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0-1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西方绘画大师原作凡·高 湖南美术出版社
    •   ( 15 条评论 )
    • 赵锦杰 主编 /2015-07-01/ 湖南美术出版社
    • 在中外绘画目前,研究和学习前辈大师、临摹大师作品,是画家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不只是技法方面,还在于文化方面。赵锦杰主编的《凡·高/西方绘画大师原作》一书不仅简单的介绍了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凡·高先生的生平以及对《星空》、《向日葵》等部分代表作品的点评,而且从美术高考及个人艺术造诣的角度出发,针对当前绘画技能训练中重技轻道的现象,提出在绘画技能训练中临摹大师作品,这对于提高学画者的审美、技能、文化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一项值得引起重视和非常必要的训练项目。

    • ¥8.4 ¥18 折扣:4.7折
    • 艺苑掇英-名家名作-郎世宁
    •   ( 95 条评论 )
    • 迟庆国 /2013-07-01/ 河南美术出版社
    • 郎世宁(16881766),意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生于米兰,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作为清朝宫廷画家,历康、雍、乾三朝,直至乾隆三十一年(1766)去世,在中国生活了五十一年。曾参加圆明园欧洲式样建筑物的设计工作。 郎世宁在中国的五十多年里,画有大量作品,他的代表作品有《聚瑞图》、《嵩献英芝图》、《百骏图》、《弘历及后妃像》、《平定西域战图》等。郎世宁的绘画艺术风格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尤其是人物画方面,在强调光感和立体感的同时,也吸收了中国画人物写真的表现形式,使其绘画作品在当时能够被人们所接受。郎世宁对于透视法在中国的引进起了很大作用。雍正时期学者年希尧写的中国早介绍焦点透视法的著作《视学》,其序言中写道:“迨后获与泰西郎学士数相晤对,即能以

    • ¥5.7 ¥10 折扣:5.7折
    • 艺苑掇英-名家名作-石涛
    •   ( 98 条评论 )
    • 袁剑侠 编著 /2013-07-01/ 河南美术出版社
    • 石涛(1641—1707),本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字石涛,自称苦瓜和尚,他的别号很多,有大涤子、清湘遗人、清湘老人,晚号瞎尊者、零丁老人等。清初“四僧”之一。 石涛工诗文,善书画。其画擅山水,兼工兰竹。在对传统的笔墨技法继承的基础上又加以变化,同时注重师法造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石涛的作品笔法和墨法变化很多,用墨大胆爽利,干湿浓淡兼施并用,密处密不透风,疏处疏可跑马,或简或繁,酣畅淋漓,极尽变化。石涛的绘画,在当时即名重于世,长卷“搜尽奇峰打草稿”,笔墨恣肆,苍劲有力,通过水墨的渗化和笔墨的融合,表现出山川的氤氲气象和朴厚之态,奇峰怪石跃然纸上,在给人以美的享受时,也道出了其艺术理念——师法造化。他的《苦瓜和尚画语录》是其艺术理论的根本阐述,所提出的“一画”论、“从心”

    • ¥5.7 ¥10 折扣:5.7折
    • 西方绘画大师原作克利姆特 湖南美术出版社
    •   ( 19 条评论 )
    • 赵锦杰 /2016-06-01/ 湖南美术出版社
    • 《西方绘画大师原作》在中外绘画目前,研究和学习前辈大师、临摹大师作品,是画家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不只是技法方面,还在于文化方面。《西方绘画大师原作》不仅简单介绍了各位西方大师的生平,并选取了画家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全书字数不多,部分作品的点评精练到位。

    • ¥8.9 ¥18 折扣:4.9折
    • 艺苑掇英-名家名作-沈周
    •   ( 178 条评论 )
    • 迟庆国,易东升编著 /2013-07-01/ 河南美术出版社
    •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亦作玉田翁,人称白石先生,苏州人,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沈家世代隐居吴门,沈周的曾祖父是王蒙的好友,父亲恒吉,又是杜琼的学生,书画可谓家学渊源。沈周一生未应科举,对仕途毫无兴趣,始终醉心于书画创作,文徵明因此称他为飘然世外的“神仙中人”。他学识渊博,交游甚广,往来间既有文人高士,又有达官显贵,方外之士也不乏其人,常在他所居住的“有竹居”举行文人雅集,吟诗作画。 沈周早年承受家学,兼师杜琼,后取法宋、元,尤其对宋代董源、巨然和元代王蒙、吴镇用功深。善画山水,兼工花乌,也能画人物,以山水和花鸟成就为突出。所作山水画构图严谨,风格精谨缜密。常中锋行笔,间或侧锋出之,多以湿笔渲染,遒劲中见浑厚苍茫,笔墨酣畅富于变化。沈周的花乌画对吴门画派

