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展示了苏联自成立至解体的典型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作者的视角宏大,有独到见解。作者认为苏联虽然没有美洲狮,但是有西伯利亚虎,对苏联的诸多发明和发明家充分肯定。同时,又与西方的发明环境做对比,反思苏联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不足。本书不是发明通史,而是专题案例的形式,可读性非常强。另外,本书的序言充满了理性的思考,表达了作者的基本观点。本书对领导干部、科学史专业内人士,以及广大青年学生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书追溯了科学仪器与工业机械的先进技术在19世纪初的发展与法国新兴观念之间的联系。不同于机械科学例证中的经典机器,19世纪后的机器不再冰冷,被赋予了与有机物相同的生命品质。换句话说,他们的组织结构复杂、对环境敏感、反应迅速,并且能够使得环境发生改变。它们被认为是渐进式创新的产物,与前达尔文理论家所描述的进化过程非常相似。特雷希认为,这个时期的机器是独一无二的,能够作为技术手段和富有想象力的模型来解决社会问题,对个人和集体的需要作出反应。
本书共1001个问题,分为中医篇和西医篇。中医篇分癫痫病的历史沿革,癫痫病的病因病机,癫痫病的分类判断,癫痫病的鉴别诊断,癫痫病的方药治疗,癫痫病的针灸治疗及癫痫病的预防调护;西医篇从癫痫的基础知识、癫痫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癫痫的分类诊断,癫痫的鉴别诊断,癫痫的辅导检查,癫痫的治疗及癫痫的预防护理等7个部分来介绍。本书内容丰富,科学性与实用性强,可作为全国各级医院临床医师,高等院校老师,尤其是基层医生在临床与教学中的重要参考用书。同时也可供广大癫痫病患者和家属参考阅读。
本书为《中国民间疗法丛书》之“经筋疗法”分册。其简要介绍了“经筋疗法”的起源和发展、作用机理、相关知识、操作方法、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及“经筋疗法”的现代研究, 同时还介绍了“经筋疗法”在各科的临床应用。本书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适合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广大群众阅读使用。
牙周炎是临床常见的牙周疾病,其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的预后判断、综合治疗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是临床医师常会遇到的棘手问题。本书共分7章,详细介绍了重度牙周炎的致病因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作者着重从临床角度,结合病例阐述了重度牙周炎的临床评估和治疗要点,指出与患者沟通和对患者个体化诊断及治疗设计的重要性,介绍了牙周非手术与手术治疗方法和相关的口腔正畸、修复、种植等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手段,以及对远期预后的评价。本书可供口腔科临床医师和医学生参考使用。
本书是一部综合性辞书,内容侧重于科学技术领域的基础知识及*成果,可供各级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科技爱好者查阅。
《能量守恒定律的历史和根源》是马赫早的力学史评著作,展现了马赫的天才的思想。它预期了马赫在其他书中的几乎所有思想,对透彻理解马赫的工作是须臾不可或缺的。它既包含一般能量学的要点,对自然科学和历史的一些事实的沉思,而且也以尽可能以概括的形式论述了马赫今后要继续探讨的科学哲学课题:科学理论的意义和作用,生理学和感觉心理学对认识论的重要性,思维经济原理,牛顿力学的缺陷,原子论的无结果,对古典的因果关系的批判,物理还原论,力学自然观,物质论(唯物论)以及一切形而上学的臆测形式。普朗克(M. Planck)在做博士论文前就读过这本书,内在论哲学家勒克莱尔(A.Leclair)在1879年的著作中甚至称马赫的书是“革命的”。
本书讲述了西班牙的近两千年的科学历史,展现了西班牙以科学为梦想的科学家及科学机构的故事,书中的科学者们以西班牙的政治、经济、军事及社会状况为条件,致力于科学,度过了人生充满希望的时光。近代西班牙人认为,科学是一个值得终生奉献的梦想。本书也印证了西班牙人从来都不乏能够欣赏科学价值这一事实,而西班牙科学家对世界的贡献与价值也被低估了。
《非现场监管指标使用手册(2011年版)》是一本全面性、系统性和规范性的工具书,是非现场监管制度的重要补充。这本书的指标全面,包括了贷款拨备率、杠杆率、流动性覆盖率等在内的最常用的非现场监管指标;?内容科学,既有指标的定义、应用范围和关注点,也介绍了指标间的关联关系、指标标准制定的背景原理、国际的监管要求等方面;使用方便,手册以指标为索引,方便查询使用。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着沈括和苏轼的历史建构,沈括在宋代的影响,苏沈异同和交往,《梦溪笔谈》与苏轼,特别是《苏沈良方》背后的生命故事,苏轼关于岭南物产的记载,苏轼的交游与互动,考察士人知识的来源与建构。同时列入考察的还有技术知识,如农业、矿冶、水利、渔猎、饮食,以及士人的日常生活(如文房四宝)和苏轼的探索精神等。书中特别以荔枝、柑橘、松、竹、花卉(如牡丹)、茶、酒等为研究案例,从一个个体身上了解相关知识的创造、传播的过程、动力和途径,也藉以认识一个 不同的苏东坡。
