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5000年》(经典版)以中国各历史朝代为纵向轴,以同一时期不同艺术门类为横向轴,以中国古代艺术史中400余件最具代表性的国宝级文物为焦点,较为全面地呈现中国古代艺术不同门类的发展与演变,将艺术史中的起承转合融入具体作品之中,用心讲述每件艺术品背后的历史与文化故事。通过精选的中国历代经典艺术品,给读者带来一场有关中国5000年艺术的视觉盛宴,青铜器、陶瓷器、漆器、金银器、丝织品、雕塑、绘画、书法、石窟、古建交换登场,精美的艺术作品展示和精炼的作品特点介绍,让内容更加全面和富有故事性,让读者能够快速领略中国古典艺术之美。 1. 著名专家学者历时5 年编撰修订,精选400余件国宝级文物,涉及绘画、书法、雕塑、陶器、玉器、瓷器、漆器、家具、金银器、织物、建筑、园林、石窟等艺术全门类,讲述中国5000
在中世纪的波斯宫廷中,细密画被视为珍品而收藏和玩赏。著名画派 大不里士派 起源于伊利汗王朝,是以古代丝绸之路为纽带的亚欧文明中结出的硕果,著名的作品就是是菲尔多西的《列王纪》,本书通过对《史集》《列王纪》等古抄本中藏着神秘东方绘画技法的细密画进行分析,来描绘历史风云际会下伊朗艺术所受中国之影响。
当代艺术策展人的展览实践,已经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构建全球艺术生态的主要因素。《我与前面的未来在一起:冯博一策展往事》作者冯博一即是策展概念传入后,中国策展人和艺术批评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 2000年以来,冯博一基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和现状、中西方在艺术问题上的不同,在美术馆、画廊、书店、仓库和乡镇等不同公共空间中实施的展览策划,在发掘中国当代艺术新力量的同时,还积极探讨艺术展览在策略、方式上的各种可能性,而且以艺术批评参与到艺术创作的建构中,对艺术生态和年轻一代艺术家、策展人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与前面的未来在一起:冯博一策展往事》从作者过去三十年的编辑、写作和策展实践中,选取了十一个有代表性的案例汇集成册,每一个案例都包括案例发生时的写作和现在的回忆,前者多是对具体案例所针对
《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博物馆》是 伟大的博物馆 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主要介绍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博物馆的历史及主要馆藏。作为丰富多样艺术品的守护者,巴黎蓬皮杜中心从它于1977年1月31日对外开放起,就已成为全球艺术品收藏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具有社交和庆祝功能的当代展馆。在岁月的流逝中,它和卢浮宫一并成为法国值得一看的地方。卢浮宫代表了理想中的法国文化教育中心,而蓬皮杜中心则展现了法国现当代的一面。蓬皮杜艺术中心被视为当代博物馆中的先锋角色,它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伦敦泰特美术馆并称为世界三大现代艺术博物馆。
全书分9章,选取卷轴画、书法、壁画、雕塑、金银器、家具、陶瓷等不同门类、不同地域*代表性的作品,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中国古代艺术史背后的好故事以及中国古代不同社会阶层的多样面貌与习惯。
《中国纹样》出版于1867年,是英国当时先锋建筑家与设计师欧文 琼斯根据历史上的The South Kensington museum/南肯辛顿博物馆(现为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部分中国收藏品和部分其他中国古董图案绘制而成,共收图版百幅。此次推出中文版《中国纹样》,将分两部分,前半部分将书中的所有图片还原印刷,令读者可以欣赏到欧文*初所选作品的精美样态。后半部分则由本社选择近30余幅书中的精美纹样,以素色线描的方式呈现于读者眼前,读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填色,勾勒,形成各色各样的彩色纹样。其中还有一篇欧文 琼斯关于中国纹饰的研究文章,以及有关每幅图版的解说。
