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典法帖为依托,以古代名家绝好诗篇为文本,邀请全国集字高手为目标读者量身打造,诗歌、主题、字范、幅式、提示五位一体,构成集字临创新天地。
黄胄是20世纪一位重要的中国画画家,他的大量作品和在人物画方面表现出的首创精神,在海内外曾产生深远的影响。 他几乎把毕生的精力全部倾注于绘画创作和艺术事业上,没有来得及在绘画理论方面作缜密、系统、深入的思考和论述。但是,他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在速写或创作过程中,把一些随时闪现的感受、想法顺手记在画面上,成为具有个人特色的题跋。他留下来的题跋与随记,已有近千条之多。这些直接袒露心扉的题跋和随记,是了解、研究黄胄艺术极有价值的手材料。 《黄胄谈艺术》一书,对于探讨中国当代美术创作,研究黄胄的艺术道路、创作思想、创作经验以及人品和画品都极具价值;对于美术爱好者、初窥艺术堂奥的年轻人,更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不仅擅诗、词、散文,且在书画创作与书画理论方面亦有卓越的成就,并对后世书画创作和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轼的书画理论集中保留在后人辑录的《东坡题跋》中,本书即以毛晋辑刊的津逮秘书本《东坡题跋》为底本,并从《苏轼文集》《苏轼诗集》中选取蕴含苏轼重要书画理论的文章、诗篇进行点校、译注,旨在通过详细的注释、精炼的翻译,形象地展示苏轼丰富的书画理论和深刻的精神内涵。
《石涛画语录》是著名画家石涛画学思想的结晶,是他晚年对自己一生绘画观念的整合,对其后的中国画坛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俞剑华先生认为: 古今论画之书多矣,求其识见高超,议论纵横,笔墨奇肆,思想奔放者,当以此书为。 《石涛画语录》用词遣句,简洁古奥,一字一句之差,意义或谬之千里,因此对《石涛画语录》的文本校对,尤应着意。清人鲍廷博刻书,博采众长,刊刻态度严谨,校勘细致入微,能广借善本参互考订,不妄改一字,因此广受学界称赏。本书遂以清长塘鲍氏本为底本,参以《论画辑要》本、《画论丛刊》本、俞剑华注译本,尽可能审词定句,疏通全书。
《给青年艺术家的信》是蒋勋以书信形式,传递他对艺术的理解。全书共收入十封信,蒋勋独辟蹊径地从味觉、嗅觉、视觉、触觉、听觉这些人体感官功能出发,充分利用每个人身上的本能,自然地感受气味、重量、质地、形状和颜色,亦即全身心、全方位地感受艺术。无论是绘画还是音乐,无论是诗歌还是舞蹈,艺术就是生活,生活又充满了艺术。
面对空白的纸,不知该从何下笔吗? 你很想画超出界线以外,但又不敢这么做吗? 如何才能大胆自由发挥创意? 本书颠覆一般传统书籍的格式,每页以不同的指示文字及插图,引导读者突破书本的局限,随时随地放肆涂写、画,创作个人化作品。 在页面上藏一个秘密、剪下来穿在身上、让书漂起来、收集各种数字、以书记录时间、滴上泥巴、带书去散步、用线把某页填满、拓印叶子、收集姓名/梦、盖手印、记录天上飞的鸟儿 作者希望借由这些大部分人从来不会对书做的事,让读者亲身体验发想创意的过程,鼓励读者以全新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找到新的方式发挥想象力,真正享受艺术创作的乐趣。 而借由一些看似 破坏 的动作,作者也鼓励读者进行创意大探索,突破自我,走出框架,无拘无束大胆勇敢尝试,体验生命的各种可能性。现在,无论你走到哪,
