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玉门油田,是中国早期天然石油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0年,其原油产量占全国的95%,在民族危亡 一滴油一滴血 的战争年代,油田生产的油品有力支援了抗日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油田被列为 一五 计划全国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1957年建成我国第一个现代石油工业基地,1959年原油产量占全国的51%,撑起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半壁江山。从20世纪60年代起,油田担负起了 三大四出 (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研究所,出产品、出经验、出人才、出技术)的历史重任,先后会战大庆,南下四川,跑步上长庆,二进柴达木,三战吐鲁番,向全国各油田和炼化企业输送骨干力量和各类设备,被誉为 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 。著名诗人李季曾赋诗盛赞: 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 。
本书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依据井下作业工职业资格等级标准,统一组织编写的《石油石化职业技能鉴定试题集》中的一本。本书包括井下作业工初级工、中级工、工、技师和技师五个级别的理论知识试题和技能操作试题,是井下作业工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用书。
《油气田开发与集输储运工程》由苏丹丹,胡天宝,李洪畅主编
本书主要讲述油气水钻井工艺理论与技术措施;钻井工具的结构原理与维护使用;钻井事故与井下复杂情况的预防与处理。全书共十章,主要内容包括:钻头、钻柱、钻进技术、定向井井眼轨道设计与轨迹控制、取心、固井、完井技术、钻井事故与复杂情况、打捞工具与工艺、钻井新工艺与其他钻井技术。 本书体系完整,层次清楚,深度、广度适宜,是石油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工程专业的教学用书,是钻井技术员、钻井队基层干部、钻井司钻、钻井技师的培训参考教材,也可供钻井监督、钻井工程和科技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