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世界大战开始后不久,保罗和同学们怀着英雄主义的理想,志愿报名参军。经过短暂的训练后,他们被送往前线,战场的残酷和生活环境的恶劣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到处是老鼠和虱子的战壕、可怕的传染病、食品和药物的匮乏、简陋的医疗设备 在战场上经历过血肉横飞、残肢断臂、炸弹毒气的摧残之后,这群年轻人不得不抛弃从前的信仰,变成一个个行尸走肉。保罗绝望地看着战友一个接一个地倒下,未来一片迷茫。他阵亡的那天,整个前线寂静无声,战报上的记录只有一句:西线无战事。 雷马克以一种电报式的极简文风,记录了战争的恐怖;以一种轻描淡写的口吻,诉说了一代人经受过的苦难。正如他在小说开头写道的那样: 它只是试图简单地记叙一代人,尽管他们躲过了炮弹,但还是被战争摧毁了。
不得安宁的可怜的灵魂、等待拯救的幽灵……有成百上千个这样的传说故事。所有这些故事的基础是对人的灵魂不死的信仰,是对肉体死亡的灵魂的继续存在的信仰。而所有这些故事都笃信,人的灵魂定能在上帝的和平中找到永恒的安宁——倘若不发生什么意外。可惜,正如人们将听到和看到的那样,有时会有意外。 我是一个故事叙述者,不是一位科学的传说收集人。在奥得弗雷德·普鲁士勒所著的《午夜钟响(普鲁士勒作品典藏)》中我想做的仅仅是讲故事——在你眼前的这本书收集了三组共三十九个故事,它们都涉及虚无飘渺的、在午夜发生的怪事…… 《午夜钟响(普鲁士勒作品典藏)》的姊妹卷叫做《山妖传》。 那本书谈的是些闻所未闻、让人惊叹的事件,以及出乎意料的变化、各种机遇和命运的捉弄。
本书是中国现代女作家卫慧的小说集。深刻与时尚兼得,神思恍惚,黑色的优雅,典型的“问题女孩”等构成其作品整体的美学风格标识。对另类理性或非理性的描写,充斥着金属都市的酷味。
少年教养犯西吉·耶普森被关进单人囚室,罚写作文《尽职的快乐》。他回忆自己那个在北德乡村当警察的父亲如何恪守职责,一丝不苟地执行纳粹当局的命令,监视当地的一位画家,不让他作画,还没收作的作品。而富有正义感的画家原是警察一家的老朋友,还曾经救过警察的命。小西吉出于同情,帮画家藏过来。战后,冥顽不化的乡村警察还继续搜寻并烧毁画家的藏画,西吉为此得了恐惧症。他生怕画作被毁,继续偷藏画家的画,被发现后当作少年犯送进劳动教养所…… 作品取材于德国著名画家埃米尔·汉森在纳粹统治时期被禁止作画这一真实事件。小说以传统的叙述手法,剖析和批判了长期被作为“德意志品质”来宣扬的“忠于职守”的思想,激发人们对被纳粹践踏的公民义务进行反思,这不仅在当代德国文学史上有里程碑的意义,同时由于其所含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