由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重磅推出的《中国艺术编年史(1900-2010)》一书,共约一百八十万字,收录图片两千一百张,是中国艺术门类中的一部重要的大型文献工具书。该书以编年形式按时间排序,记述了自1900年至2010年间中国重要的美术家及其作品,并涉及美术、文学、电影、音乐等各个艺术门类的重要艺术思潮、艺术社团、艺术事件以及艺术活动。 该书由吕澎主编,历时五年,书中收集和整理了大量珍贵的原始文献和图片资料,工程浩大,颇费心力。其中每一年又分为概述、摘要、综合大事记、制度法规、人事结构、活动展览、艺术家、著作出版和附录文献九个部分。该书编纂方法,科学严谨高屋建瓴,结构框架缜密清晰,内容详实,出处明确,可为研究学习者提供方便,更可为丰富艺术史研究成果,奠定基础。 《中国艺术编年史(1900-2010)》这
主要内容包括岭南名家文萃、岭南印学研究、佳作欣赏、文房雅玩、社史钩沉、艺丛论谈、艺丛信息、篆刻群英会。
2015 年第 05 期 总第五期 主要内容包括纪念吴茀之、专题.艺丛论坛、学术研究、新书介绍、春季雅集、社史钩沉、艺丛信息。
胡洪庆、李季莲主编的《高昌艺术研究(精)》为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项目"中国古代民族艺术研究系列"之一。高昌是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的古称,按时代顺序曾经是姑师--车师王国、高昌郡、高昌国、唐西州、回鹘高昌国的所在地,至今尚保存有高昌故城、交河故城、柳中故城等和柏孜克里克、吐峪沟、台藏塔等历史遗迹。由于地处中亚,从很早开始就受到西亚的波斯文明,欧洲的希腊、罗马文明,南亚的印度文明的熏陶,使其文化呈现出多重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混合型的西域文化特征。自汉代开通丝绸之路后,华夏文明也随之进入,使西域文化更加丰富璀璨,成为东西方文明的汇聚之地,中亚艺术的诞生之所在。本书按照绘画、雕塑、建筑、戏剧、音乐、舞蹈、服饰、书法、工艺美术各专题进行了分类研究,叙述全面
本书主要介绍了 中国象棋文化之乡 荥阳。荥阳市历史文化灿烂悠久,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荥阳被认定为 中国象棋文化之乡 可谓实至名归。荥阳是中国象棋文化的始源地。近年来,为了传承保护象棋文化,荥阳市采取了多种措施:举办中国象棋文化节;建成了全国*的象棋文人公园和象棋馆,并举办了象棋文化论坛。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从黄永年先生的篆刻看当代学人印、20世纪中叶的扬州印坛及其现象、西泠印社2015年秋拍选萃、西泠印社书画篆刻院学员作品选、传承印学贡献印坛等。
2015 年第 11 期 总第十一期 主要内容包括专题.纪念唐云诞辰105周年、秋季雅集、学术研究、新书介绍、社史钩沉、艺丛信息。
2015 年第 08 期 总第八期 主要内容包括专题.张宗祥研究、展研纪要、学术研究、旧事拾遗、新书介绍、社史钩沉、艺丛信息、篆刻群英会、名家馆寻访。
2015 年第 12 期总第十二期 主要内容包括专题.陆维钊研究、秋季雅集、学术研究、西泠掇英、新书介绍、社史钩沉、艺丛信息。
本套书基于祝唯庸在喜马拉雅平台的艺术史讲稿,以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家为主线,采用“纪传体”的方式,在讲述艺术家人生故事的同时,展开作者对中国书画史的独特叙述,行文幽默晓畅,作品分析有趣有料,配图精挑细选,是可读性、可赏性极高的入门读物。 从南北朝到初唐,中国书画艺术的框架已经搭起,规则也已经建立。法度森严、刚毅规范的唐楷的出现,昭示着楷书达到了 。在这一时期,涌现了《张猛龙碑》《九色鹿经图》《游春图》《北齐校书图》《千字文》等一大批经典,还有欧阳询、褚遂良、阎立本等一个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作者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将我们熟知的画作和人物串联起来,枯燥的历史也因此而丰富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