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 黑塞一直和自然保持着亲密的关系,他从四季中汲取灵感,创作了大量构思精巧的诗歌和散文。乌尔丽克 安德斯精心选编了这些精彩的篇章,展现出黑塞对四季特有魔力的独特洞察:春天万物复苏的急切,夏日景色的繁盛华美,秋天色彩的绚丽变幻,以及冬日雪景的沉思静谧。黑塞全心全意地醉心于观察并描绘他周围的自然及其变化。他优美的文字年复一年地陪伴我们度过每一个季节。
可能是目前为止收录尤其全的布莱希特德语直译本!他是汉娜 阿伦特眼中20世纪 德国最伟大的诗人 ,先锋剧作家的盛誉未掩平民诗人的锋芒,反而赋予其诗歌以戏剧性。如果说 里尔克的诗艺是献给艺术的 ,那么 布莱希特的诗艺则是献给社会革命的 。在其流动、激荡、活跃的一生,诗歌几乎就是他的 日常巡察和呼吸 ,他瞩目战争、政治、社会事件,更忧心这一切背后人本身的苦难;他的诗句看似浅白,素淡,却以反讽、讥谑、戏仿的利刃刺入夜的黑暗和寒冷。而在多篇初次译介的早期诗歌中,我们感受到在自然里的纯然快乐,得以认识另一个布莱希特。在诗歌的坏时代,重读布莱希特一生各个阶段的好诗歌,在剥离了 漂亮画面和香喷喷词语 的明澈文字里唤起自我的道德勇气和智识清醒。
《神曲》诞生于七百年前的文艺复兴时代,是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传世之作,共分为《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三部,以想象的方式,讲述了但丁在导师和女神的引领下,游历地狱、炼狱,到达天堂的故事。有对人性深刻的洞察,也有对人生困境清晰的昭示。在中世纪以来的文学史上,但丁和莎士比亚是公认的两大天才。T.S.艾略特说,莎士比亚展现了人类精神世界的广度,但丁则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度。时隔七百年,《神曲》中蕴含的宏大力量,仍然能够穿越历史,跨越文化,不断焕发新生。正如庞德和艾略特这两位超级但丁迷所说的那样,《神曲》是一部适合每个人的作品,每个人都能从中发现自己的本性和希望,觉察自己的错误,感受到认知世界万物的张力。译林出版社黄文捷译本是从意大利语直译的诗体全译本,保留了原诗的固有行数,语
荷马所*的《荷马史诗(共2册)/译文名*精选》相传为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作,是古希腊不朽的英雄史诗,西方古典文化的基石。本书聚焦于读者耳熟能详的《伊利亚特》《奥德赛》等经典文本,对其中涉及的人物性格、场景设定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描绘与分析,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宏伟的史诗画卷,为对荷马史诗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阅读指引与参考。
一日凌晨,35岁的诗人但丁,突然迷失在一片黑暗森林之中。 黎明将至,他隐约看见一座小山仿佛若有光,他想攀过这座小山,在山脚下却遭到象征淫欲、强权和贪婪的豹、狮、狼的围困。 这时,他的老师 诗人维吉尔出现在他的面前。他受女神贝雅特丽齐指引,带领但丁游历地狱,穿越净界,经过九重天堂,寻获了真理。 《神曲》全诗三卷,分别为《地狱》、《净界》和《天堂》,每卷三十三篇,加上序共一百篇。 自问世以来,成为全世界杰出诗人、作家、艺术家的灵感之源,被誉为影响了欧洲文化的经典巨著。
