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生产中病虫害种类繁多,症状多变,但多数菜农对各种病害尤其是疑难病害很难准确诊断,常靠自己的经验判断,导致防治时一次施用多种药剂,且随意加大用药量,引起农药残留增大及病虫害抗性增加,不利于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寿光是闻名全国的蔬菜之乡,本书编者以寿光为主要调查地点,连续进行了多年的蔬菜病虫害调查。为了更准确地识别病害,作者对病害不同时期、不同发病部位的症状,蔬菜害虫不同虫态、不同龄期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等进行全方位的拍摄,获得了对病虫害的立体识别。
中国是一个灾荒频发的国度,抗灾救荒活动因此而成为古代社会一项重要的社会管理工作。《周秦汉晋时期农业灾害和农业减灾方略研究》一书虽为断代史作品,但基本确立了农业灾害史研究体系。作者在历史灾荒资料量化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周秦汉晋时期农业灾害的时空分布态势,同时参照现代灾害学理论,从技术和政策两个层面概括论述了农业减灾措施的发展变化情况,并对传统农业时代农业减灾思想的早期形态做了比较全面细致的梳理和评价。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指导》内容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植物病害的症状识别和病原生物的形态特征的观察;二是有关病害的侵染、流行和有关实验研究的基本技术。部分的实验内容一般安排在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第二部分则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大多是结合在教学实习中进行。通过实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的能力,锻炼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
食用菌病虫害是制约食用菌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生产上菇农朋友迫切需要具有指导性管产用性的食用菌病虫害防治参考书。近年来,我们深入到福建省食用菌主要栽培区开展食用菌病虫害种类调查和防治研究,将获得的手资料结合外的研究成果提炼整理成册。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食用菌的重要病害、虫害的诊断和防治技术,附有精选的病害症状、病原物和害虫形态特征的彩色照片。
蔬菜产业是河北省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其种植效益高,为农民增收作用大。“九五”以来,河北省蔬菜发展迅猛,规模总量居全国第二,产值居种植业之首。广大菜农靠科技种菜发家致富的要求十分迫切,非常需要通俗易懂的图书,以指导菜农选良种、用好肥、施准药,生产出高质量的无公害蔬菜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推进蔬菜产业进一步健康快速发展。 蔬菜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非常重要,是提高蔬菜质量水平和产量效益的关键环节。近十多年来,以河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孙茜为代表的一些植保专家,深入基层,直接指导农民防病治虫,科学用药,为蔬菜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书共分八部分,分别介绍了西瓜栽培的理论和实践,西瓜的生育和营养诊断,西瓜生育异常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书内收集了外彩色图片170多幅,这将给读者在
《农业灾害应急技术手册》是一本指导农业抗灾减灾生产实践的辅助工具书,内容丰富,针对性强,与实践结合紧密。《农业灾害应急技术手册》对农村基层干部、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民朋友最为需要和适宜,可以作为新型农民、基层在岗公益性农业技术服务员和“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培训教材,也可以作为农业应急管理科普书籍和工具书,为增强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发挥作用。随着抗灾知识和技术的普及,以及全社会灾害意识和防范能力的增强,湖北农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将得到更好的保障,湖北农业将在中部崛起中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本书、2版分别于1991年12月和1993年6月出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和研究所和北京市植物保护站的专家朱国仁、李宝栋、张秋芳、郑建秋、洪传学、林柏青、李炳坤编著,先后印刷18次,发行44万册,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由于工作变动等原因,第3版由在职的六位编著者承担。 为了适应设施蔬菜产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无公害蔬菜生产对病虫防治的新要求,对原版内容作了全面的修改与补充。内容包括:棚室蔬菜病虫害防治原则、苗床和瓜类蔬菜病害、茄果类蔬菜病害、豆类蔬菜病害、叶用蔬菜病害、主要蔬菜虫害、蔬菜生产上禁止使用的农药品种、蔬菜常用农药通用名称、毒性、主要商品名称及防治对象。共介绍了病害92种、虫害22种。内容详实,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强,适于广大菜农、蔬菜生产技术人员和蔬菜管理部门人员阅读,也可供农业院校
作者经过研究比较,书中所列病虫草害均是发生比较严重,生产上需要重点考虑的防治对象;书中对这些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防治技术进行了全面的讲述。本书对多种农作物的1 000多种病虫草害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对多种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生物学特性、防治方法、使用药剂和剂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介绍。 《庄稼医生手册》,是各级农业植保技术人员和农药经销商的技术宝典。概括了农作物的病虫草害发生规律、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农药知识、农药信息,理论实践并重。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取得进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推向前进的基本保证。 为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决定,将已开展三期的“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由城市全面拓展到农村,“十一五”期间计划在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村委会开展农村图书室援建和读书活动,使两亿多农民由此受益,让这项造福城市居民的民心工程同时也造福亿万农民群众。中央领导同志对此十分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发展中二个亟待加强的
《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杂草学(第2版)》从杂草的定义入手,系统地叙述了杂草的生物学、生态学,中国杂草的发生和危害,主要杂草种类:除草剂主要品种的特性、作用机理、适用作物和防除对象以及药效、药害、抗性和残留等;杂草防治的主要方法,主要作物田杂草的综合治理技术;杂草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等。在注重杂草基础知识的同时,着力反映当代杂草科学在外来杂草、生物除草剂、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杂草抗药性以及杂草综合防治等发展动态。
本书介绍了花卉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的基本原理和实用技术。全书共分四篇,分别介绍花卉病虫害基本知识,病害和害虫发生与防治技术以及上海地区花卉病虫害发生、诊断与防治技术研究新进展。本书介绍了300余种常见花卉病虫害为害症状,病虫形态特点、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同时,总结了近年来研究的新成果,实用性较强,适用于花卉生产企业、花卉种植农户和园林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及农林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为“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实战丛书”之一,对辣(甜)椒疑难杂症的诊断与处方作了系统介绍,内容包括:辣(甜)椒病害的诊断,辣(甜)椒病害典型与非典型、疑似病症的诊断与救治,辣(甜)椒生理性病害的诊断与救治,辣(甜)椒药害的诊断与救治等。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讲解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中国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研究(第8卷)》共编辑了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化学防治专业委员会第八届中国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学术研讨会交流的51篇论文。本着文责自负的原则,对来稿没有进行大的修改,尽量保持其原有风貌。本书侧重报道了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羧酸酰胺类(cAAs)、呼吸作用复合物Ⅲ抑制剂(细胞色素bcl复合体)、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苯并咪唑类剂和二甲酰亚胺类等剂的生物学及其应用技术研究进展。特别是反映了最近外重要农作物病害的化学防治新技术研究和病原菌的抗药性分子机制、抗药性诊断和检测技术、剂化学合成、生物农药及天然物农药的研究动态,大量报道了一些疑难植物病害和经济作物病害防治中存在的剂抗药性及其治理、药效分析、对环境和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促进作物健康生长等研究成果,充分反映了近两年来中国植物病害化学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