私淑 作为师承前贤、绍述学识的一种方式,在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于书法一门, 私淑 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书法的沿革、兴衰,亲授和私淑这两种传习方式,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进而形成了独具内蕴的传统,甚至被视为一种精神上的尊崇。 这种尊崇一直延续到现代,以沈尹默、林散之、沙孟海、白蕉、启功等一批现代卓有成就的书法大师的深入实践和理论发扬得到了进一步彰显。他们或取碑刻金石之韵,或举回归帖学之旗,结合个人的性情和睿智,不仅在技艺卜刻苦探索,更在学术理论上勤奋耕耘,并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倡导书法普及教育. 大师私淑坊 系列希冀更多的读者透过这些凝聚心血之作,来获取大师们无比的学识力量,弥补无缘亲炙于大师的遗憾,并以此召唤 私淑 的悠久传统,成为一个五师讲授而俨然师在的讲
《传统即创造》是《今日的艺术》的姐妹篇。《今日的艺术》出版获得成功后,冈本太郎想要再写一本关于日本传统的专著,于是将自己对传统艺术的看法具体展开,主要分成土器艺术、绘画艺术、庭园艺术三大部分,力图探寻日本传统的根源,告诫读者应当如何审视传统,避免矫揉造作的不正之风对传统的误读,并启示人们该如何从更高的角度理解、重组传统文化,让它焕发新的光彩。冈本太郎认为,现在错误的传统主义者横行于世,严重妨碍了年轻人富有激情的、茁壮的成长。传统不属于过去,不是那些形而上的枯燥理论;传统应当属于当下,甚至就是创造本身。只有让传统依存于现在,以当下的眼光去评判并创新,传统才能永葆新生。
艺术心理评估与艺术治疗是艺术和心理学相结合而产生的应用性技术,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精神康复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邱鸿钟编*的《艺术心理评估与绘画治疗》首先讨论艺术治疗的概念和艺术治疗基本特点,什么是艺术心理评估和艺术治疗,艺术治疗的适合对象和基本条件,艺术治疗的主要应用领域,艺术心理评估与艺术治疗与其他心理测评和心理治疗技术有哪些区别等基本问题。而后分别讨论了美术的语言、女性题材的艺术创作、原生艺术、绘画疗法的操作程序和中国书法心理治疗等。
《李重光基本乐理600问》是著名音乐理论家、教育家李重光先生*的基本乐理书。为了使初学音乐的广大读者听众朋友们,对基本乐理中的一些问题,能有一个比较简单明了的答案,解除学习中的一些疑问,在工作之余编者编写了《基本乐理问答》一书,算是对热情给我写信的读者听众一个总的答复。 一本音乐理论书,出版十年之后,仍有人记得它并四处寻觅购买,这说明它仍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李重光基本乐理600问》就是在《基本乐理问答》一书的基础上,重新加以整理、修改、编排而成。希望它能对广大青年朋友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有所帮助。
《做了这本书》作者*创作!*创意大探索,全新体验! 这次作者要邀请所有读者,一起来趟找寻创意的大探险!就是现在!不管你人在哪里,现在开始做就对了! 请先收集一些物品,它们可能一开始很不起眼、很普通、无关紧要,但千万不要被蒙骗啰, 它们可是会非常非常重要的!!然后按照每页指示把找寻/收集的物品固定在右页,*后描述此物品的故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与别人分享。 每天,我们旁边都有很多很多的物品,但我们的眼睛自动略过,因为它们不是马上会用到的 东西。 但是,选择不同的观看方式,就像我们从没看过它们呢?就像从不知道它们是干嘛用的呢? 这样,我们可以学习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这些物品。 当我们选择观看的方式不同时,这些物品便会变得独特。它们就像珍贵的宝物,等着我们以探索的眼光去发掘,以创意的方式大胆进行艺
