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1970年之后》系统地阐释了当今世界自 1970 年以来的艺术实践,内容不仅包括绘画、雕塑、装置、行为表演、数码影像等多种艺术,还涉及重要的博物馆展览、国际策展人以及当代艺术赖以传播和发展的各类艺术体制等。作者聚焦于欧美和亚非等全球各地的新艺术形态,结合时代与地缘发展背景,关注艺术创作理念、主题、手法和艺术批评焦点的演变,帮助读者透彻地理解纷繁多变的当代艺术现象。 深度与广度兼具,当代艺术领域资深研究者 易英、高名潞、邵亦杨等联袂推荐!
这部图文并茂的作品横跨了文艺复兴至今的西方艺术史,介绍了从拉维尼亚 封塔纳和卡拉瓦乔到琼 米切尔和毕加索的 11 位艺术家的作品,并深入探讨了每幅绘画、每件雕塑、每张照片、每座纪念碑如何试图讲述一个普通观众必须解读或构建的故事。
本书由阿图罗 马塞洛 帕斯夸尔与泰奥 戈麦斯合作完成。阿图罗 马塞洛 帕斯夸尔是一位杰出的讲述者,为我们揭开古代众神与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以及故事背后隐藏的秘密。泰奥 戈麦斯则补充了词典部分,为本书收尾,网罗世界各地的文化与信仰,集结所有天神、人物的简介,呈现包罗万象的神话人物,旨在向读者整体展示世界诸种神话,这些神话现在仍然是世界文化和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以高超的方式讲述了众神的故事,这些故事在时间的长河中从未褪去光彩。神灵和神话曾经是我们祖先生活中的重要元素,并孕育了我们的文化。这些神话一方面是我们恐惧和匮乏的寄托,另一方面也是我们的力量来源,正是它们鼓舞着我们一次又一次战胜挫折,从而使人类得以发展。《神话全书》是一部关于文明起源的重要作品,是一位极好的生活之师,它会教给
本书是梵蒂冈博物馆馆藏珍品的目录式画册,将976件馆藏珍品按八个主要场馆分门别类,配以图片和文字介绍(重要展品配以详细解读,一般展品配以基本信息)。梵蒂冈博物馆是历史悠久的艺术沃土,也是现今全世界热爱艺术的人士不可错过的重量级博物馆。它原本是罗马教皇的宫廷,一千多年来,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遗产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稀世珍品汇聚于此,使得它成为伦敦大英博物馆和巴黎卢浮宫之外,全世界艺术爱好者心驰神往的艺术圣地。名声赫赫的西斯廷天顶画、拉斐尔的《基督变容》、拉奥孔群雕皆陈列在此。本书中将这些传世珍品一一收录,以精美画面和富于洞见的介绍带领读者开启一段震撼心灵的艺术之旅。
追溯西方神话体系中的各种神祇,以及他们在艺术绘画、文学作品插图中的艺术形象分析,结合有趣的神话故事,生动呈现希腊神话众神的永恒魅力。 《神域之书 希腊神话众神的起源》是一本艺术普及类趣味读物。本书介绍了希腊神话奥林匹斯众神的起源故事,由混沌初开的创世神话展开。书稿分别对奥林匹斯主要的十二位神祇和与之相关的人物及背景故事进行介绍,并附有内容相关的古典油画、素描和工艺作品、雕塑等展示。本书的一大特点是通过神话故事的代表场景对众多作品进行艺术分析讲解,适合对艺术和希腊神话故事感兴趣的读者。书中的讲解深入浅出,既有对人物画像的分析,也有对构图安排、主题场景的介绍,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本书讲述了1300年 1600年前后罗马的艺术、艺术家和赞助人的故事。约翰 马尔恰里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罗马当时的艺术和艺术项目,讨论了罗马城中多样的赞助模式,以及不同教皇当权时期的赞助差异,同时分析了当时兴起的别墅文化。作者将这一时期的一批杰出的艺术作品和艺术项目置于实践、竞赛和互相竞争等语境下进行讨论,让读者从多个方面领略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的伟大及对后世艺术活动和艺术理念的影响。
《日本书道史》是作者长期于中日两国讲授书法,并从事相关文化研究之成果。全书以30万字篇幅,对日本书法发展历程及相关文化进行了全面考察,并配以日本历代著名书家高清作品图80余幅,是追溯中日书法文化渊源,了解日本书法发展嬗变及中日书法交流的重要著作。同时,亦可为于更广阔视野中审视中国书法精神内核、风格流变、未来走向提供参考。
世间鲜有什么地方能像吴哥一样令人心驰神往。吴哥曾是伟大高棉帝国的心脏,如今已脱胎为一座宏伟的考古公园。吴哥的庙宇在几个世纪的变迁中褪去浮华,让盘根错节的草木为往昔的荣光加冕。错综复杂的景观、精妙的石刻和建筑,以及盘踞而上的草木都为其不可言说的艺术之美增添了久远而神秘的气息。 《游历古文明:吴哥的瑰宝》全面地介绍了吴哥古迹建筑群,还根据新近的考古发现,深入浅出地阐释了高棉艺术象征性风格的发展。作者马里利亚 阿尔巴内塞是这一领域的专家,她凭借简洁流畅的文字、丰富的内容信息和精美的照片为东南亚建筑、艺术和考古爱好者提供了非常精辟的参考指南。
