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1921年12月4日,《阿Q正传》初发表在北京《晨报副刊》。今年是这部伟大的中篇小说发表100周年。一百年来,《阿Q正传》被国内外的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阅读、评说,影响深远。值此发表100周年之际,《阿Q正传丰子恺插图本》应运而生,收录包括《阿Q正传》《孔乙己》《狂人日记》《社戏》等鲁迅经典小说,特别收录丰子恺生前手绘《阿Q正传》插图54幅。 丰子恺是我国著名画家,生前曾为鲁迅小说绘制了194幅插图,尤以54幅《漫画阿Q正传》为出名。这是丰子恺在抗战的炮火中在广西创作完成的,历经波折,终于在第三次以完整面貌奉献给广大读者。此次出版《阿Q正传丰子恺插图本》精选54幅《漫画阿Q正传》,以及7幅《孔乙己》插图,图文相得益彰,更好地呈现鲁迅笔下的人物丰采。因丰子恺生活的年代更加贴近鲁迅及其作品中的人物的年代,所以丰
豪尔赫 路易斯 博尔赫斯是阿根廷著名诗人、小说家、散文家,他以诗立名,诗名远播。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奥 帕斯说过: 博尔赫斯的创作涉及三类体裁,散文、诗歌和小说。他的散文读起来像小说;他的小说像诗;他的诗歌又往往使人觉得像是散文。 《另一个,同一个》是博尔赫斯创作于1964年的诗集,也是作者特别偏爱的一本,共收录75篇,包括名作《关于天赐的诗》、《猜测的诗》、《玫瑰与弥尔顿》、《胡宁》等,主题涉及布宜诺斯艾利斯、日耳曼语言文化、流逝的时间 本书开篇还附有作者序,不仅阐述了独特的诗歌美学理论,还交代了其中某些诗作受到罗伯特 bolangning的戏剧独白的影响,以及卢贡内斯和惠特曼的影响。
《聊斋新义》是 汪曾祺文库本 小说卷之一,收入汪曾祺创作晚期(1987―1997)的短篇小说29篇,包括改写自蒲松龄《聊斋志异》的《聊斋新义》13篇,以及其他新笔记体小说16篇。这些作品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本土文学与西方文学相融合,折射出汪曾祺 衰年变法 的雄心,是他晚年对现代主义的回归与升华。这些作品充满汪先生对现实的理解与关照,在独特的文学个性中彰显人性之美。
本书是一部鲁迅小说选集,收录鲁迅代表性小说十六篇,出自《呐喊》和《彷徨》两部小说集,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一件小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祝福》《肥皂》《长明灯》《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离婚》。书中每篇都有注释,来自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全集》,拥有**版权。 本书是赵延年插图本,有木刻插图73幅。赵延年的鲁迅作品木刻插图,技法老练,神韵独具,艺术地再现了鲁迅的世界。
本书是 人民艺术家 幽默小说家 现代市民小说的集大成者 老舍的中短篇小说精选集,收录《不成问题的问题》《开市大吉》《抱孙》等名篇,从一桩桩寻常人家的故事中揭示现代市民社会的世情百态。书中故事发生在民国,现在看依旧能令我们惊出汗,笑出泪。篇篇小说想得深,说得俏,于温婉戏谑的幽默中潜藏忧愤深广的讽刺与批判,跨越时代,雅俗共赏。
★ 一代才女的旷世杰作 ★ 畅销七十多年,重校新版重现 ★ 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第9位 ★ 中小学生课外推荐名著 ★ 全新校订:版本完善,校勘精良,注释详尽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代表作,亦是20世纪中国文学*重要的作品之一,1940年完成于香港。是历经多年漂泊之后的作者,以童年见闻及对于家乡的回忆为题材写作的一部自传式长篇小说。用笔既温馨轻盈,又浑厚凝重。它是抒情小说的典范,以文体的独特、语言的清丽自然为评家所称道,为读者所钟爱。 本次重版,以1941年上海杂志公司初版本为底本,并参照其他几个版本进行了全新校订,对个别不太好懂的字词,加了注释。另附萧红其他几篇名作 《永久的憧憬和追求》《手》《小城三月》等,俱为其作品中之上佳者,有兴趣的读者可做进一步阅读。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升级彩 版》收录了迟子建 年散文新作及其备受推崇的 散文名篇,配以作者拍摄的多幅摄影图片。从白山黑水到碧野青空,从清晨日暮到冷月斜阳,从皑皑白雪的冬日到生机盎然的春天,这些摄影图片为该书 添了几分诗意与哲思。迟子建从万物生死中探寻世间真情,从人生的寒冬迈向岁月的暖春,这种种感人 深的片段构建了她所 有的散文天地。无论是追忆往事、慨叹人生,还是文学漫谈、艺术沉思,全书字里行间所透出的苍凉与温情,都如同北方雪野中的 抹夕阳, 真 美。