历代书画名著译注丛书 选取中国历史上有代表性和有重要影响的书画名著,精选底本,加以标点整理。对于原著中出现的重要人物、作品、典章制度、专有名词等,做详细注释,并对原著全文做白话文翻译。 《书概》是《艺概》的一部分,汇集了刘熙载一生中关于书法艺术的卓见确论。《书概》共计收录246条论书札记,论述了书法艺术的诸多方面, 探源本,析流派,窥大指,阐幽微,明技法,以简赅之笔,发微中之谈 。本书对《书概》作了详细的注释和白话今译,相信对于普及书法理论、学习书法艺术史,皆有一定的价值。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兼工诗、词、散文,与苏轼齐名,世称 苏黄 。黄庭坚出自苏轼门下,其文艺理论虽受苏轼影响,但在书画创作与书画理论方面亦有卓越的建树,并对后世书画创作和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黄庭坚书画理论多见于后人辑录的《山谷题跋》中,本书即以毛晋刊辑的津逮秘书本《山谷题跋》为底本,并从《豫章黄先生文集》《宋黄山谷先生全集》中选取蕴含黄庭坚重要书画理论的文章、诗篇进行点校、译注,旨在通过详细的注释、精炼的翻译,形象地展示黄庭坚丰富而深刻的书画理论精髓。
《李重光怎样读五线谱》将音符、拍子、音程、和弦以及常用记号,融入各种调与调式之中,系统通俗地讲授五线谱的知识,实用易学,让学习者能轻松地学会读五线谱。
曾经漫步北海道的乡间,看着满街姿态各异的木雕工艺品却无从下手:曾经在微凉的夜里把脚伸进有些烫人的温泉,在繁星与黑夜交织的怀抱中感受日本独有的气息:曾经独自在夏季的午后手捧《挪威森林》,在无尽的唏嘘中眺望着下一场爱情的到来。木雕、温泉、寿司、和服 淡淡的笔调下,相同的风物,不同的风情,不同的记忆,却又似曾相识。
丰子恺是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可惜他的艺术教育的论著解放后很少出版。*近在专家的研究下,整理出了丰子恺在浙江大学任教时的三种手稿讲义,今汇编为《艺术教育》重刊。本书虽是课堂讲稿,但具有一定条理性和可读性,对于从事艺术教育者而言不愧是绝佳入门读物。
历代书画名著译注丛书 选取中国历史上有代表性和有重要影响的书画名著,精选底本,加以标点整理。对于原著中出现的重要人物、作品、典章制度、专有名词等,做详细注释,并对原著全文做白话文翻译。 《书法雅言》一卷,共十七篇,包括:书统、古今、辨体、形质、品格、资学、规矩、常变、正奇、中和、老少、神化、心相、取舍、功序、器用、知识。作者从儒家的观点出发,把书法推到 同流天地,翼卫教经 的地位,认为它可以 发天地之玄微,宣道义之蕴奥,继往圣之绝学,开后觉之良心 ;书法是人格的表现, 心之所发 , 运之为字迹 , 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 。关于书法学习,项穆强调内心修养,强调一开始便应注意精神与形式的互相渗透。此外,作者还强调书法的 正统 ,把王羲之与孔子并列,认为后世有成就的书法家,都不过
在托尔斯泰看来,很多经典伟大的作品是坏的艺术,甚至不是艺术。他创立了自己独特的判断体系。他的观点触及了艺术根本的本质。上完这堂深刻的公开课,我们对艺术的看法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何以为艺术?托尔斯泰答曰:为人生。 世界大文豪、俄罗斯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历时15年时间,几经易稿,写成《艺术论》一书,开创了西方研究艺术的先河。 20世纪初,《艺术论》传入中国,正赶上新文化运动,托尔斯泰“为人生”的艺术主张很快成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为人生”成为一代民国大师毕生都在追求的实践哲学,在中国文学和艺术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李重光怎样读简谱》从节奏、拍子、音符、音程、和弦、调与调号的学习入手,系统通俗地讲授简谱知识,让学习者能轻松地学会读简谱唱词。《李重光怎样读简谱》由李重光编写。李重光音乐理论知识普及读本系列书目:《基本乐理600问》、《键盘上的乐理知识》、《新编通俗基本乐理》、《基本乐理书面作业习题集》、《怎样练视唱》、《怎样教孩子学音乐》、《怎样读五线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