本书介绍了全球11个地区的超过250座的经典花园。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花园不仅可以为专业的园艺设计师提供各种精美的范例,还将启发园艺设计师对园林设计的灵感。本书涉及范围极广,书中的花园均由优秀的园艺设计师和景观设计师参与设计,涵盖多种类型和风格,从法国的凡尔赛宫,到英国的丘园,再到日本的桂离宫和中国的拙政园,世界著名花园均囊括在内。超过1000张彩色照片,其中每个花园都独一无二,并配有简明清晰的介绍。 本书收录了 *布朗 (兰斯洛特 布朗)、安德烈 勒诺特尔、托马斯 杰斐逊、格特鲁德 杰克尔、拉塞尔 佩奇等设计名家的代表之作,也展示了贝丝 查托、皮特 乌道夫、丹 皮尔逊等现代设计师的出众才华。但更令人惊喜的,还是这次计划中在亚洲与南美洲发现的众多廖为人知的美丽花园,以及那些来自大洋洲、在园艺舞
《浮世绘流派史》以18个篇章详尽介绍了日本浮世绘的源流与发展脉络,以21个风格流派兴起的时间顺序排列,同时在各流派内,按名家生年降序逐一介绍其师承关系以及各自的艺术风格,为我们勾画了一个庞大而又清晰的浮世绘谱系,修正了我们以往 浮世绘等同于锦绘 的片面认识。本书收录了东京国立博物馆、京都国立博物馆及各名家藏品,以340余幅浮世绘大家具有代表性的大幅手绘、木版画作品,生动展现了浮世绘由手绘本到木版画的过渡发展,由*初上流社会赏玩转向社会大众审美消费的过程,从而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体会到日本浮世绘独有的艺术魅力。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俘获女皇的大师们 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涅瓦河畔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始建于1922年,最早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宫邸,由冬宫、小艾尔米塔什、旧艾尔米塔什、新艾尔米塔什和剧院等建筑组成,由历代沙皇、女皇兴建购藏,是与卢浮宫齐名的世界艺术宝库。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仅房间就有1000多间,展览线总长达30公里,有世界最长艺廊之称。作者以对世界艺术史的熟稔和数度亲往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参观考察的经历,精选50件艺术珍品,从艺术特色、艺术史渊源、艺术家三个维度,结合每一幅作品娓娓道来,让读者每欣赏一幅作品,在艺术上都有所得;而且作者长于将多幅同类作品、不同艺术家比较鉴赏,让读者一篇多得,仿佛完成了一次思接千里、视通古今的艺术之旅。 卢浮宫:不朽之旅 作为巴黎最古老、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是
游历古文明 系列丛书以威尼斯、希腊、吴哥、埃及的遗迹、建筑、博物馆等艺术与文明的杰作与瑰宝为主题,为热爱古文明与艺术的人们呈现出这些文化都城中详尽、专业的艺术面貌。阅读本系列丛书,读者可以在书中参观四地考古遗迹、博物馆的各个墓室、展厅,那里收藏着这些古文明国家非常重要的考古发现。观览这些珍贵的艺术宝藏,就如同尽览了这些古文明的历史一般。 《游历古文明:希腊的瑰宝》是系列中的希腊卷,以大量高质量照片为指南,致力于带领读者认识和了解希腊的建筑和艺术杰作。《游历古文明:希腊的瑰宝》按主题和时间顺序划分出详细的章节,提供详尽的评论、平面地图和简表,清楚地了解这些独特艺术宝藏的主要特征和相关历史人物的伟大之处,为读者游览这片土地提供简单而全面的路线。
《琢玉成器 考古艺术史中的玉文化》是苏芳淑(Jenny F. So)教授中文译作。全书自新石器时代以降,就中国历代出土与传世的玉器中的十个学术性问题进行深度探讨,涉及牛河梁、红山、良渚、三星堆等多个文化聚落,带我们了解古人采玉、治玉、用玉的具体方式,以及玉器在不同时代礼制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玉器的装饰与其他器物门类的关系,也借玉器延伸出华夏文明与周边文化交流的文化细节。