    • ¥5.7 ¥10 折扣:5.7折
    • 国宝档案 任仁发.张果见明皇图
    •   ( 94 条评论 )
    • 张书彬 /2013-08-01/ 湖北美术出版社
    • 《国宝档案》系列,是对历代经典长卷书画的系统整理,百卷书画,洋洋大观。每本以作品为主,高清的图片便于临摹与研究及欣赏。每本以册页形式展现,让读者真正能体会历代经典长卷的书卷气息。每本有专家对每本图书系统的文字介绍,包括画家生平、作品艺术价值及特点、作品的题跋和作品的流传情况等资料介绍。丛书有简装版和精装版,印制精美,物美价廉,百卷书画皆是历代经典巨作,是读者必须了解的历代瑰宝。

    • ¥10 ¥20 折扣:5折
    • 艺苑掇英-名家名作-王鉴
    •   ( 80 条评论 )
    • 袁剑侠编 /2013-07-01/ 河南美术出版社
    • 王鉴(1598—1677),字玄照,后改字元照、圆照,号湘碧,自称染香庵主,太仓(今属江苏)人。清初正统派的领袖之一,与王时敏、王翚、王原祁并称清初“四王”。 王鉴出生于书香门第,为明末文坛盟主王世贞曾孙,家学渊源,自幼读诗习画。王鉴于三十六岁时中举人,三十八岁以祖荫任左府都事,后又出仕广东廉州太守,两年后罢归。离官之后王鉴即一心从事于绘事,自言:“余生平无所嗜好,惟于丹青不能忘情。”其家丰富的藏画,为王鉴学习临摹古代名画真迹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他以子侄辈与年长其六岁的王时敏相交,二人相互砥砺,切磋画艺。王鉴在三十九岁时结识董其昌,得以亲见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吴镇的《关山秋霁图》等名迹。虽然董其昌不久即去世,但其绘画理论和创作实践对王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董其昌的影响之

    • ¥5.7 ¥10 折扣:5.7折
    • 艺苑掇英-名家名作-王翚
    •   ( 118 条评论 )
    • 迟庆国, 易东升编 /2013-07-01/ 河南美术出版社
    • 王翚(1632—1717),字象文、石谷,号雪笠道人、海虞、山樵、清晖主人、耕烟外史、清晖老人、耕烟老人、耕烟散人等,江苏常熟人,清“四王”之一。擅长山水画,开创虞山派,生前身后,一直被视为清代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王翚为“四王”中路数广,笔墨功力深,又较有个人见识的一位。他的画集古人之大成,有“画分南北宗至石谷合而为一”之说。 王翚家学渊源,少年时便开始学习绘画,一生仿临了大量宋元名迹,他临仿的作品能够达到乱真的境界。王时敏曾在他的作品上题跋“凡唐宋元诸名家,无不模仿逼肖……虽老于鉴别,亦不知为近人笔”。在研习前辈先贤之后,他接受了董其昌所倡导的“画家以古人为师,已自上乘,进此当以天地为师”的理念,畅游名山大川,寄情于真山真水之间,师法造化,才得脱于前人之窠臼,形成自己独特的风

    • ¥5.7 ¥10 折扣:5.7折
    • 艺苑掇英-名家名作-黄宾虹(花鸟)
    •   ( 92 条评论 )
    • 袁剑侠 编著 /2013-07-01/ 河南美术出版社
    • 黄宾虹(1865—1955),安徽歙县人。原名懋质,名质,字朴存、朴人,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等。 黄宾虹幼喜绘画,课余之暇,兼习篆刻。l887年赴扬州,从郑珊学山水,从陈崇光(若木)学花鸟。l907年后居上海三十年,曾任职于神州国光社、商务印书馆等,参加编辑《神州国光集》《历代名家书画集》等,主编《艺观》双月刊,编辑《国画月刊》,任中国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1937年迁居北平,l946年任北平艺专教授、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 黄宾虹的山水画,早年行力于李流芳、程邃以及髡残、弘仁等,但也兼法元、明各家。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道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六十岁以后,曾两次自上海至安徽贵池,从新

    • ¥5.7 ¥10 折扣:5.7折
    • 艺苑掇英-名家名作-徐渭
    •   ( 191 条评论 )
    • 袁剑侠 编著 /2013-07-01/ 河南美术出版社
    • 徐渭(1521-1593),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署田水月、青藤老人、天池渔隐、山阴布衣等。明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与陈淳并称为“青藤白阳”。 徐渭出身于浙江绍兴府的官宦世家,自幼聪慧,以才名著称乡里。然而他命途多舛,气运不佳,屡试不第。曾入胡宗宪幕府做幕僚抗倭,又因胡宗宪案一度发狂,数次自杀未死,精神几近失常。四十五岁时发病误杀继妻张氏,下狱七年。晚年闭门谢客,悲苦凄凉,在饥寒交迫中去世。 徐渭天纵奇才,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自谓“吾书,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但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则是他的大写意水墨花鸟画。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别开生面、自成一家,气势纵横奔放,不拘小节,淋漓尽致,“不求形似求生韵”,开创

