整体的设计和部署来实现。换句话说,我们必须把数据中心本身看作是一台庞大的计算机。计算正在移动到云端,进入仓储式数据中心(WSC,Warehoase-ScaleComputer),软件和硬件架构师必须了解端到端的整个系统才能设计良好的解决方案。我们不再设计单
本书分10章,首先对嵌入式系统、ARM体系结构及指令系统进行介绍,然后以AR:M9芯片$3C2410为平台,详细介绍有关ARM体系架构,其中包括常用的串口、IIC总线、CAN总线、SPI总线、EEPROM、时钟、D/A及A/D转换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I/O接口中常用的液晶屏和触摸屏的使用方法、用户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的移植、内核的裁剪和文件系统等。以一个实例开发作为全书的结束。 本书大部分章节配有内容丰富的程序解读、实验指导及思考题等实战内容,同时配有硬件芯片接口电路设计图。通过阅读本书,可以使读者掌握基于ARM应用系统的相关知识。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嵌入式系统课程、ARM技术学习或培训的教材,也可作为嵌入式系统开发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从嵌入式系统概念出发,以应用最广泛的51系列单片机为主介绍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指令系统、内部各功能部件的工作原理、应用编程及外部扩展技术。本书力图体现实用性和先进性,采用汇编语言和C语言相对照的编程方式,对串行总线12C、SPI、CAN及新型接口作了详细论述,教材的实训部分以可在系统编程(ISP)的51系列单片机开发板作为读者的实践环节,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使学生带着兴趣学习和实践。本书的知识点安排得当,编排由浅入深、条理清晰,并精心安排了大量应用实例,每章末有小结、思考题和习题,书后附参考答案。 本书可作为计算机类、信息类、机电类等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高职高专学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还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对PLM技术应用的职业技能需求为出发点,以CAXA PLM协同管理系统为载体,设计了企业应用实例,对PLM的基本应用进行了详细讲解,帮助读者全面理解PLM软件在产品生命
《微处理器系统结构与嵌入式系统设计(第2版)》(作者李广军、阎波、林水生)介绍了基于ARM核的嵌入式微处理器系统的体系结构、组成原理、工程设计方法和核心设计技术。全书首先讲述微处理器系统的组成、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然后从逻辑电路、IP核设计的层次,对微处理器的体系结构、指令系统设计的核心技术进行深入研讨,揭示了微处理器系统中软件指令和硬件电路之间的接口联系、工程设计方法与流程。书中讨论了基于ARM微处理器IP核的微处理器软硬件系统的结构及组成,以提高读者编写与底层硬件交互的高效代码的工程设计能力和素质,并着重探讨了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系统结构、操作系统移植、引导和加载等关键技术:书中还讨论了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协同设计及基于ARM核的SoC设计技术。 ????《微处
本书采用结构化方法来介绍计算机系统,书的内容完全建立在“计算机是由层次结构组成的,每层完成规定的功能”这一概念之上。作者对本版进行了的更新,以反映当今最重要的计算机技术以及计算机组成和体系结构方面的进展。书中详细讨论了数字逻辑层、微体系结构层、指令系统层、操作系统层和汇编语言层,并涵盖了并行体系结构的内容,而且每一章结尾都配有丰富的习题。本书适合作为计算机专业本科生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参考。
随着单片机的广泛应用,抗干扰技术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且贯穿于测控系统的设计、制造、安装以及运行的各个阶段。 全书分12章。主要内容包括:电磁干扰的产生机理;常用元器件的选用方法;常用硬件、软件电磁干扰控制方法;单片机测控系统中主机单元、测量单元、D/A及A/D单元、功率接口单元、人机对话单元的配置与抗干扰设计;还详细介绍了供电电源及印制板设计的抗干扰措施。 本书可供大专院校自动化、计算机应用、仪器仪表等有关专业师生以及从事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开发和维修的广大科技人员阅读。
本书堪称计算机系统结构学科的“”,是计算机体系结构方向的学生的教材。全书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基础、指令集系统结构、流水线与指令级并行技术、层次化存储系统与存储设备、互连网络以及多处理器系统等重要内容。在这一版本中,作者更新了从单核处理器到多核处理器的历史发展过程的相关内容,同时使用了广受好评的“量化研究方法”进行计算设计,并阐述了多种可以实现并行的技术,这些技术恰恰是展现多处理器系统结构威力的关键。在介绍多处理器时,作者不仅讲述了处理器的性能,而且还介绍了处理器性能之外的其他设计要素,包括功耗、可靠性、可用性和可信性等。 本书可作为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系统结构方向的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全面地总结了整机电子装联技术,内容涵盖整机装联的各个方面。从工程应用角度,全面、系统地对整机装联的装配环境及所需材料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如焊料、焊剂、胶黏剂等。介绍了整机装配中使用的电缆组件、连接器等的电装工艺,如电缆及连接器的选型、电缆的绑扎和走线注意事项、元器件的装配工艺等。着重对基础知识进行了讲解,同时结合实际的应用,突出机理和实际操作,对理解整机电子装联技术原理有很大帮助。很后,从印制板组件装配、电缆组件装配以及整机装配三个方面展示实际生产中涉及的工艺技术,对指导实际生产亦有很大帮助。
本书以Altera公司全新推出的Quartus II 11.0为设计平台,结合大量的实例来介绍基于FPGA/CPLD数字系统的设计方法。书中的例子包含简单的数字逻辑电路实例、数字系统设计实例及复杂的数字控制系统设计实例,由浅入深地介绍了采用Quartus II 11.0进行数字系统开发的设计流程、设计思想和设计技巧。本书的所有例子均在SOPIOSII EDA/SOPC系统上验证。
本书是电子工业出版社《DSP应用大观》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本书讨论了几种通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在TI各系列DSP处理器上的高效实现问题。本书共6章。章是全书的基础部分,简要介绍了本书所要讨论的通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以及TI公司各系列DSP处理器的基础知识。第2~6章分别讨论了复杂算术运算、FFT/IFFT、IIR、FIR及自适应滤波算法,在TI各系列DSP处理器上的高效实现方法。 本书可作为电子类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DSP技术类课程的实验教材和DSP工程师的培训教材。对于从事DSP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本书也不失为一本有用的技术手册。
本书根据 制订的教学要求以及新版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信息处理技术员考试大纲的要求编写,内容包括信息处理与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及WPS(文字)2019、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10、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10。 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丰富,层次清晰,图文并茂。每章章末都附有适量的自测题,以方便学生练习。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其他人员的自学参考用书或培训用书。
本书基于华航唯实自主研发的PQFactory软件,以数字孪生与虚拟调试技术的发展为背景,围绕数字孪生与虚拟调试技术应用,组织资深企业工程师、职业院校的专业带头人、行业专家共同编写而成。本书内容包含初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