陈凡、陈红兵、田鹏颖主编的《技术与哲学研究(2010-2011卷)》精选了第13届全国技术哲学年会的论文以及2010年和2011年两年间学者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的具有重要价值的论文。文集分五篇:篇技术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前沿问题研究;第二篇技术与文化;第三篇当代技术与工程中的哲学思考;第四篇技术、创新与人类发展;第五篇其他相关问题。 秉承《技术与哲学研究》“突出学科特色,加强基础研究,注重现实应用”的创办宗旨,本论文集充分展示了两年来我国学者在技术哲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中的*成果,希望通过本论文集的出版深化中国技术哲学的学术研究,进一步推动技术哲学界与全国哲学界、工程技术实践者和决策者之间的广泛交流与沟通,使技术哲学能够在理性的高度和实践语境中“为国服务”,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增进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本书围绕着沈括和苏轼的历史建构,沈括在宋代的影响,苏沈异同和交往,《梦溪笔谈》与苏轼,特别是《苏沈良方》背后的生命故事,苏轼关于岭南物产的记载,苏轼的交游与互动,考察士人知识的来源与建构。同时列入考察的还有技术知识,如农业、矿冶、水利、渔猎、饮食,以及士人的日常生活(如文房四宝)和苏轼的探索精神等。书中特别以荔枝、柑橘、松、竹、花卉(如牡丹)、茶、酒等为研究案例,从一个个体身上了解相关知识的创造、传播的过程、动力和途径,也藉以认识一个 不同的苏东坡。
为引领科技工作者勇于挑战*前沿科技问题,提升我国创新能力,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中国科协组织所属全国学会及学会联合体,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了2018 年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征集发布活动。征集领域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共分为数理化基础科学、信息科技、智能制造、生命科学、先进材料、能源环境、农业科技、公共安全、交通运输、空天科技、地球科学、医学与健康等12个重点领域。通过征集、初选、复选、终选等流程,遴选出了60 个我国一线科技工作者重点关注的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并通过对国家著名与核心论文(SCI论文)及世界专利(DWPI)数据进行检索、数据清理、文献分类和主题分析,对60个问题难题涉及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相关科研成果发表情况、主要研究力量分布(机构、团队、学
本书探索了加拿大科学、技术和现代性之间的复杂联系。汇集了来自各个领域的 学者的科学和技术分享,丰富了我们对加拿大境内外历史的理解。本书围绕三个关键主题:人、技术和环境,探讨了科学和技术是如何让加拿大人想象和改造自己成为现代社会的。关注的主题多种多样,包括殖民人类学、科学探险、电疗、神秘科学、工业发展、电话、专利、神经科学、航空、空间科学和基础设施,作者探讨了加拿大人与科学和技术的现代接触,并将其置于 大的 和跨国背景中。本书肯定了科学和技术在创造现代加拿大过程中发挥的核心作用,以及向加拿大境外的科学、技术和现代性学者传播加拿大案例研究的价值。
你有过成为科学家的梦想吗?想走进科学家的生活一探究竟吗?想知道科学研究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神秘吗?刚刚开始学术研究的你,想知道如何挖掘好的研究课题及想法吗?有了课题和想法之后,下一步的研究又该如何展开呢?对于那些发表在期刊和会议的文章,总觉得人家写得如行云流水,轮到自己写文章时纵有思路万千,却下笔无神。想知道如何将新的想法和研究结果有条理地组织在一起并撰写成高质量论文的秘密吗?如果你是一名年轻的导师,角色的突然转变让你还有些无从应对吗?那么,如何高效地指导学生,让他们快速在研究领域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呢?对于这一连串的问号,你将会在本书中找到答案。本书的两位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与读者分享研究生活的苦与乐。书中引用了大量形象而具体的实例,不仅希望带给读者一次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
以贯彻和落实中央关于高度重视技术科学发展、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决策为宗旨,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所列8大前沿技术为研究对象,把前沿技术作为以技术科学为基础的高技术前沿,通过深入探讨技术科学的若干理论问题,进一步阐明技术科学的内涵特征,确认技术科学在科技体系中的学科地位,揭示技术科学对于前沿技术的支撑作用和推动自主创新的独特功能,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与学术价值。运用科学知识图谱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以国际权威的论文数据库和专利数据库为数据来源,绘制一系列前沿技术知识图谱,并结合专家对前沿技术的敏锐把握,展现基于技术科学的前沿技术发展态势,对于国家科技规划纲要的具体实施具有辅助决策的参考价值。开展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创新前沿与管理前沿的知识图谱分析,进而构建
作家阿来从科学文化以及博物自然的视角,摘选以的科学名著片段,并加了个人的导读以及赏鉴。多为名篇名作,从思想启蒙、写作特色以及精神价值进行梳理。对于打通科学与人文,提升自然写作具有借鉴意义。北京大学教授刘华杰从科学文化以及博物自然的视角,摘选以及遴选的科学名著片段,并加了编者个人的导读以及赏鉴内容。多为名篇名作,从思想启蒙、写作特色以及精神价值进行梳理。对于打通科学与人文,提升自然写作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