正如我们所穿的衣服可以传达我们的个性和我们希望别人如何看待我们一样,时尚也可以反映出社会的文化和关注。《西方时尚文化史》将时尚作为文化环境的晴雨表,从19世纪中期的高级时装创始开始,直到21世纪的数字时代,厘清逆转潮流的主要因素,展示了服装风格如何随着整个社会的重大变化而变化。 本书沿时间脉络,以11章分主题讨论时尚的商业化、时尚艺术巧思、时尚的平民化、时尚的美国化、时尚的大众化、时尚的后现代性、时尚异思、时尚生活方式、时尚的集团运作、时尚可持续发展、时尚的数字化。书中通过探索时装的跨领域性质,探索了服装设计和其他视觉艺术在过去150年的演变,以及时尚与艺术、音乐、政治和大众媒体等领域的联动关系。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诸如香奈儿、三宅一生、菲拉格慕、弗兰科 莫斯奇诺、亚历山大 麦昆等时尚名人
也许你很难相信,那个名叫爱丽丝、跳进兔子洞的女孩,已经一百五十七周岁了!从英国文学家卡罗尔 刘易斯创造她,这个鬼马精灵的女孩就成了世界上家喻户晓的、受不同年龄阶段喜爱的文学形象。 但是,爱丽丝的故事没有你知道的如跳进兔子洞般那么简单!你知道卡罗尔是如何创作出爱丽丝的么?爱丽丝是如何从童话故事走入千家万户、进入不同门类,甚至宇宙航天项目以及被视为女性主义觉醒的代表人物么?跳进兔子洞的爱丽丝也有原型,她后来怎么样了? 本书由英国著名视觉艺术博物馆V A博物馆(全称: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独家授权,由V A博物馆于2021年举办的同名展览的策展人与才华横溢的冰岛插画家联袂合作。书中汇集V A博物馆的馆藏珍品与世界各地爱丽丝迷的心爱宝贝,从创作手稿到被搬上戏剧舞台、登上大荧幕,再到成为时尚、摄影、
本书是一部描绘历史上服装的鸿篇巨制。书中按时间和地域编排,全景展现19世纪前世界时尚的变迁;通过484张彩色图版及一一对应的详尽专题解说,逐一介绍各时期、各地区服饰的发展历程及相关重大历史事件、逸闻趣事,涉及7000余件精美服装、首饰、家具、日用品、乐器及交通工具、武器装备等,呈现了4000多年人类服饰的演变历史及社会风貌, 重塑了古代社会生活场景。 本书堪称法国出版史上描绘服装史并首次运用彩色平版印刷的服饰类图书,是世界公认的服装领域极为重要的藏品。书中材料大多取自公共收藏品中的原图,全部以 彩饰法 临摹手绘,其内容包罗万象,画作精细入微。这不仅是一座服装历史的珍贵宝库,对博物馆史、应用艺术的发展同样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信本书会为艺术家、设计师、插画师和历史学家提供不可多得的研究文献和视觉资料
本书是16、17世纪著名艺术家的传记,是继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理论家瓦萨里的《著名画家、雕塑家、建筑家传》一书之后,对瓦萨里的续写。本书的观念对后来新古典主义的艺术理念有根本性的影响,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史名作。
日本艺术家竹久梦二是20世纪初日本迅速变化的文化环境中的一个代表人物。他的图像作品无处不在,但在现代日本的官方艺术史话语中却明显缺席。他是一位挑战艺术史定义的充满矛盾的艺术家,在日本视觉文化史上占据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空间。 这本首次完整研究竹久梦二的英文作品,曾获得2022年美国亚洲研究学会约翰 惠特尼 霍尔日本研究图书奖提名,作者直井望将梦二置于日本二十世纪早期的 媒介景观 中进行了整体探讨。书中囊括了梦二艺术创造生涯的经典作品,引用了大量竹久梦二的文字,包括日记、诗歌、散文和评论等。拓宽了我们对二十世纪初日本充满活力的视觉文化景观中各种媒介及其受众的动态互动的理解。
本书为美国纽约现代美术博物馆内售卖的同款书籍,引进为中文版本。 《MoMA亮点》为MoMA90周年出版的全新版本,展示了375张当代和现代无与伦比的馆藏,并新增了170个新收藏,包括更多的女性艺术家、色彩艺术家、以及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本书体现了MoMA新展馆的包容主题。《MoMA亮点》展示回顾了过去150年的艺术史,从1867年左右 拍摄的照片开始,到2017年,再加上奥斯卡提名的纪录片。 在这里, 读者将欣赏到馆藏中一些受欢迎的艺术品 克劳德 莫奈,文森特 凡高,弗里达 卡洛和安迪 沃霍尔等人的作品,并发现鲜为人知但同样引人入胜的艺术品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和设计。每个作品都以图片加文字的形式展出,图片精美,文字简洁活泼且充满信息。许多新的介绍都是为本书特别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