本书是哈佛大学诗歌教授文德勒, *好的诗歌读者 (希尼语),对美国女诗人狄金森诗歌的细读之作。150首诗歌经文德勒挑选,有深受读者喜爱的代表作,也有鲜为人知的佳作,借助她剥茧抽丝的细读功夫,从封存的诗笺里复活,如花朵,如漩涡,以鲜活有力的形体,跃然纸上。作为一个无与伦比的诗歌向导,文德勒的细读让我们放慢了脚步,小心翼翼地沉入狄金森诗歌独具匠心的形式装置 突兀的词语、不规范的标点、颠倒的句法、古怪的韵律、迅疾的隐喻等,跟随她探测爱情、自然、思想、死亡、宗教的本质。本书以机智而严谨的诠释,立体化展现了狄金森冰火交织的诗歌演变历程,她眼中丰富而深邃的世界,以及她隐秘的内心生活;文德勒向我们证明,狄金森是一位当之无愧的 革命性的诗歌语言大师 ,也是一位 栖居于可能性 的古怪精灵的天才。
荷马史诗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是古希腊文学中蕞早的一部史诗,也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 它极大地影响了从古希腊开始的西方文学创造风格,突破了史诗仅限于记史的传统,开始关注人物的内心,是诗体小说的开山鼻祖。 《伊利亚特》叙述希腊联军围攻特洛伊的故事,以希腊联军主帅阿伽门农与将领阿基琉斯的争吵为核心,集中描写了战争结束前五十天发生的事情。 《奥德赛》叙述奥德修斯在攻陷特洛伊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历经艰难终于返乡的故事。
幕府末期,武州多摩的 刺儿头阿岁 土方岁三与近藤勇、冲田总司等聚集众多有志的浪士和平民,一同于京都建立了新选组。土方岁三凭借其天生好斗不服输的性格和领导组织的才智,将新选组锻炼为当时极为强大的一股势力,其后,更是名声大噪、所向披靡。然而,萨长同盟成立后,时代风潮突然转向倒幕。为了梦想与信念,土方岁三毫不动摇,依旧坚守自己的原则。等待着他的结局却是 生于剑又死于剑,在日本历史上掀起巨大波澜,新选组副长土方岁三顽强好胜的一生。 一部表现幕府末期历史颇具代表性的长篇佳作。
加勒比地区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里克 沃尔科特65年作品精选 于多文化交织的后殖民时空,以对自我认同的持续追寻,再造英语诗歌的光辉 你会再次爱上这位曾是你自己的陌生人 在65年的诗歌生涯中,沃尔科特始终在努力应对那些界定了他的作品与生活的主题:难以破解的身份困局;殖民主义在家乡圣卢西亚留下的痛苦遗产;信仰、爱情与自然之谜;富有盛名而问题重重的西方正典;衰老、丧友、家庭与个人记忆所带来的创伤。布罗茨基评价道, 他给予我们的不只是他本人或 某一世界 ,而是语言中蕴藏的一种无限 。
《万叶集》收录了4516首绝美的和歌,是日本经久不衰的国民和歌集,堪称日本版《诗经》。 作者既有天皇贵族,又有平民百姓,所录作品清新、自然、坦率, 是塑造日本国民性格的心灵之书,激发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精神成长。 全书生动描摹了山野之景与草木之态,娓娓讲述了人们的相恋相欢与生离死别, 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古代日本的日常生活、风土人情等。 这些和歌按时间、种类、季节、题材等分类编排,随翻随读,内容丰盈, 带您在四季流转中欣赏生命之美,在自然变幻里感受万物之灵。
以时间为序,收录华莱士 史蒂文斯不同时期所有诗作,包括《簧风琴》《簧风琴 增补诗篇》《秩序的理念》《弹蓝色吉他的人》《一个世界的各部分》《运往夏天》《秋天的极光》《岩石》《晚期诗作》九个集子,并附上年表,是其一生诗歌写作的完整的结集。 这些诗关注想象的转换能力,显示出独特的、审美的、沉思的哲学倾向,并且有一种完全原始的风格和感觉:异乎寻常、虚幻迷离,浸透着印象主义绘画的色彩光亮。与诗人生活的平静安祥相比,他的诗集呈现饱满、绚烂的色彩,焕发出一股令人激动和兴奋的能量。