    • ¥5.7 ¥10 折扣:5.7折
    • 艺苑掇英-名家名作-项圣谟
    •   ( 85 条评论 )
    • 迟庆国 编著 /2013-07-01/ 河南美术出版社
    • 项圣谟(1597—1658),明末清初画坛上独树一帜的著名画家,初字逸,后字孔彰,号易庵,别号甚多,有胥山樵、莲塘居士、松涛散仙、大酉山人、存存居士、烟波钓徒、狂吟客、鸳湖钓叟、逸叟、不夜楼中士等,浙江嘉兴人。著有《朗云堂集》、《清河草堂集》、《历代画家姓氏考》、《墨君题语》等。 项圣谟的祖父是明代著名书画收藏家和画家——项元汴。项圣谟自幼受家庭熏陶,精研古代书画名作,在绘画方面于山水、人物、花鸟无一不精。董其昌曾这样评价:“古人论画,以取物无疑为一合,非十三科全备,未能至此。范宽山水神品,犹借名手为人物,故知兼长之难。项孔彰此册,乃众美毕臻,树石屋宇,皆与宋人血战,就中山水,又兼元人气韵,虽其天骨自合,要亦工力至深,所谓士气、作家俱备。项子京有此文孙,不负好古鉴赏百年食报之胜事矣。”

    • ¥5.7 ¥10 折扣:5.7折
    • 艺苑掇英-名家名作-担当
    •   ( 89 条评论 )
    • 袁剑侠 编著 /2013-07-01/ 河南美术出版社
    • 担当(1593—1673),法名普荷,又名通荷,担当其号。俗姓唐,名泰,字大来,又字布史,别署此置子、观郭居士、迟道人、担老人,云南晋宁人。 担当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天资聪慧,五岁发蒙,十岁已能诗文。十三岁考取秀才资格,以诗赋名噪海内。一六二五年.以岁贡生身份入京应试未中,从此遍游名山大川,其间拜董其昌和李维桢为师,学习书画和诗赋,和陈继儒过从甚密,并到会稽访湛然、云门和尚,开始接受佛教思想。一六三一年回云南奉养老母。母亲去世后,中原寇盗蜂起,担当知道明朝将亡,遂于一六四二年削发为僧,结茅鸡足山,先后入住水目寺、鸡足山佛寺,晚年居大理点苍山感通寺。 担当的书法和绘画均受董其昌影响甚深,但却另辟蹊径,自成一家,其成就的是他的山水画。担当的山水画从董其昌入手,而从倪瓒、黄公望悟出,

    • ¥5.7 ¥10 折扣:5.7折
    • 艺苑掇英-名家名作-华喦(人物)
    •   ( 71 条评论 )
    • 迟庆国 等 /2013-07-01/ 河南美术出版社
    • 华喦(1682—1756),生于福建上杭县,字德嵩,更字秋岳,号新罗山人(上杭晋时称新罗)、东园生、布衣生、白沙道人、离垢居士等,老年自喻“飘篷者”。工人物、山水、花鸟、孳虫.其花鸟造诣尤为突出,笔法承袭南宋而有所创新。因其工画、善书、能诗,时称“三绝”。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华喦一生清贫,以售画维持生计。虽偶有迎合时人之作,然对绘画艺术方面的追求,却是终其一生的。他的花乌画兼工带写,用笔枯润结合,构图简洁,造型灵动,取宋、元大家笔法之长.对明季陈淳理解尤为深刻,在追求形似的基础上,力求神似.中国花乌画无论从五代两宋,到华喦所处的清代康乾盛世,还是清未民初到如今,历代大家对写生都极为重视,概莫能外。他在继承、借鉴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和写生,力求为花鸟写神。对于华喦的花鸟画

    • ¥5.7 ¥10 折扣:5.7折
    • 艺苑掇英-名家名作-吴昌硕
    •   ( 66 条评论 )
    • 迟应国易东升 编著 /2013-07-01/ 河南美术出版社
    • 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别署仓石、苍石、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石尊者等。浙江安吉县人。晚清书画大家,尤善治印,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吴昌硕的绘画题材宽泛,山水、花鸟、人物无一不精,对后世影响*的是他的花鸟画。吴昌硕绘画深受徐渭、“八大”、“扬州八怪”及赵之谦等历代大家的影响,同时也得益于任伯年的指点,结合了对书法和篆刻两门艺术的领悟,形成了独特的吴氏绘画艺术风格。吴昌硕的篆刻初习浙派,后经对古泥封和汉瓦当的深入研究,得以开悟,以石鼓文入印,注重书写感,形成雄浑豪迈、古厚渊穆的面貌。中国画历来讲求以书法的笔法入画,元代赵松雪就曾说过“石如飞白,木如籀”。在这方面吴昌硕更是一位身体力行者,他的画多以篆书和草书的笔法为之,笔墨酣畅,古拙朴厚,苍茫雄