生命始于夏,曹禺著的《雷雨(精)》出于一种 情感的迫切的需要 , 以一种悲悯的情怀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 ,通过两个在伦理血缘上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家庭,剖析了社会和历史的深重罪孽。 从1929年开始酝酿人物、构思剧本,到1933年很终完成,次年发表。前后用了五年时间。虽然它是曹禺的话剧,但一炮打响,震动文坛,成为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被认为是 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 。
《呐喊》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并且是中国现代文学重要奠基人之一,他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之魂。 鲁迅先生一生共写了三部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共33篇。虽然作品并不很多,但是意义重大。《呐喊》收录了鲁迅先生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书中形象生动地塑造了狂人、孔乙己、阿Q等一批不朽的艺术形象,深刻反映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间中国社会生活的现状,有力揭露和鞭挞了封建旧恶势力,表达了作者渴望变革,为时代呐喊,希望唤醒国民的思想。奠定了鲁迅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现代文化史上的地位。
《人间至味》是 汪曾祺文库本 散文卷之一,精选汪曾祺谈吃的散文25篇。无论故乡滋味,还是四方食事,汪曾祺对美食的讲究一如对文学的追求: 普普通通的家常味,但制作时要很精致讲究,叫人看不出是讲究出来的。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所写的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共十篇。书中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本书意蕴丰厚,手法娴熟,流露了鲁迅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和对社会的深刻观察。本书各篇之后,均附有周作人所写相关文字,有助于读者了解《朝花夕拾》背后的故事。
《贫血集》是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了《不成问题的问题》、《恋》、《八太爷》、《小木头人》和《一筒炮台烟》等五篇,文笔亲切,写实传神,人物故事夸张好笑,有趣有益,引人思考。这篇选集创作于抗日时期,老舍先生亲耕于文艺界,意图以笔为矛,挑醒沉睡中的中国魂。选集中描绘了底层人民的艰苦生活,也表达了对假睡不醒的官僚地绅的深刻讽刺与批判,在当今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贫血集》刚出版时,作者并没有描述自己的清苦,反而在《小序》中幽默地说: 其人贫血,其作品亦难健旺也。 可以说,该作品是老舍从抗战小说转向后期创作的分水岭,它既保留了抗战初期的宣传热情,又有向后期转变的从容趋势,既有抗战前 经验性写作 的神韵,又有抗战开始后 非经验性写作 的思维惯性,非常值得深读和研究。
《安徒生童话故事集》选收安徒生不同时期创作的优秀童话,代表了他童话创作的艺术风格。
《写信即是练笔》是 汪曾祺文库本 的书信卷,收入汪曾祺书信60余封,包括:《美国家书》20封(写给夫人施松卿),《致同乡友人》9封(写给朱奎元),《致师长》2封(写给沈从文、巴金),《致友人》19封(写给黄裳、朱德熙等),《致亲戚》11封等。
《山河故人》是 汪曾祺文库本 散文卷之一,精选汪曾祺写人的散文27篇,涉及20世纪中国学术界、文艺界的沈从文、闻一多、金岳霖、吴宓、朱德熙、黄永玉、老舍、赵树理、潘天寿、聂华苓、林斤澜等汪曾祺师友众人。各色奇人趣事,如在眼前。
在白天里,在太阳的笔直照耀下, 河流在发光,河流里迅疾移动的鱼儿在发光, 银白的雪峰之巅在发光, 从身边某处隐秘角落乍然蹿起的百灵鸟—— 它瞬间明亮的眼晴也在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