阿尔戈 ,希腊神话中英雄们前往海外寻找金羊毛时乘坐的大船。尽管在航行中不断更换部件,乃至所有部件都被替换,但那艘船依然是 阿尔戈 。 爱 就如同 阿尔戈 之船,纵使身体与身份已经彻底变换,爱也仍旧是爱,历久弥新。本书是玛吉 尼尔森荣获美国国家书评奖的代表作。她的写作彻底打破了文体边界,将捕捉个体经验的回忆录、大胆锋利的哲学思辨,与解构性别身份和社会规训的文化评论融合,成为一场奇异的 自我理论 的书写实验。通过精神分析、性别理论、后现代哲学等多重视角,重温与伴侣走过的情感旅程。她以不断创造自我、迎接未知与惊奇的生命姿态,突破了一切关于爱欲与语言、亲密关系与家庭生活的庸常想象。 《在绝望之巅》是二十世纪著名哲学家E.M.齐奥朗的初试啼声之作,写于作者饱受抑郁症和失眠症困扰时期。齐奥朗在其中对种
荷马史诗 相传为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作,是古希腊不朽的英雄史诗,西方古典文化的基石。《伊利亚特》全诗分24卷,15693行,主要叙述的是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伊的故事,以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和希腊英雄阿基琉斯的争吵为中心,集中描写了战争结束前五十天发生的事情。希腊英雄阿基琉斯因女俘为主帅阿伽门农所夺,盛怒之下拒绝作战,希腊联军因此受挫。后因好友帕特罗克洛斯战死,再度披挂上阵,终于杀死特洛伊主将赫克托耳,使希腊联军转败为胜。《奥德赛》全诗共24卷,12110行,叙述特洛伊战争后,希腊联军英雄、伊萨卡王奥德修斯在海上漂流十年,历经艰难险阻,终于返回故国,夫妻团圆的故事。奥德修斯勇敢机智,在特洛伊战争中献木马计,希腊联军终于获胜。回国途中历尽艰险,先后制服独眼巨神和女巫等,又被女仙卡鲁普索留
《恶之花:波德莱尔诗歌集注》是《恶之花》的全新译本,旨在以1972年伽利玛版《恶之花》为底本,对发表于不同时期、不同版本、不同文本的波德莱尔诗歌进行一次系统的呈现、题解和对勘。同时,这部集注还收录了《波德莱尔早期诗》《 手稿残篇》《 序言草稿》《 案档案》和《波德莱尔年谱》等重要文献,以及泰奥菲尔?戈蒂耶为1868年第三版《恶之花》撰写的长篇评述《论夏尔?波德莱尔》和波德莱尔研究专家克洛德?皮舒瓦为1972年伽利玛版《恶之花》撰写的《 导言》。本书可谓是迄今为止中译本收录波德莱尔诗歌及《恶之花》相关资料 多的一个版本,对波德莱尔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开垦地:诗选1966 1996》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希尼的自选集,精选了12部诗集的代表作品、两部重要译作的精华部分以及一些以前未结集的作品。这些作品涵盖了诗人30年写作生涯,呈现了诗人写作的整体风貌以及诗人多年来情感、风格和特色的变化。这里有优美的、田园式的抒情诗,也有许多蕴含噗通却又神奇的爱的诗篇,还有一些发掘自身、自我投射的作品。它们也探索恐惧和暴力的主题,揭示一个 邻里相杀 的爱尔兰,一个受历史和残酷的宗派主义威胁的世界。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希尼所遵奉的诗歌定义,既 忠实于外部现实的冲击 ,又保持着 对诗人生命内部规律的敏感 ,在希尼手中,万物的样貌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一个拼字板,一个秋千,一个风筝,无数小小的瞬间,都变成了既是现实又是飞升的令人沉醉的神话。这部自选集是一种必需 一种深入万物根源
作为普利策奖获奖诗人、生态活动家、禅宗修行者和反正统文化的精神导师,加里 斯奈德在过去五十年里始终是一股活跃的艺术力量。《山巅之险》收录的诗歌风格各异,从起初的有关登山的诗歌,到诗人称为 关于亲密而迅疾的生活,碎语和灵光一现 的诗歌,它们所构成的弧形轨迹,显示着《山巅之险》是加里 斯奈德极具个人色彩的诗集。 《当下集》是自广受赞誉的《山巅之险》后的新诗结集。加里 斯奈德发觉自己在眺望这个星球。前往多米洛蒂山脉、太浩湖北岸、从巴黎和托斯卡纳到德尔菲神庙,从圣菲到塞拉关隘的旅程,散布着这些诗歌如近十年的地图。摆放在一起,它们成为了一条路径,兼具复杂性与抒情性,可看作诗人进入第八个十年之际的 砌石 。 我又听见:公元四世纪 陆机在《文赋》序言中 所说: 当用斧头 砍削木头 去制作斧柄 那