    • ¥5.7 ¥10 折扣:5.7折
    • 谈谈黄宾虹的画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 9 条评论 )
    • 张宗祥 等 著 /2016-06-01/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关于黄宾虹的画,有人认为看上去“山不似山,树不似树,纵横散乱,无物可寻”,不大好懂。为此,本书精选名家文章十篇,从黄宾虹的日常言行、技术特点、艺术风格、人生成就等角度出发,全面深入地介绍他的艺术人生。相信通过这些作者的介绍和解读,对于读者更好地理解黄宾虹的艺术特色和多彩人生定会有所助益。

    • ¥10 ¥16 折扣:6.3折
    • 艺苑掇英-名家名作-文徵明
    •   ( 116 条评论 )
    • 袁剑侠编 /2013-07-01/ 河南美术出版社
    • 文徵明(1470一1559),明代著名书画家,初名璧,字徵明,更字徵仲,号衡山居士、停云生,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为“明四家”,并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文徵明出身于官宦世家,但仕途不顺,九试皆墨。五十四岁那年.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经过吏部考核,被授翰林院待诏的职位.人称“文待诏”。因受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数次提出辞呈,三年后获准,自此以后在家乡苏州定居,以书画自遣。 文徵明聪颖博学,诗、文、书、画都名闻一时。文徵明绘画兼善山水、兰竹、人物、花卉,以山水造诣深。早年师从沈周,后致力于宋、元诸名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笔墨技法,主要有粗、细两种面貌。粗笔画笔墨苍劲淋漓,并融入了书法的笔意,于粗简中见层次,雄健中见秀逸。细笔画用笔工细绵密,

    • ¥5.7 ¥10 折扣:5.7折
    • 艺苑掇英-名家名作-陈师曾
    •   ( 119 条评论 )
    • 迟庆国编著 /2013-07-01/ 河南美术出版社
    • 陈师曾(1876-1923),又名衡恪,号朽道人、槐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孙,陈三立(陈散原)长子,陈寅恪之兄。曾留学日本,攻读博物学。善诗文、书法,尤长于绘画、篆刻。著有《中国绘画史》、《中国文入画之研究》、《染苍室印存》等。 陈师曾山水画从师古人入手,进而注重师法造化,从自然景观的写生中提炼创作灵感。他在师法古人时,涉猎甚广,既有“四王”、“四僧”,又及沈周、龚贤、梅清等,不师其形,师其神髓。陈师曾于石涛着力尤甚,其《仿清湘笔意》题画诗云:“清湘笔力回万牛,中含秀润杂刚柔。千笔万笔无一笔,须在有意无意求。”可见“笔力回万牛”是其艺术追求之主旨。写意花乌画风姿雄奇、厚重爽健,富有情趣;其人物画对后世影响较大(代表作有《北京风俗画》、《读画图》等),以意笔勾描

    • ¥5.7 ¥10 折扣:5.7折
    • 艺苑掇英-名家名作-赵之谦
    •   ( 79 条评论 )
    • 袁剑侠 编 /2013-07-01/ 河南美术出版社
    • 赵之谦(1829-1884),初字益甫,后改字伪叔,号悲盦、无闷等,浙江绍兴人。咸丰九年举人,曾任江西鄱阳、奉新、南昌知县,以“七品官”终其身。博古通今,在书法、篆刻、绘画、诗文及碑刻考证等方面,都有独特风格和很高成就。书法初学颜真卿,篆隶法邓石如,又参以汉隶、魏碑,自成一格,奇倔雄强,别出时俗。篆刻取法秦汉玺印,又参以“浙派”及“皖派”,博取秦诏、汉镜、泉币、汉铭文和碑版文字等入印,一扫旧习,所作苍秀雄浑。 赵之谦在绘画上的主要成就是花卉。早年学陈淳、陆治,后取法徐渭、恽寿平、朱耷、石涛、“扬州八怪”诸家,笔墨趋于放纵,挥笔泼墨,笔力雄健,洒脱自如,色彩浓艳,富有创新精神,又汲取民间赋彩的优点,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赵之谦在绘画题材上也有创新,除了把地瓜、萝卜、蒜头等传统绘画中

    • ¥5.7 ¥10 折扣:5.7折
广告