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英是水稻产区的主要绿肥作物,也是一种优质的豆科牧草、蜜源植物和观赏植物,种子及全草又可药用。它的作用在于增加生物有机肥源,改良、培肥土壤,净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化肥利用率和促进农区牧副业的发展。特别是在低产田改良,改变"石化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和在绿色农业中的功用尤为突出。信阳紫云英是在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这个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下,长期栽培的中熟农家品种。据考证,信阳在五代时期就有紫云英种植,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信阳是我国栽培紫云英最北纬度的区域。由于该区位于北亚热带边缘,受各种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气候上既有南北过渡的特点,又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且地形大部分为浅山丘陵,与南方广大紫云英种植区截然隔离。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形成了信阳紫云英这个独有的农家品种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养殖面积的扩大和种类的增多,仅靠天然饵料已远远不能满足水产养殖生产的需求。因此,必须根据各种鱼类及水产动物的不同食性和营养要求,配制出高效的人工配合饲料进行科学的投喂,才能提高经济效益。为了适应水产养殖生产的发展,编者根据多年来从事鱼饲料研究的实践,并参阅了外有关水产动物饲料配制和投喂的研究资料,编写成《鱼饲料配制与投喂技术160问》一书。本书共分8个部分,160个问题。主要内容包括鱼饲料的一般知识;鱼类对饲料各种营养素要求;鱼用配合饲料原料种类与营养含量;饲料添加剂;鱼用配合饲料及其加工、贮藏;主要养殖鱼类和水生动物的饲料配制;其他养殖种类的食性和饲料;配合饲料投喂技术等。编写方式采用问答形式,通俗易懂,适合于广大水产养殖者、水产动物饲料加工人员、水产技术
本是根据全国中等水产学校4年制海水养殖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全国水产中专教学大纲审定会通过的《海藻养殖》教学大纲的要求,是在缪国荣、丛季珠、房历生和陈国治1979年出版的《海藻养殖》基础上,重新修改、补充编写而成。全书共分八章,由丛季珠编写绪论、总论、海带养殖、裙带菜养殖和石花菜养殖;陈国治编写紫菜养殖;伍龙畅编写江蓠养殖、麒麟菜养殖和凝花菜养殖。本内容比较广泛,较全面地介绍了我国当前海藻养殖的科学技术,并适当地介绍了国外海藻养殖的研究成果。
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学是适应教学改革需要,对鱼类、虾蟹类、贝类和其他水产动物增养殖理论与技术进行重新整合,新开设的一门综合性的专业课程。这本《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学》由李明云主编,在着重介绍通用理论和共性技术的同时,又注意对各大类常规品种和名特优品种的养殖原理和应用技术的介绍,力求全面反映当今外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产业的发展水平以及研究领域的新成果与新技术。《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学》主要供高等院校水产养殖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与渔业相关的其他专业、水产机构和科研单位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水产养殖生产者参考。
《江西省渔具渔法名录》是一本专门为渔政管理人员和相关水产人员编写的参考书籍,内容比较丰富、系统和全面,并配有插图,图文并茂。全书共分绪论和13个章节,并附有相关附录。绪论主要介绍江西省水系概况和主捕对象,捕捞渔业的悠久历史和漫长曲折的发展道路,以及此前历史上的渔具渔法概况;一章至第十二章为江西省鄱阳湖区及主要水系的刺网、围网、拖网、地拉网、张网、敷网、抄网、掩罩网、陷阱、钓具、耙刺和笼壶12大类渔具的名称、概述、作业原理、捕捞对象、渔具渔法、特点及危害性、归类等,第十三章为杂渔具渔法。附录编辑了常见捕捞学名词和术语、主要渔业法规、《渔具分类、命名及代号》GB/T5147-2003、《渔网网目尺寸测量方法》GB/T6964-2010、江西省主要鱼虾类经济动物概况等。《江西省渔具渔法名录》也可供大专院校有关师生和从业
黄颡鱼是鲇形目鱼类的一种。它虽然个体小,普通易见,但由于其肉质特别细嫩鲜美。且无肌间细刺,日益受到城乡消费者的喜爱。它的市场价位一直很高.天然产量现已满足不了人们的消费需求。近年来,该鱼的商品养殖价值正越来越受到水产界的重视。不少科研单位和养殖业者在黄颡鱼的开发养殖方面做了许多研究和饲养试验.有的已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开展黄颡鱼人工养殖研究的时间较短,其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完善、成熟。目前还缺乏有关黄颡鱼人工养殖技术方面较全面的专著,《黄颡鱼养殖实用新技术》的出版可谓填补了这一空白。《黄颡鱼养殖实用新技术》作者收集了大量的有关文献资料,并对各地的研究成果和养殖经验加以系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