《踏脚石:希尼访谈录》 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希尼的一部系统性回忆录和总结性谈艺录,由爱尔兰杰出诗人、评论家奥德里斯科尔历时七年完成,阿戈西爱尔兰年度图书奖获奖作品。全书共分三个部分十六章,以诗歌为参照点,年近七十的希尼回头凝视,坦诚而深情地追溯了自己从出生到获诺奖之后的整个人生:童年,故乡,亲人,朋友,写作,冲突,困境 围绕着他的每一部诗集,访谈录把这些隐秘而宝贵的经验珍珠般串联起来。在其中,希尼从不怯于谈论重大的存在问题,直面阿尔斯特黑暗岁月中所面临的艺术和伦理挑战,直面 人类经验中冷酷的本性 和世俗 冷漠的风景 ,回应自己内在的声音, 一个诗人应该怎样正确地生活和写作? 这部访谈录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完整的希尼,一个有着 大天才身上根深蒂固的正常性 的希尼,一个始终努力而真诚地追求自我
《如果我能咬整个世界一口》 选取了作者的三个异名者以及作者本人创作的生活诗,共124首。 三个异名者: 阿尔贝托 卡埃罗:选取牧羊人组诗中的生活诗26首,《读塞萨里奥 维尔德》《这个下午暴雨骤降》《嗨,牧羊人》等;牧羊人续编组诗生活诗35首,《越过道路的转弯》《清理器物》《事物令人惊奇的现实》等。 里卡多 雷耶斯:选取生活诗12首,《日复一日,生活是同样的生活》《雪覆盖着远处阳光朗照的山峦》《无论什么停止了,也就死亡了》等。 阿尔瓦罗 德 坎波斯:选取生活诗34首,《吸鸦片者》《归家》《远处的灯塔》等。 作者本人费尔南多 佩索阿:选取生活诗17首,《斜雨》《滚动的波浪返回》《洗衣女在池塘中击打着》等。 附录 《你微笑着梦游,我专注地梦你》 选取了作者的三个异名者以及作者本人创作的情诗,共104首。 三个异
在西班牙语美洲的先锋派诗坛,塞萨尔 巴略霍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人物。他的诗作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本土主义的特点,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和时代脉搏。 巴略霍一生出版了四部诗集。《黑色使者》是他的成名作,内容包括爱情、家庭、故乡以及诗人在生活打击面前的怀疑和失望。《特里尔塞》不仅突破了诗歌的传统,也突破了语言结构和思维的逻辑,字里行间流露着对所有被压迫者的同情。《人类的诗篇》与《西班牙,请拿开这杯苦酒》是相辅相成的作品,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诗人将恶梦般支离破碎的现实焊接起来,而焊接的目的却正是为了将其打碎。 《失足于两颗星星之间:巴略霍诗选》选译了诗人最后两本诗集的全部和前两部诗集的部分作品,此外,还选译了八首散文诗。通过这些作品,读者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位伟大的秘鲁诗人。
《迷途之鸟》共300余首诗歌,诗人以色彩绚丽的生花妙笔,细腻地描绘五光十色的大自然之美,热情地讴歌整个大自然、整个人类,乃至整个宇宙间的美好事物,深情地抒发自己对人民真挚的爱。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杰出的诗集之一。译者李勇作对于泰戈尔的诗歌有着深入的研究,同时特约世界知名插画大师的唯美画作,三者结合,会是一场美与美好相遇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