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 不属于任何类型,但却包罗万象 的跨文本作品,《问题之书》分上下两册,共七卷。上册由回忆写起,从于凯尔的自杀到萨拉之死,再到爱情的毁灭,叙事的过程中追问着自由、话语、抉择的意义。下册则通过打乱字母重新组合的语言游戏,用诗化的言语、对话的方式,继续对生命、文本、死亡展开思索。 透过声光闪烁、意象与联想交织的诗化外壳,雅贝斯注入的是 寻根 式的思考和将自己献祭于被遮蔽的 无限 场域里进行 精神 再创造的 书写 求索的内核。
1891年7月,疾病缠身的阿蒂尔·兰波从非洲回到法国,这位19世纪法国的诗人想和他的妹妹伊莎贝尔一起度过他所剩无几的日子。这段兄妹共同抗争病魔的时光如此沉重而又悲恸,注定要以失败而告终,然而这是兄妹两人单独相处的的时光。然而,在兰波生命的最后几个星期中,这两兄妹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之间的对话却不得而知。 作者对此充满好奇,于是他决定通过的妹妹伊莎贝尔的角度来讲述这个故事。通过一系列假想的秘密日记,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长期生活在才华横溢却臭名昭著兄长的阴影下的女人的艰难生活。她小心地记录下他临终时对自己生活的忏悔、他的爱恨以及他的诗歌,直到他走到生命的尽头。徘徊在爱与怀疑,赞赏和沮丧之间的伊莎贝尔,渐渐变成了兰波与他母亲虚构斗争的牺牲品。
1942年,巴黎。七月的一个深夜,十岁女孩莎拉一家突遭警察的紧急搜捕。为保护弟弟,莎拉把他锁在壁橱里,握着钥匙对他说:“我保证,等下就会回来找你的。”2002年,巴黎。45岁记者茱莉娅受命调查60年前的一场搜捕,意外地发现了莎拉的故事,以及她与自己丈夫家族的联系——一桩被守了60年的秘密。寻找莎拉成了茱莉娅的神圣任务,驱散了笼罩她生命的哀愁。莎拉的故事、苦难与她一路同行,很终有效改变了她及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